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深圳)當一只身披橙色羽毛、佩戴LED墨鏡的巨型金絲雀雕塑矗立于深圳太子灣花園城的海岸線,這座以“速度”著稱的城市正悄然開啟一場藝術與生活的深度對話。近日,由招商蛇口太子灣花園城VILLA打造的“Knock Knock!Hello太子灣!”公共藝術項目正式亮相。由法國藝術家洛朗·佩爾博斯(Laurent Perbos)、馬來西亞燈光藝術家王俊豪(Jun Ong)、中國數字藝術家郭銳文(Raven Kwok)聯袂呈現的三件永久性藝術裝置,重構城市空間敘事,共同叩響城市、自然與人文的共振之門。
改革開放地標再出發:從“時間廣場”到“藝術海灣”
深圳,這座因改革開放而生的奇跡之城,曾在蛇口工業區豎起“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時代標語。40年后,招商蛇口以“Knock Knock!Hello太子灣!”的創意主題,再度叩響城市未來之門。從工業轟鳴到藝術交響,太子灣花園城VILLA不僅是物理空間的延展,更是生活方式的重塑。這聲“Knock Knock!”的敲門聲,像一個友好的問候和美好的信號,在深圳的山海之間,打開城市生活的新空間,展開生活方式的新想象,創造人與人、人與城市、人與生活的新鏈接。
圖片來自網絡
三件重磅作品首秀:藝術和時間的山海對話
太子灣花園城VILLA在山海相擁中,為觀眾帶來三件獨特的藝術作品,繪就了一幅自然、時間和藝術共構的獨特畫卷。三件藝術品均為太子灣花園城VILLA全新創作,這也是洛朗·佩爾博斯和王俊豪兩位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在中國的首個永久公共藝術項目。藝術家們用雕塑、燈光裝置、數字藝術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帶領觀眾感受自然、時間和藝術在此交匯的化學反應,仿佛乘著百年招商的巨輪,從山海間奔赴大陸,共同敘述人類對生命、宇宙的無盡思考。
Chapter I:HELLO 太子灣!
2024年是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年。藝術家洛朗·佩爾博斯 (Laurent Perbos)在巴黎波旁宮(Palais Bourbon)門前呈現的雕塑作品《美麗與姿態》(La Beauté et le Geste),讓斷臂“維納斯”女神重新“長”出了手臂,以不同的運動姿態呈現了六種運動項目,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件作品成為巴黎奧運會期間全球媒體爭相報道的最具話題性的藝術項目之一。
洛朗·佩爾博斯Laurent Perbos,《美麗與姿態》La Beauté et le Geste,2024
在洛朗·佩爾博斯到達深圳前,他對深圳唯一的認知是這個小漁村在幾十年內轉變成了一個重要的科技都市,如今被稱為“新的硅谷”。而關于深圳的圖像首先浮現在他腦海中的是一些中國符號和一系列的產品包裝圖,這些圖像充斥在燈泡、電子設備和電腦配件的包裝盒底部,始終讓他感到好奇。在他的記憶中,這些圖片展示了未來感十足的摩天大樓、燈光璀璨的橋梁和夜晚熱鬧的市場。正是通過這些包裝圖片,他第一次認識了深圳這座城市。
圖片來自網絡
當洛朗·佩爾博斯接到邀請,要在深圳的公共空間創作一件作品時,他感到非常榮幸。雖然,跨國的藝術項目將充滿挑戰,但他對于在中國呈現作品的機會感到興奮。不僅如此,他認為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了一種的能量催化劑,正在向全世界展示其驚人的變革決心。而深圳,正是這種勇于突破的中國形象的縮影。
來到深圳,洛朗·佩爾博斯更加確信這是一座極其現代化的城市,深圳讓他感受到作為“創新之城”,這里代表未來,每一個街角似乎都有著創新與傳統的融合。首次來到太子灣花園城,則讓他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讓人身在都市之中,卻能產生對遠方的向往。在這里,他感受到人們的想象力可以在任意方向上馳騁,這對他這樣的藝術家來說是一個充滿夢想的地方。
太子灣鳥瞰圖
洛朗·佩爾博斯對蛇口和太子灣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種海濱的、寧靜愜意的氛圍。這里是一個令人感到平靜祥和的地方,陸地在此融入大海,仿佛來到了世界的盡頭,一切都等待著被發現。他為太子灣花園城VILLA創作的這件作品,是一件面向海平面、面向未來的作品,希望能夠打開未來的視角。他希望通過這件作品傳達給觀眾的,也正是這種開放和自由的感覺。
《CUICUI》,洛朗·佩爾博斯(Laurent Perbos),2025,不銹鋼、定制油漆、LED配件與控制器,5.0 × 2.4 × 6.8 m
洛朗·佩爾博斯通常使用日常物品創作。他的靈感來源于我們熟悉環境中的普通物件,通過重新建立日常物之間的關系,形成新的語義表達,同時通過各種形狀和材質的對比,建立起觀眾與作品之間的互動關系和共鳴。這只停在樓頂上戴著墨鏡凝望遠方的金絲雀,對洛朗·佩爾博斯來說象征著自由,同時也代表著希望和新生。它是一個滿含樂觀、展望未來的探索者。如今它從遠方的山海奔赴而來————“Hello太子灣!”
這件作品名為《CUI CUI》,它是一只橙色的金絲雀,它的名字“CUI CUI”來自法語中模仿小鳥鳴叫的擬聲詞,它代表著一種不凡的自我意識。藝術家希望“CUI CUI”能以它親切可愛的形象給人慰藉,與觀眾產生情感鏈接。它暢游于天地之間。此刻,它置身于一個自由廣闊宏偉的城市中,正充滿信心地凝望著無垠的遠方。
“CUI CUI”在旅途中停留于此,它身披閃耀橙色羽毛,喙上架著一副能在白天吸收陽光,在夜晚釋放能量與光芒的神奇墨鏡。眼鏡讓它充滿神秘感,在它本身的形象上增加了另一種象征意義,創造出一種超現實的畫面感。這副“魔法眼鏡”其實是LED屏幕,可以傳遞各種信息,藝術家以這種方式呼應著深圳作為中國重要的電子產品制造中心的地位,同時他還開發了一套交互程序,希望觀眾通過手機互動了解更多“CUI CUI”的故事,改變它的墨鏡中顯示的圖案,把這件作品再創作的可能交到觀眾手中。在夜晚,它的魔法顯形,墨鏡散發出的光芒像是海上的燈塔照向海洋的深處,指引著歸家的方向?!癈UI CUI”因此成為一種非凡的象征,融合了輕盈與力量,同時時刻提醒著我們自然與所有生命體間美妙而深刻的聯系。
藝術家認為“CUI CUI”是天地間的信使,以看似脆弱的形象桀驁的面對自然的挑戰,在城市中傳遞自由、信念、守護的精神。小鳥的脆弱精致與城市的宏大廣闊之間形成了一種意想不到的對比,與深圳這座城市“拓荒牛”的精神底色呼應著,共同彰顯出個體的勇氣與追尋自由和夢想的姿態。
藝術家洛朗·佩爾博斯(Laurent Perbos)與《CUICUI》
藝術家洛朗·佩爾博斯(Laurent Perbos)與《CUICUI》
這只坐落在大樓頂上的巨型的金絲雀能夠激發出詩意和奇幻的解讀。它如魔法般憑空出現,蘊藏了某種隱藏的信息——一個傳遞給那些敢于仰望的人們的訊息,如同一個夢幻的邀請,激勵觀眾在日常生活之上去想象一個“新世界”。洛朗·佩爾博斯說:“敘事比圖像更重要,讓觀眾自由地去創造他們自己的敘事?!?/p>
Chapter Ⅱ:時間在這里變慢
中國藝術家郭銳文(Raven Kwok)是一位視覺藝術家兼創意技術工作者,他的藝術創作和學術研究領域集中于探索計算機程序算法在視覺美學表達上的可能性。郭銳文經常因為文化藝術項目往來深圳,對他而言,深圳是一個年輕、高速、充滿科技感的城市。在深圳時,他喜歡去海上世界藝術中心看展覽,也會漫步蛇口老街,尋覓地道的美食。
《涌動瞬息》,郭銳文(Raven Kwok),2024,生成藝術、數字媒介,尺寸可變
在他的腦海中,蛇口工業區依然肩負著深圳經濟特區重要歷史使命,是推動深圳40年間裂變式高速發展的關鍵角色。當他來到位于海岸邊的太子灣花園城,登高眺望海灣那一頭的陸地時,他深切感受到了海灣賦予此地的魅力和能量。海洋的永恒性使得周圍的時間仿佛變成了浪潮,不再是一種客觀僵滯的平均律,而是在張弛之間往復涌動。在太子灣海岸的呼吸律動中,深圳展現出了在高效之外的另外一面,一種更為柔和詩意的生活節奏。
《涌動瞬息》渲染效果動態圖
《涌動瞬息》是由視覺藝術家郭銳文為太子灣創作的一個結合計算機生成藝術與實時顯示時間功能的公共藝術裝置。時間在這件作品中被表現為物質的運動與能量的傳遞,其基本單位為秒。在該生成系統中,藝術家設計的“秒粒子”會隨著每一秒瞬息的推移,不斷被釋放到屏幕中。這些數字所代表的每個瞬間共同組成了時間的潮涌。在浪潮的涌動中,當下的時刻如同海洋中的氣泡般浮現出來,顯現出“此刻”的樣貌。
藝術家通過對每一個“秒粒子”的大小與距離閾值進行精心分配,使它們之間相互作用,構成一個自組織系統,并以群集流動的方式顯現出當前的分鐘與小時。時間從一個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為海浪般循環往復、不斷涌動的圖景,呈現出一種動態而詩意的美感。
《涌動瞬息》渲染效果圖
這件作品釋放了時間瞬息與永恒間變化的詩意,呼應著太子灣花園城的環境,每日分四個時間段,作品的視覺呈現根據真實的時間不斷流動變化。從清晨的薄明到正午的驕陽,從傍晚的夕陽到夜晚的熒光,這件作品試圖以一種融入的狀態加入到周圍的建筑和社區環境中,與建筑、天空和深圳的橘子海、熒光海形成和諧的共生關系,并以流動的光影為環境著色。
Chapter Ⅲ:“Knock Knock!”一顆星星降臨海灣
這一件“從天而降”的藝術作品——《OURA》,宛如一顆星星降落在海灣中,美麗的故事也即將開啟。
《OURA》,王俊豪(Jun Ong),2024,不銹鋼、定制油漆、LED配件與控制器,8.4 × 6.7 × 8.5 m
“OURA”是一座以太般的燈光雕塑作品,由馬來西亞燈光藝術家王俊豪(Jun Ong)為太子灣花園城全新創作。藝術家捕捉了腦海中流星掠過寧靜的太子灣時的美麗景象,將這一瞬間定格在這件燈光裝置中。這件燈光裝置展示了希臘語中被稱為“oura”的天體現象,即流星的發光尾巴。光輝的軌跡優雅地從雕塑中延伸出來,將宇宙的力量與海洋的寧靜交織在一起,既喚起了流星燃燒的璀璨,又展現了海浪的溫柔起伏?!癘URA”仿佛從天而降,懸停在山海之間,這顆巨大的星辰擾動著周圍的引力,將一切美好的能量匯聚在它周圍,為整個海灣注入新的活力。
在藝術家王俊豪的印象中,深圳是一座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科技和制造業的城市。一直以來,他藝術裝置中使用的大部分LED配件都來自深圳。為了創作這件作品,他多次來到深圳,期間還特意去了華強北,親身感受這個科技生產力驅動的強大市場。探索這座城市時,多元的人口和繁忙豐富的景觀吸引著他。而太子灣花園城則讓他感到這是一個城市中具有“呼吸感”的場域。不同于鬧市中心,這里低密度規劃的公共空間讓他感受到未來人們能夠更好地沉浸在大海、天空和遠山之間,享受在高效生活節奏退潮后,緩慢時光的輕撫。
在悠遠的航海歷史中,星星一直承擔著指引方向的角色,它們代表著遠航的方向和歸家的曙光。作為華南地區重要的郵輪母港城市,深圳一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海上門戶”。在創作這件作品時,藝術家希望它既是一個十足的“天外來物”,又能夠與周圍的環境相得益彰。他希望通過這件作品提醒人們重新看待自然與宇宙的力量,拓展我們久居城市之外的視角,展開對星空的仰望與好奇。同時,他也希望這件作品能夠像一座燈塔一樣,激發新的想法和連接的誕生。
這件作品是王俊豪的“星系”系列中最新的一件,他首次在作品上使用了變色涂層,這與他過去通常使用的簡約色彩有所不同。這也是王俊豪在中國的第一件永久性作品。
“Knock Knock!Hello太子灣!”這充滿活力與好奇的節奏,在山海之間叩擊出新的想象力與可能性。招商蛇口在充滿魅力與活力的太子灣花園城VILLA,傳承著敢為人先的精神和創新探索,打造出了一個藝術與自然交織的夢幻世界。正如百年前招商局以“伊敦”輪開啟航海新紀元,如今在太子灣花園城VILLA,一場新的藝術與生活航程正在悄然啟航。在這里,每一處風景都訴說著故事,每一件藝術品都散發著光芒,仿佛在引導著我們走向一個充滿希望與夢想的未來。
關于藝術家
洛朗·佩爾博斯 Laurent Perbos
洛朗·佩爾博斯(Laurent Perbos)1971年出生于法國波爾多,現生活和工作于馬賽和巴黎。佩爾博斯的藝術實踐涉及繪畫、攝影、裝置乃至表演等多種媒介,但雕塑仍然是他最喜歡的領域。他主要關注流行文化(如游戲、體育、世界記錄......)中的娛樂和大眾活動,將其命名為 “社會神話”。受到包括吉拉德·德尚(Gêrard Deschamps)在內的新現實主義者的影響,他對人造物品進行改造,開展了一種雕塑實踐——在遵循精確的概念規程的同時關注形式。洛郎·佩爾博斯創造出充滿想象力、抒情且細膩的世界,這些世界源于藝術史以及他自己的經歷,他將生命注入其中。最終,他創作出一種迷人且充滿好奇心的混合體,融合了現實、憂郁、象征、奇幻和詩意,營造出感官的幻覺。
他的作品經常展出于各類當代藝術博物館和地標性建筑,也經常轉化為公共藝術項目。他的主要項目有:佩爾博斯受法國國民議會邀請參與巴黎2024年文化奧林匹克項目,在波旁宮階梯展出其標志性雕塑作品《美麗與姿態》(2024);他的作品《巨人的領地》在巴黎拉維萊特大禮堂展出(2023);他的個人項目《充氣碗#2》在法國巴黎樂蓬馬歇展出(2020);個展 “平凡事物的寶庫”在巴黎保羅·弗雷什(Paul Frèches)畫廊展出(2013)。
郭銳文 Raven Kwok
郭銳文(Raven Kwok)1989年出生于中國上海,現今生活和工作于此。郭銳文是一位視覺藝術家兼創意技術工作者,他的藝術創作和學術研究領域集中于探索計算機程序算法在視覺美學表達上的可能性。他于2014年畢業于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電子藝術專業(RPI iEAR)并獲得藝術碩士學位。
他的作品受邀在全球各個媒體藝術展與電影節展覽展映,其中包括:奧地利電子藝術節(林茨,奧地利,2015,2017);國際電子語言藝術節(圣保羅,巴西,2014,2016,2019);維也納獨立短片電影節(維也納,奧地利,2014,2016,2017);點與線抽象電影藝術節(雷克雅未克,冰島,2014);共振媒體藝術節(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2014,2016);FIBER媒體藝術節(阿姆斯特丹,荷蘭,2015)等。他于2023年獲得第44屆美國新聞與紀錄片艾美獎:杰出圖形設計與藝術指導。
王俊豪 Jun Ong
王俊豪(Jun Ong) 1988 年出生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現今生活和工作于此。王俊豪是一位燈光藝術家,他有著建筑學學科背景,主要研究如何通過人造光和新媒體的方式影響我們感知建筑形式及其環境。他的作品通常受到我們對整個宇宙的人文感知的啟發——從天文學到地質學。他在多尺度作品中與程序員、視頻藝術家、量子物理學家和聲音藝術家合作。他和他的工作室采用智囊團的方式,在感覺剝奪、表演照明和啟發心理學方面開展研究和設計。Jun 曾受 Nike、The Hour Glass、Gucci、PUBG 和飛利浦照明等品牌委托,制作特定場域的燈光裝置。
他的作品《Star》是位于馬來西亞檳城的五層燈光裝置,在悉尼媒體建筑雙年展 (2016) 上被提名為世界最佳空間藝術獎。他最近受委托在新加坡最高的塔樓之一萊佛士坊一號的頂峰上創作大型永久性燈光雕塑《Astra》。他的作品曾在阿姆斯特丹燈光節 (2024-2025)、臺灣國際燈光節 (2024)、新加坡藝術節 (2023)、香港藝術中心 (2018) 和新加坡濱海灣 iLight 展 (2016和2023) 等大型藝術展上展出。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