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證券時報》 程丹
1月26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促進資本市場指數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從不斷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加快指數投資發展生態優化、加強監管和風險防范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措施。
市場參與者認為,行動計劃快速實施,旨在促進資本市場指數投資規模和比例,加快公共基金行業積極投資和被動投資協調發展,促進新的發展模式,為中長期資本市場提供更方便的渠道,幫助構建“長期投資”資本市場生態。
加強供給 豐富指數產品體系
行動計劃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繼續加強高質量指數的供應,不斷豐富指數產品體系,加強全鏈監管和風險防范安排,努力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和指數投資的高質量發展。
具體來說,在指數基金產品體系持續豐富方面,《行動計劃》明確了股票ETF的積極發展。包括全面做好核心寬基股ETF,推出更多股息、低波、價值、增長等戰略指數ETF,重點關注金融“五大文章”、開發主題投資指數ETF產品,如新質量生產力等。穩步擴大債券ETF,包括支持推出更多優質利率債券ETF,穩步推出基準做市信用債券ETF,研究將信用債券ETF納入債券通用回購質押庫。支持促進場外指數基金的發展,增加普通指數基金、ETF連接基金、指數增強基金等場外指數產品的供應,滿足場外投資者的多元化投資需求,實現場外指數產品的協調發展。穩步推進指數產品創新,包括研究和推出多資產ETF、實物贖回模式跨市場債券ETF、銀行間市場可轉讓指數基金等創新指數產品,研究擴大ETF基礎資產類別,繼續豐富ETF期權、股指期貨、股指期權等指數衍生品的供應。
在加快指數投資發展生態優化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優化ETF注冊和發行安排,包括建立股票ETF快速注冊機制,實施ETF及其連接基金對成熟基礎廣泛指數產品的整體注冊安排,不斷完善ETF注冊的反周期調整機制。全面完善ETF運行機制,全面評估和修訂和完善ETF發行、上市、交易、做市、退市、信息披露等各個環節的運行機制,包括抓緊推進ETF跨市場全實物贖回模式轉型,穩步研究推進ETF廣泛基礎基礎基礎基礎基礎基礎基礎基礎基礎基金通平臺的在線工作,促進ETF購買
同時,《行動計劃》要求有效提高指數準備質量。包括優化股票指數準備計劃,建立“中國品牌”指數體系等。降低指數基金的投資成本,包括繼續免除ETF上市年費,促進ETF市場、注冊結算、指數使用等費用的減少或減少,將股票指數基金的指數許可費從基金財產轉變為基金經理。穩步推進指數投資的雙向開放,包括穩步擴大ETF納入滬深港通目標的范圍,穩步推進ETF互聯合作和國內外指數授權開發指數產品和指數衍生品。不斷提高投資者服務水平,包括引導行業機構牢固樹立投資者導向理念,更加注重投資者服務,將合格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投資范圍,動態調整,鼓勵發展以指數基金為主要配置目標的買方投資顧問業務,支持指數準備機構為中長期投資指數準備服務提供專業指數準備服務。
《行動計劃》指出,要規范ETF產品市場簡稱和上市管理,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和人員保障,嚴格落實投資者適宜性制度,夯實交易所市場風險一線監管職責。
快速落地
便利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
指數投資是一種以特定市場指數為跟蹤目標的投資方式。該指數連接到投資和融資的兩端。指數投資可以形成“上市公司-指數-指數產品-投資者”的良性循環,是資本市場優質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指數投資蓬勃發展,增量資金繼續通過指數產品流入市場。特別是去年以來,中國證監會加快股票指數產品注冊步伐和市場供應,大力支持資本市場指數投資發展,推動2024年股票ETF規模突破3萬億元大關,重點推出中國證券A50、中證A500等寬基指數產品,相關產品總規模已超過4000億元。
1月23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青在國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關于推進中長期基金進入市場的實施方案》,指出下一步要穩步推進公募基金改革,加強功能發揮,大力發展股權基金,加快指數投資發展,制定促進指數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行動計劃,實施股票ETF產品快速注冊機制。原則上,注冊應在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以進一步促進各種中長期基金投資市場。
在短短三天內,《行動計劃》的發布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行動計劃》還協調中國證監會體系中的各單位和部門,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和指數投資的高質量發展,針對市場反映的核心問題。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行動計劃》的出臺將有助于實現六個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中長期資本入市的實施計劃》%為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提供便利的目標。
主動被動
雙輪驅動,協調發展
《行動計劃》提出,要加快構建公募基金行業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楊德龍指出:“行動計劃通過系統設計安排,促進主動被動雙輪驅動和協調發展,促進多種指數投資形式,更好地適應投資者的各種財富管理需求,結合新一輪降費浪潮,將顯著提高投資者的收益感。”。
去年7月,中國證監會啟動了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吳青表示,在降低基金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和交易費率的基礎上,基金銷售費率將從2025年開始進一步降低,預計每年為投資者節省約450億元左右。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