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編輯 匡繼雄
10月10日,A股三大指數寬幅震蕩。
華泰證券表示,配置風格可從前期的“積極進取”,適當調整為“穩中求進”,尋找估值洼地、業績穩健的個股。
東莞證券認為,盡管短期內市場波動較大,但本輪政策組合拳力度較大,預期會對市場有積極的支撐,以及增強投資者信心的作用,中長期依然看好A股。
六大低估值行業
凈利潤增速有望超25%
在申萬一級行業中,證券時報·數據寶按照市凈率處于近15年歷史分位數的10%以下水平,年內漲幅小于零為條件進行篩選,12個行業浮出水面。其中,農林牧漁、輕工制造、環保、醫藥生物、社會服務、基礎化工六大低估值行業獲機構看好,一致預測行業指數成份公司今年凈利潤增速均超25%。
農林牧漁行業最新市凈率處于近15年歷史分數4.5%的水平,機構一致預測該行業指數成份公司今年凈利潤增速超10倍。
國泰君安分析,生豬養殖板塊三季度無論均價還是上市公司出欄的量、重均好于去年同期,相關企業在半年報開始盈利,三季報盈利更強,且當前估值仍低,繼續看好養殖成本低的龍頭公司。
醫藥生物行業最新市凈率處于近15年歷史分數5.31%的水平,機構一致預測該行業指數成份公司今年凈利潤增速25.71%。
國元證券表示,2023年三季度醫藥行業反腐力度達到最大,醫藥板塊單季度業績較差,目前反腐逐步常態化,疊加低基數效應,2024年三季度醫藥板塊業績有望迎來恢復。
基礎化工行業最新市凈率處于近15年歷史分數9.74%的水平,機構一致預測該行業指數成份公司今年凈利潤增速28.74%。
國海證券認為,國內化工行業整體盈利已見底,當前下行風險大幅緩解,疊加近期海外補庫帶來的需求增長,行業長周期景氣向上。
三季度業績
預喜率超90%
截至10月10日,上述六大行業中,有農林牧漁、醫藥生物、基礎化學、輕工制造四大行業的23家A股公司(不含北交所公司)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21家公司業績預喜(含預增、略增、續盈、扭虧),預喜率達91.3%。
從農林牧漁行業來看,牧原股份、ST天邦預計前三季度扭虧為盈。
牧原股份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00億元至110億元,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公司生豬出欄量、生豬銷售均價較去年同期上升,且生豬養殖成本較去年同期下降。
ST天邦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3.01億元至13.51億元,主要與出售參股公司股權所產生投資收益、生豬價格回暖及降本效果顯現等因素有關,昨日公司股價一字漲停。
從醫藥生物行業來看,諾泰生物、國藥現代、派林生物、千紅制藥、花園生物5股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速下限均超50%。
其中,諾泰生物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速下限達256.72%,居首,主要與公司多肽原料藥等銷售收入同比有較大增長有關。
國藥現代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速下限為64.01%,位居次席。公司在業績預告中表示,2024年青霉素類、大環內酯類原料藥的市場需求旺盛,公司相關原料藥銷量增加,同時帶動醫藥中間體及原料藥業務板塊毛利率同比上升。
從基礎化工行業來看,新農股份、利民股份、萊茵生物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速下限均超100%。
新農股份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7340萬元至7540萬元,同比增長232%至241%,制劑和工業品兩大業務板塊均實現了收入與盈利的增長。
利民股份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4900萬元至5300萬元,同比增長122.76%至140.95%,公司經營能力和主營業務盈利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此外,輕工制造行業公司眾鑫股份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1億元至2.5億元,同比增長32.59%至57.85%。
15家公司未來3年
復合增速有望超30%
上述六大行業的A股公司中,按照2020年底前上市,最新市凈率處于近15年歷史分位數的30%以下水平,機構評級數量超10家且一致預測2024年至2026年凈利潤復合增速超30%進行篩選,15家公司浮出水面。
從市值來看,凱賽生物、健友股份、金域醫學、美年健康、隆平高科市值超百億元。其中,凱賽生物市值居首,10家機構一致預測其未來3年凈利潤復合增速達36.51%。華創證券認為,看好凱賽生物持續布局生物基聚酰胺產業鏈,完善生物基材料戰略布局,預計市場空間較為廣闊。
從增長潛力來看,機構一致預測科興制藥、譜尼測試、路德環境3家公司未來3年凈利潤復合增速均超60%。
其中,科興制藥獲10家機構一致預測未來3年凈利潤復合增速達150.35%。開源證券表示,科興制藥逐步完成產品引進規劃并持續推進引進產品出海,白紫已獲得歐盟委員會上市批準并完成首批發貨,海外業務將迎來收獲期,看好公司的長期發展。
從機構關注度來看,同慶樓獲22家券商研報覆蓋居首,一致預測其未來3年凈利潤復合增速達31.42%。
方正證券認為,同慶樓一站式婚禮服務構筑品牌稀缺性,在建酒店項目穩步推進,有望貢獻業績增量;切入預制菜藍海市場,旗下新餐飲品牌有望孵化成熟后快速復制,成為公司新增長點;伴隨宴會餐飲需求釋放,存量及增量門店有望受益。
(本版專題數據由證券時報中心數據庫提供 彭春霞/制圖)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