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編輯 吳少龍
15年前的今天,承載著服務創新使命的創業板揚帆啟航。
資本市場是改革的產物,也在改革中不斷發展壯大。資本市場發展的每一步都鐫刻著經濟體制改革的烙印。
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經濟開始進入轉型期,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調整經濟結構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一批創新型、成長型科技企業快速發展,迫切需要資本市場的支持。
以改革促進發展,以創新引領成長,誕生在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創業板,開市之初就被賦予支持創新創業的重任,天然攜帶開拓、探索的基因。
首次針對科技創新企業特點,制定差異化的發行上市條件;首次在場內市場領域探索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首次在資本市場制度規則中提出支持和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針對新經濟企業的特征,首推行業信息披露指引并形成體系。
不斷的制度創新,創業板構建了更加適合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發展的體系,打造具有獨特產業結構氣質的創新成長平臺,為科技創新服務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踐行“匯聚創新資本,激發成長活力”的使命。
15年來,創業板上市公司以超預期的成長書寫資本市場的新篇章。上市公司數量已從首批28家增長至目前的1358家,總市值超12萬億元;首發募集資金超9500億元,856單再融資方案籌資逾8000億元。創業板凸顯了“高成長”的顯著特點。
15年來,創業板上市公司用強有力的創新交出高質量發展的答卷。成立以來,創業板公司累計研發投入近萬億元,研發人員合計超57萬人,平均每家公司研發人員超400人,2023年總體研發強度超5%,高于A股平均水平1.78個百分點。創業板彰顯了“優創新”的鮮明屬性。
從籌備、推出,到發展壯大,創業板培育了一批聚焦主業、堅守創新、業績優良的優質科技企業,展現出強勁的創新實力和成長動能,在產業變遷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成為了新時代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創新引擎。
2009年創業板開市之前,深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數量占比不足26%;如今,深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占比已提高至67.76%,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公司市值占板塊比重高達68.32%。
創業板由此形成獨特的集聚效應,成為助力創業創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時代是風,改革為浪。乘時代之風,如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強大的資本市場已是現代經濟的標配;踏革新之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既是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在金融領域內的體現,也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
今年4月,新“國九條”正式發布,聚焦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中心,錨定金融強國建設這一奮斗目標,分階段提出了未來5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資本市場發展目標,從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推動形成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合力等方面,力促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資本市場有效治理,建成與金融強國相匹配的高質量資本市場。
在新“國九條”擘畫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戰略藍圖的背景下,市場期待深交所繼續保持創新創業的激情,向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的目標闊步邁進;市場期待扎根于改革開放沃土、帶著“敢闖敢干”基因的創業板繼續走在前列,激蕩起更大的創新成長新動能,打造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切實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向不動搖,尊重規律、尊重規則,一步一個腳印,久久為功,可以預見,創業板終將藍圖變成現實。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