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編輯 張淑賢
為期6天的第七屆進博會于11月10日正式閉幕。證券時報編輯從當天召開的閉幕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本屆進博會成交活躍,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800.1億美元,較上屆增長2.0%。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吳政平表示,第七屆進博會和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已實現預期目標,辦成了一屆開放特色鮮明、活動亮點紛呈、合作成果豐碩的全球經貿盛會,向世界展示中國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的信心和決心,為促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作出積極貢獻。
其中,共有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家企業參加企業展,充分體現全球企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和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吸引力。在日本不二越展臺,一臺磨齒機被標記為“重慶中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購”。不二越機床事業部部門長張同勝接受證券時報編輯采訪時表示,該磨齒機為中國首臺,在第七屆進博會第二天即被客戶訂購,“此外還收獲了兩三個意向客戶,均是汽車零配件廠商”。
作為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進博會每年都匯集來自全球的新品好物。今年,跨國企業帶來450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首發首展,包括100多項全球首發、40項亞洲首展、200多項中國首秀,積極助力“首發經濟”,激發消費新動能。
斯洛文尼亞商業發展局今年組織了多家斯洛文尼亞企業參加進博會。該局相關人士湯加·多比妮可接受編輯采訪時表示,斯洛文尼亞組團參加進博會成效顯著,目前已有企業在中國落地,同時也有中國企業擬到斯洛文尼亞投資。
吳政平表示,7年來,進博會國際采購和投資促進功能凸顯。本屆進博會上,39個政府交易團和4個行業交易團組織注冊專業觀眾超過43萬,同比增長4%。供需對接場景方面,貿易投資對接會舉辦近50場貿易和投資促進活動,首次舉辦重要采購商選品會,邀請大型商超、代理經銷商、餐飲企業、跨境電商及直播電商、新零售渠道商等與參展商開展專場對接活動。根據意向采購需求,匹配參展商,提高對接洽談精準性。
“本屆進博會對標國際一流論壇,精心組織開幕式候場交流活動,充分利用候場時段,便利參會重量級嘉賓高效互動,促進政商交流、貿易投資合作,助力‘投資中國’。”吳政平說。
在辦好第七屆進博會的同時,第八屆進博會籌辦工作已全面鋪開。目前,新簽下屆企業展展覽面積已超10萬平方米,境外企業紛紛預約“明年再見”,繼續搭乘“進博快車”,共享中國機遇。明年還來嗎?“當然來。”湯加·多比妮可說。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