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編輯 劉筱攸 劉藝文
近期,廣州銀行在選聘IPO審計服務機構時,同時招標了三家會計師事務所,一家為主選,兩家為備選,當主選會計師事務所出現受到監管處罰等情況時,將自動選用備選事務所。此外,湖南兵器在選聘會計師事務所時,要求會計所承諾未受到監管暫停受理申報材料的限制、證券業務資格不會暫停,否則賠償雙倍費用。
顯然,當審計機構在依法審計經營主體時,經營主體也在以嚴格的眼光審視審計機構。有的會計師事務所去投標,甚至會被要求具有與招標人資產規模、業務復雜程度等相匹配的規模、資源和風險承受能力。
審計機構正面臨更嚴格的市場化淘汰機制,執業質量被前所未有地置于一個重要評判位置。良好的商業信譽、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未被監管處罰的清白歷史、穩定負責的執業團隊……這些“軟實力”跟執業資格證代表的“硬門檻”一樣重要。對此,審計機構應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今年以來,監管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罰單密集落地。截至目前,證券監管部門已13次處罰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從處罰頻次看,前8個月處罰單數已接近去年全年19份行政處罰紀錄;從處罰金額看,前8個月處罰金額達1.25億元,是去年全年的1.3倍。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均已被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6個月。
根據現行規定,中介機構遭受處罰,其所服務企業發行上市進程將會受到影響,這也是上述企業遴選審計機構時留有余地的重要原因。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的監管取向,通過經營主體的“挑三揀四”傳導至中介機構,有助于提升勤勉盡責的行動自覺,把嚴的基調落實到位。
包括審計機構在內的中介機構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們在推動公司上市和融資過程中,扮演著“看門人”的角色。只有包括審計機構在內的IPO中介機構嚴格履行核查驗證之責,確保自身執業過程的公正性、專業性和透明度,才能篩選出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打擊那些“帶病闖關”的項目,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有理由相信,隨著中介機構整體執業質量的提高,市場運行效率和透明度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穩定性也將進一步夯實。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