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蜱傳疾病?
(Source: UCLA Health)
蜱傳疾病是由蜱蟲傳播的感染性疾病。這些微小的寄生蟲以哺乳動物、鳥類甚至爬行動物的血液為食,特別容易在植被茂密的環境中滋生。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蜱傳疾病:
萊姆病(Lyme Disease):萊姆病是最廣為人知的蜱傳疾病,由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細菌引起。早期癥狀類似流感,如發熱、頭痛、乏力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標志性的“靶心”樣紅斑。若未及時治療,病菌可能擴散至關節、心臟和神經系統,導致關節炎、神經損傷等長期并發癥。
落基山斑疹熱(Rocky Mountain Spotted Fever,RMSF):這是一種潛在致命的疾病,由立克次體(Rickettsia rickettsii)細菌引起。患者通常會出現高燒、劇烈頭痛、肌肉疼痛,并伴隨紅色斑點或斑塊狀皮疹,最初出現在手腕和腳踝處,隨后擴散至全身。如果不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可能導致器官衰竭等嚴重后果。
無形體病(Anaplasmosis):無形體病由細菌嗜吞噬細胞(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細菌引起,并通過黑腿蜱(鹿蜱)傳播。其癥狀與流感相似,如發熱、寒戰、肌肉酸痛、頭痛,嚴重時可能引發呼吸衰竭、器官損傷,甚至危及生命。老年人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群出現并發癥的風險更高。
其他蜱蟲傳播疾病
雖然萊姆病、RMSF和無形體病最為常見,但蜱蟲還可能傳播其他疾病,如:
巴貝蟲病(Babesiosis):由微小寄生蟲感染紅細胞引發,癥狀類似瘧疾,如高燒、寒戰、乏力等。
埃立克體病(Ehrlichiosis):與無形體病類似,這種細菌感染會引起發熱、肌肉疼痛和惡心。
波瓦桑病毒感染(Powassan Virus):一種罕見但嚴重的病毒感染,可導致腦部腫脹(腦炎)和神經系統并發癥。
蜱蟲雖小,卻可能帶來大麻煩。想要遠離蜱傳疾病,預防和早期發現是關鍵!戶外活動時,務必做好防護、避免蜱蟲叮咬,回家后及時檢查身體,減少感染風險,為健康加一道安全防線!
如何預防蜱傳疾病
(Source: UCLA Health)
你可以采取一些簡單的措施來保護自己及家人免受蜱蟲叮咬:
1、遠離蜱蟲高風險區域:蜱蟲喜歡藏匿在草叢茂密、灌木叢生或林地中。如果外出徒步、露營或野外活動,盡量沿著開闊的步道行走,避免與高草、灌木叢等植被密集區域接觸,以減少蜱蟲附著的機會。
2、穿著防護衣物:適當的著裝能為身體提供一道物理屏障,防止蜱蟲叮咬。穿著長袖上衣、長褲和襪子,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皮膚暴露。將褲腿塞進襪子里,上衣塞進褲子里,減少蜱蟲接觸的機會。選擇淺色衣物也有助于更容易地在蜱蟲叮咬前發現它們。
3、使用防蜱蟲劑:含有DEET(避蚊胺)、Picaridin(派卡瑞丁)或Permethrin(氯菊酯)的防護產品能夠有效驅趕蜱蟲。建議在裸露皮膚和衣物上均勻噴灑,并嚴格按照說明使用。此外,還可以使用Permethrin處理鞋子、衣物和露營裝備,提供更持久的防護。
4、定期檢查是否有蜱蟲:每次戶外活動后,務必進行全身蜱蟲檢查,尤其是在樹林或草叢區域活動過后。重點關注蜱蟲易藏匿的部位,如頭皮、耳后、腋下、腰部、膝蓋后側等。寵物、兒童以及隨身攜帶的戶外裝備也可能成為蜱蟲的“搭便車”對象,應仔細檢查,防止其進入家中。
5、戶外活動后洗澡:建議在戶外活動結束后兩小時內洗澡,以沖掉尚未咬合皮膚的蜱蟲,同時借助良好照明進行全身檢查,提高發現蜱蟲的幾率。
6、正確移除蜱蟲:如果發現蜱蟲已附著在皮膚上,應立即正確移除。使用細頭鑷子,貼近皮膚表面夾住蜱蟲,垂直向上緩慢拉出,避免扭轉或擠壓,以防止蜱蟲體內病菌進入皮膚。取出后,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潔傷口,并妥善處理蜱蟲,如密封在塑料袋中或直接沖入馬桶,避免隨意丟棄。
被蜱蟲叮咬后該怎么辦?
(Source: UCLA Health)
如果你發現自己被蜱蟲叮咬,務必盡快移除蜱蟲以降低感染風險。請遵循以下步驟:
1、立即移除蜱蟲:使用細頭鑷子盡量貼近皮膚表面夾住蜱蟲,保持平穩力度,垂直向上緩慢拉出,切勿用力擠壓蜱蟲身體,以免釋放有害病菌。
2、清潔叮咬部位:移除蜱蟲后,立即用酒精、碘伏或肥皂水徹底清潔被叮咬部位和雙手,以減少感染可能。
3、保存蜱蟲:如果條件允許,可將蜱蟲放入密封容器或貼在透明膠帶上,以便出現癥狀時提供給醫生鑒定,輔助診斷。
4、觀察癥狀:接下來的幾周內,密切關注自身狀況,警惕蜱蟲傳播疾病的早期信號,如發熱、皮疹、關節疼痛或類似流感的癥狀。在萊姆病中,“靶形”皮疹很常見。如果你出現任何這些癥狀,應立即就醫。
5、就醫咨詢:如果你不確定是否已正確移除蜱蟲,或者在蜱蟲叮咬后出現癥狀,請立即尋求醫療建議。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療是預防蜱傳疾病并發癥的關鍵。
提前做好防護,保持警覺,并在發現蜱蟲后迅速應對,可以大幅降低健康隱患,讓你和家人安心享受戶外活動。預防勝于治療,了解并采取正確措施,是遠離蜱蟲相關疾病的關鍵。
UCLA Health 提供的蜱蟲病預防與管理指南
(Source: UCLA Health)
在UCLA Health,我們的專家強調了幾項額外的關鍵措施,以幫助降低蜱傳疾病的風險:
保護兒童和寵物:兒童和寵物是蜱蟲叮咬的高危群體,戶外活動后務必仔細檢查,確保未攜帶蜱蟲回家。為寵物使用專門的防蜱產品,并咨詢獸醫,選擇最適合的防護方案,以降低感染風險。
了解高風險地區:不同地區的蜱蟲種類和傳播的疾病有所不同。如果計劃前往蜱蟲病高發地區,建議提前了解當地常見的蜱蟲類型和潛在健康威脅。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提供最新的蜱蟲分布地圖及相關疾病信息,可作為出行前的重要參考。
關注萊姆病疫苗信息:雖然目前人類尚無萊姆病疫苗可用,但相關研究正在積極推進。建議持續關注疫苗進展,以便在未來獲得更全面的保護。
早發現是關鍵:如果你或家人在蜱蟲出沒地區活動后出現發熱、乏力或皮疹,尤其是“靶心狀”紅斑,應立即就醫。盡早使用抗生素治療,可有效預防萊姆病引發的關節炎或神經系統損害等長期健康問題。
通過教育預防蜱傳疾病:預防蜱蟲病,教育和認知至關重要。UCLA Health 提供豐富的科普資源,幫助社區深入了解蜱蟲及相關疾病,讓每個人都能在享受戶外樂趣的同時,做好科學防護,遠離健康風險。
為什么預防至關重要
(Source: UCLA Health)
蜱蟲一旦附著,就能迅速傳播疾病,因此預防和早期發現尤為重要。如果不及時治療,蜱蟲傳播的疾病可能會引發嚴重且持久的健康問題,如慢性疲勞、神經系統損傷、關節疼痛,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危及生命。盡早處理蜱蟲叮咬,將大大提高康復的機會。
盡管并非所有蜱蟲都攜帶疾病,但無論如何,蜱蟲叮咬都應引起足夠重視。如果出現發熱、皮疹或肌肉疼痛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在UCLA Health,我們的專家團隊隨時準備解答您有關蜱蟲傳播疾病的疑慮。我們鼓勵大家在享受戶外活動時,保持信息通暢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如果蜱蟲叮咬后出現癥狀,請不要拖延,及時聯系您的醫生。抗生素治療的早期干預能夠有效預防萊姆病等蜱蟲傳播疾病引發的并發癥。UCLA Health的專家們會為您提供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幫助您應對蜱蟲帶來的健康風險。
UCLA Health如何提供幫助
(Source: UCLA Health)
在UCLA Health,我們始終將您的健康放在首位,提供全面的蜱蟲傳播疾病治療。如果您被蜱蟲叮咬或出現與蜱蟲傳播疾病相關的癥狀,我們的醫療專家將隨時為您提供幫助。我們提供以下服務:
精準診斷:我們的醫生經過專業培訓,能夠及時發現蜱蟲傳播的疾病,確保您得到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早期治療:若您懷疑自己感染了蜱蟲傳播的疾病,盡早使用抗生素治療至關重要。我們的專家提供快速且高效的治療,幫助您迅速恢復,避免長期并發癥。
持續支持:對于那些出現慢性癥狀或蜱蟲傳播疾病并發癥的患者,UCLA Health提供持續的醫療支持和專門的治療,幫助您管理長期健康問題。
預防指導:我們為您提供有關如何預防蜱蟲叮咬的教育,并分享避免蜱蟲傳播疾病的最佳實踐。我們的團隊將根據您的具體戶外活動和健康狀況,提供個性化的建議。
通過及時就醫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您能夠有效降低蜱蟲傳播疾病并發癥的風險,安心享受戶外活動。
保持知情,守護健康
(Source: UCLA Health)
在UCLA Health,我們相信,只要掌握正確的信息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您就可以在不犧牲健康的情況下,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麗。通過采取簡單的防蜱措施,并了解如何應對蜱蟲叮咬,您可以大大降低蜱蟲傳播疾病的風險,安全愉快地享受戶外時光。
如需了解更多蜱蟲傳播疾病預防的相關信息,或預約我們的專家,請訪問我們的中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