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證券時報》 吳少龍
廣東是經濟最大的省份,劃定了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路線圖。
近日,為深入貫徹新的“國家九條”精神,推動資本市場“十一”+N“政策體系的實施,廣東發布了《關于幫助廣東現代化建設高質量資本市場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加快培育新質量生產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努力建設現代金融體系,規范資本市場秩序,防范和化解資本市場風險,加強高質量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優質發展,幫助廣東推進中國現代化建設。
具體來說,《若干措施》從上市培育、風險投資風險投資、股權退出、中介服務等方面入手,全面、三維地完善資本市場對科技企業的培育、指導和支持,加快科技金融的深度整合。通過培育科技和關鍵領域上市儲備資源,加強“股票、債務、基礎、期、指數”等金融工具對創新主體的支持,加快風險投資指導,暢通股權投資市場退出渠道,引進國內外知名投資和中介機構,建立和完善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全鏈”支持體系,加快金融“活水”引入科技創新和新生產力培育領域。
根據若干措施,鼓勵地方政府建立企業上市綜合服務平臺或機構,完善企業上市梯度培育機制,督促擬上市企業樹立正確的上市觀。此外,支持合格的優質企業在海外上市,鼓勵優質紅籌股企業回歸a股。
數據顯示,近十年來,廣東各類企業通過IPO、股權再融資、發行交易所債券等方式在國內資本市場累計融資8.86萬億元,位居全國前列。截至2024年底,廣東A股上市公司875家,居全國第一。其中,近十年新增上市公司529家,主板、科技創新板、創業板、北交所新增172家、91家、236家、3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437家,占82.6%。在科技創新企業的帶動下,廣東上市公司研發支出持續增長。2024年,廣東上市公司研發投資2900.2億元,研發強度達到2.89%。
根據若干措施,分類支持民營企業、國有企業、連鎖公司等不同市場實體結合自身優勢,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股權債務融資、并購、股權激勵等工具,提高企業和產業鏈的優質發展能力,努力激發上市民營實體市場活力,加強國有企業上市領先支持,重點發揮上市公司鏈的主要作用,重點推進傳統產業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升級,幫助廣東制造業強省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若干措施》重點關注資本市場服務體系建設和資本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從平臺、機構、開放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加快深圳證券交易所、廣州證券交易所、廣東區域股權市場等資本市場重點平臺建設;加快培育和擴大優質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促進財富管理產業轉型。
在加強資本市場重點平臺建設方面,提出了若干措施,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建設具有創新市場特色的全球資產配置平臺,建設高質量的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級的交易所。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鏈服務體系和科技創新要素市場配置生態體系。支持廣州證券交易所開發上市電力期貨等重大戰略品種,豐富期貨產品體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