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上市公司集體發布認購理財產品公告。
而就在前一日,貝殼(2423.HK)、康弘藥業(002773 .SZ)、移為通信(300590.SZ)、柏星龍(833075 .BJ)、三維化學(002469.SZ)、威星智能(002849.SZ)和西點藥業(301130.SZ)均宣布購入理財產品。而貝殼和康弘藥業均斥資20億元投資理財。
然而,多家上市公司集中宣布認購理財產品,并不意味著理財市場回暖。就2023年來看,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的規模處于下滑趨勢。Wind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1085家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合計規模高達7878.4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參與投資理財的上市公司數量減少14%,投資規模下滑23.45%。以此來看,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的熱情銳減。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告訴財聯社編輯:“今年6月末,全部A股(非金融)資產負債率為58.73%,較去年同期下降0.74個百分點。今年上市公司配置理財金額的整體下滑,應該是上市公司用閑置資金償還到期債務后,新增融資需求疲弱,導致因融資帶來的可投資資金規模下滑。”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投資理財需要考慮上市公司投資項目、市場需求前景,公司閑置資金,理財產品收益,本金安全及流動性需求等。”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財聯社編輯表示,上市公司理財產品認購規模下降,可能與近年來市場波動,導致部分上市公司“閑置資金”有所下降;在消費和內需穩步復蘇的背景下,上市企業增加投資意愿增強;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及收益率吸引力不夠。
結構性存款比例持續攀升
上市公司投資理財總體規模下行,但結構性存款依舊是上市公司的心頭好。
財聯社編輯梳理Wind數據發現,資金投向結構性存款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63.39%升至67.82%;投向銀行理財產品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11.93%下降至7.04%;投向存款產品的比例由 7.81%下降至6.81%。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認購證券公司理財的金額從548.14億元逆勢上升至649.88億元,占比也由5.33%上升至8.25%,躍升至第二。
結構性存款由基本存款和衍生品的期權兩部分組成。易觀分析指出,從本質來看,結構性存款仍然為存款產品;而從掛鉤的“結構”來看,其能夠嵌入各類金融衍生產品,可以掛鉤利率價格、匯率價格、商品價格、指數波動以及實體信用等,使得存款人在擔負風險的同時獲得一定程度的收益。
在薛洪言看來,對比銀行理財和券商理財產品結構,券商理財的含權量可能更高。目前市場處于底部,上市公司配置權益理財的興趣增加。
除資金投向有所調整,上市公司投資理財的投資周期青睞流動性強的項目。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2023年82.18%的項目投資周期在1年以內,相較于去年同期的67.13%有所提升。而投資周期在100日以內,也就是三個月期的理財項目受青睞程度大幅提升,由去年的49.43%上升至63.25%。
多家上市公司看中保本、低風險
財聯社編輯留意到,多家上市公司在理財公告內都強調了理財產品的“低風險”特質。
以貝殼舉例,公司于9月13日斥資20億元購入光大理財發行的陽光金豐利臻享C031期,屬于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產品風險水平為“較低風險”。而這已經是貝殼連續第三個月購入光大產品。貝殼分別于7月6日和8月22日,依次購入“2023年掛鉤匯率對公結構性存款定制第七期產品133”、“2023年掛鉤匯率對公結構性存款定制第八期產品376”,金額為8億元和11億元。
而上述三款產品的共性很一致,屬于低風險或較低風險產品。在產品期限以及投資回報類型上存在差異。對公結構性存款產品屬于保本浮動收益,產品期限為92天,而光大理財發行產品屬于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期限為362日。
“公司及全資子公司進行現金管理時,自有資金將選擇流動性好、安全性高并期限不超過 12個月的投資產品,募集資金將選擇流動性好、安全性高、有保本約定的并期限不超過 12個月的投資產品。”移為通信稱,公司將實時分析和跟蹤產品的凈值變動情況,如評估發現存在可能影響公司資金安全的風險因素,將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控制投資風險。
康弘藥業亦在公告中表示,購買原則為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由商業銀行發行并提供保本承諾的短期保本型理財產品(包括結構性存款)。
貝殼也在公告里強調低風險和流動性特性。公司董事會表示,合理高效動用暫時閑置資金將提高公司的資本收益,與本公司確保資本安全及流動性并滿足本集團日常營運資本需求的核心目標一致。與認購光大產品有關的風險屬低至較低水平的范圍,而與不同發行人的報價進行比較后,本公司投資光大產品可獲得相對較高的回報。
(來源金融界)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