證券時報編輯 陳見南
節后首周A股市場大幅震蕩。場外資金抄底勢頭依舊兇猛,上周全市場ETF份額增加1201.15億份,環比增長5%,達到2.49萬億份;總規模增加769.57億元,環比增長2%,為3.58萬億元,再創周度歷史新高。
ETF規模頻創歷史新高
A股市場不斷創造歷史,ETF市場也不甘落后。
9月26日,ETF市場總規模首次突破3萬億元。節后首個交易日,市場ETF總規模一度突破3.8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2004年我國推出首只ETF基金,2020年10月全市場ETF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元,耗時近16年;2023年8月底總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大關,耗時不到3年;而從2萬億元到3萬億元,耗時僅1年多。
千億ETF軍團也大擴容。截至最新,有8只ETF規模超過千億元,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資產凈值達4010.8億元居首;據悉,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也是A股歷史上首只沖破千億元規模的ETF,2023年8月7日基金凈值為1015.61億元。易方達滬深300ETF發起式規模達2579.26億元,居次席;嘉實滬深300ETF規模達1651.31億元,位居第三。
ETF市場規模大踏步前行,主要還是股票型基金大增,表明場外資金正通過ETF間接進入股市。截至最新,股票型ETF占全市場ETF凈值比例超過79%,較2023年底大幅增長近9個百分點。從份額變化來看,上周股票型ETF份額環比大增近1500億份,再創周度新高。
浙商證券表示,伴隨著交易量快速回落以及短期獲利盤涌出,市場已經進入震蕩整理的第二階段;上證指數已經回撤至本輪上漲的0.5分位,調整空間已經較為充分,預計市場短期內并無進一步大幅下行風險,當前主要是時間和結構上的逐步完善。配置方面,該機構依舊看好本輪行情的延續性和高度,在市場出現“進二退一”的機會時,建議前期倉位不足的投資者可以借助本輪回調逢低配置。
金融和半導體ETF爆發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上周有110多只股票型ETF錄得上漲,其中12只ETF漲幅超10%,主要集中在半導體、金融科技基金。
具體來看,大成中證100ETF、博時金融科技ETF、博時中證半導體產業ETF漲幅位居前三。其中,大成中證100ETF漲幅居首,超過18%,該基金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溢價率已超24%。該基金異動或許是因為規模較小導致,最新凈值為2389萬元,連續兩天漲停,其單日成交額均不足500萬元。
博時金融科技ETF上周漲幅超13%,前十大重倉股包括東方財富、恒生電子、同花順、潤和軟件等,大部分個股上周股價表現亮眼。博時中證半導體產業ETF上周漲幅超12%,前十大重倉股包括北方華創、中微公司、中芯國際等,其中中芯國際上周漲幅接近16%。
民生證券表示,半導體同樣是指數的核心構成,該機構梳理的A股重要指數中,半導體占據重要位置:比如上證50指數中包含中芯國際、海光信息、韋爾股份、中微公司、兆易創新等5只半導體標的,滬深300指數中有19只半導體標的,科創50指數中有20只半導體標的。與此同時,半導體板塊仍具備基本面和估值的雙重底部反轉邏輯,建議重點關注。
地產和消費基金領跌
中銀證券創業板ETF上周大幅回調,周度下跌幅度達13.43%,居首。該基金上周二漲停,上周三跌停,近兩個交易日跌幅均在5%水平。10月8日,中銀證券創業板ETF發布公告稱,本基金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出現較大幅度的溢價,交易價格偏離基金份額參考凈值的幅度較大。特此提示投資者關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不過連跌3天后該基金已經跌破凈值。
上周跌幅前十的股票型ETF中,有多只房地產和消費ETF。其中,南方中證全指房地產ETF跌幅接近13%。
廣發中證主要消費ETF上周跌幅接近12%,前十大重倉股包括伊利股份、五糧液、貴州茅臺等消費龍頭股。華西證券表示,股票市場往往領先基本面反應,本輪政策落地有望驅動經濟基本面好轉。隨著各項增量政策落地,上市公司盈利底有望更加明晰,A股將演繹反轉行情,建議首配優質成長與消費股票。
(本版專題數據由證券時報中心數據庫提供 翟超/制圖)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