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人文歷史》攜手青年導演任杰共同創作并制作融媒體紀錄片《天下通衢 河西走廊》,影片以時間為線索游暢游古今,從自然之走廊到文化之長廊,從民族融合發展的歷史深處看瑰麗多彩的文化瑰寶,在當代發展的成就里感受民族情懷與自豪感。影片以詩意爛漫的鏡頭語言呈現了一個波瀾壯闊且神秘壯麗的河西走廊,也給觀眾在短短的八分鐘內全景式描繪了一種中國的西部印象。
1凝練精彩碎片,短片也可以波瀾壯闊。
紀錄片《天下通衢 河西走廊》的大量鏡頭在富有節奏變化的視聽語言里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現,精準提煉,以最短的時間長度實現信息化濃度,但是卻不乏大量的長鏡頭調度與航拍呈現,導演與攝制組的創作中對宏大呈現和自然之美給予大量的描寫,這些都是大大提升影片其波瀾壯闊感受的一種方式,讓觀眾在了解河西走廊的時候完全可以置身于時空之外,在穿梭歷史與現在之中暢游體驗。
2融媒體時代的傳播更需要技術手段的創新應用
媒體創新的內容層面在數字技術的應用下一日千里,可以說現在的內容創作者必須以創新的姿態高效率的介入創作與生產。據了解,導演和攝制組在影片后期制作上以大量的新聞紀實圖片和航拍照片進行空間算法上的重置,實現了多種氣候季節天氣下的變化,人工智能的應用讓普通的航拍及延時攝影有了更獨特的視角,既保證的真實的還原,也大大豐富了影像內容。任杰導演介紹說,“技術條件的逐漸成熟可以更高效的把河西走廊的歷史風貌重置,實現了很多實拍完成不了的時間和角度,我們整個短片的全部創作后期時間只用了6到7天,這在以前是很難做到的。高質量高效率的內容生產離不開技術的革新和升級?!?/p>
3書寫展現好國家人文歷史是文化自信的土壤基石。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有著悠久的優秀傳統文化,而祖國每一個地方的人文歷史共同構建了國家人文歷史,挖掘書寫,普及宣傳國家人文歷史就是文化自信的基礎,任杰導演說,“只有很多人了解了我們自己腳下的土地,我們先輩們的歷史和精神才能繼承發揚,這種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理有據,有足夠的了解和認知?!?/p>
紀錄片《天下通衢 河西走廊》正是大家一起調研實踐的結果,我們希望更多的年輕觀眾們可以從國家人文歷史中感受文化自信,吸收文化養分,在回顧歷史的同時展望未來,在傳承文化的同時完成創新發展,這是人文歷史的紀錄片應有的責任。
從河西走廊到絲綢之路,從詩意中國到探尋非遺,任杰導演以及團隊與國家人文歷史的合作一直在優秀傳統文化的道路上探索實踐,未來計劃也將推出更多優秀的紀錄片來書寫呈現我們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容。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