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云徙科技主辦的“AI驅動·數智增長——2025中國食材產業營銷數字化增長論壇”在武漢成功舉行,為食材產業的未來發展描繪了一幅數智化的宏偉藍圖。作為良之隆·2025第十三屆中國食材電商節的重要平行論壇,本次活動吸引了溫氏集團、華為云等龍頭企業高管及200余位行業精英的參與,共同探討AI技術與數智化浪潮對食材產業的深度重構。

良之隆輪值董事長朱長輝在論壇致辭中揭示食材產業破局路徑:以“透明供應鏈”為基石,構建“展會+平臺+服務”三位一體生態,通過戰略共創、品牌共推等六大價值維度,為食材工廠與連鎖餐飲提供“展銷配金”全鏈解決方案。面對10萬億級市場藍海,良之隆攜手云徙科技打造行業首個全鏈數智化服務模式,依托AI引擎貫通“田間到餐桌”鏈路,實現管理決策透明化與倉配金融高效協同,破解供應鏈“最后一公里”痛點。

朱董強調,產業鏈競爭已進入生態化階段,良之隆將聯合云徙科技,推動管理流程重構與跨境供應鏈算力協同,賦能食企研發迭代與出海布局。當AI技術讓數據沉淀“麥香”、代碼傳遞“溫度”,中國食材產業正以安全、健康、高性價比優勢重塑全球餐桌格局——“這既是國內藍海的突圍之戰,更是中國農業走向世界的使命征程!”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401/bb4007d6d5dc0d5fc5b57708a8eff145.gif


云徙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羅家鷹在主題致辭中談到,作為服務了500多家企業的營銷數字化的服務商,云徙科技始終聚焦一個目標,就是用新技術賦能消費品牌企業,讓營銷增長更簡單。在存量時代的食材領域,通過與許多企業的共同探索,我們發現當下營銷數字化發力的主要是兩個方向:一是創造新的增長。二是提升渠道的效率。在增長創新層面,依托數據洞察實現消費者分層運營(大眾需求覆蓋、分眾需求深耕、小眾需求挖掘),通過場景化創新創造增量市場,并結合全渠道布局打通消費觸點,形成“需求洞察-場景造需-全域觸達”的增長閉環。在效率提升層面,運用智能工具優化渠道管理、終端運營及內部協同,構建數字化驅動的效率升級體系。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401/4d4bfc665f4dfa384dca30b319f0f5bd.gif


關于實踐路徑的探索,云徙科技COO毛健則從產業鏈的視角、營銷的視角、數字化的視角談到了AI驅動大背景下的中國食材產業的增長之道。他指出,食材產業營銷數字化增長的本質是要“用數據重新定義增長燃料”。食材數字化增長有一個公式:數字化增長=精準場景×敏捷迭代×組織韌性。不管是生產企業、供應鏈的平臺企業,還是終端的服務企業,整個食材產業鏈的營銷數字化增長的驅動力都歸結于六個方面:一是營銷力,全渠道精準服務,倒逼產業鏈升級;二是供給力,供應鏈協同優化,用更優質的產品滿足需求;三是平臺力,塑造產業聯盟生態,集合各方優勢;四是規模力,跨境食材電商的數字化履約創新;五是洞察力,用數據去洞察整個產業鏈黑箱;六是組織力,組織力升級保持產業持續進化。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401/81661d77e90f75288f46e49d2adb3542.gif


溫氏集團作為一家以畜禽養殖為主業、配套相關業務的跨地區現代農牧企業集團,其數智化經驗也成為了行業標桿。溫氏集團數字化流程部總經理鄺穎杰在論壇上分享了溫氏集團AI落地的四個步驟。他指出,企業落地AI,文化導入是前提,場景識別是關鍵,數據獲取是基礎,人才培養是保障。

華為云資深解決方案專家董軍,則從技術落地的角度為現場解讀了《AI大模型發展與應用實踐》。他指出,在Deepseek等生成式AI普及前,企業信息化建設長期呈現"自下而上"推進模式:頭部企業率先搭建系統,基層單位后續跟進卻形成數據孤囪,被迫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數據治理與體系重構。當前AI技術普及驅動建設路徑轉向"自上而下"——企業需首先明確數據資產全景,倒推業務流程中的數字化斷點。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401/06564d25d6642b48cca1200cdc9b5c86.gif


基于上述共識,論壇現場迎來戰略級時刻:華為云、良之隆集團與云徙科技攜手正式發布了「食材產業數智化生態協同解決方案」,三方將深度融合云計算、產業資源與數字化中臺能力,構建從源頭到餐桌的全鏈條智能生態。三方將通過AI中臺重構食材企業人貨場匹配效率,為萬億級產業注入云智融合新動能。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401/2d0d7e6831be0cc01c9294d740a7897f.gif


在"數字化供應鏈重構食材企業競爭優勢"主題演講中,洞隱科技戰略聯盟總監金鳴指出中國食材產業正迎來數智化升級的戰略窗口期,從傳統的3PL過渡到了現代的4PL不僅涵蓋傳統倉配管理,同時支持基于采銷合同的分批執行策略、基于物流方案的多式聯運管控、基于AI優化的智能客服和供應鏈金融等。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401/2fa1fc0f0b7e384d49f06e2fe4381903.gif


在「生成式AI重塑食材行業營銷數字化」主題分享中,李楠系統闡釋了智能體技術在食材行業的落地路徑。他提到,目前云徙科技已經將大模型廣泛運用于消費者運營、導購、門店、品牌營銷等場景中。比如,在消費者端,智能體能自動分析電商平臺評價數據,識別真實用戶反饋并生成得體回復;會員分層分析通過自然語言指令動態生成復購洞察,指導精準營銷策略。李楠強調,智能體的有效運行依賴于企業數據資產與業務規則的系統化注入,需打通會員、訂單、庫存等核心系統數據流。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401/84b14ba67b064e8598d753f239138f25.gif


聚焦餐飲連鎖挑戰,苗宇在演講中指出,當前餐飲連鎖化進程加速與消費者需求精細化形成雙重挑戰:茶飲品牌單品類門店密度飽和、上游供應鏈價格波動加劇經營風險、多系統數據孤島制約決策效率。對此,需要通過數字化打穿“成本黑洞”與“增長斷崖”。降本,建立與消費者更長期關系的「私域閉環」精細化運營;用AI串聯碎片化功能,構建業務級工作流,從「人適配系統」到「系統適配人」;增量,拓寬生態經營矩陣,通過數據中臺×AI分析,構建前端需求與供應鏈敏捷響應的神經中樞。苗宇強調,餐飲數字化需以中臺能力打通會員、訂單、供應鏈數據流,在保障食品安全基礎上,通過情緒價值挖掘與精準渠道布局應對行業“內卷”困局。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401/859e3c0b94a975ba0aa6184b51c85d3c.gif


論壇最后,與會嘉賓就“當前數智化時代,營銷業務最需要借助數字化能力解決的問題”以及“在AI加持下,企業哪些場景可以引入AI技術助力企業業務經營”展開了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AI技術正在從單點工具升級為產業鏈協同引擎,驅動供應鏈管理、營銷決策、渠道運營等環節的全局優化。

在數智化浪潮的強勁推動下,智能客服、需求預測等前沿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融入產業肌理,打破傳統協同的界限。技術巨頭、產業資源平臺與數字化服務商攜手并進,共同編織出一張破解供需難題、降低運營成本的創新網絡。這場由數據驅動、AI賦能的產業革命,不僅在國內市場掀起了競爭邏輯的重塑風暴,更將中國食材的標準化魅力與文化底蘊推向了世界的聚光燈下。

數智化不僅解鎖了生產效率的新高度,更成為了跨域協同的超級密鑰。它讓中國味道跨越山海,以全新的姿態征戰全球餐桌。在這場變革中,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技術的迭代升級,更是中國美食文化走向世界、影響世界的壯志豪情。中國味道,正以數智化為翼,加速飛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