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多發于10-18歲的青少年人群,國際報道該病患病率2-3%,據此計算我國約有 300-500萬青少年罹患脊柱側彎。盡管目前脊柱側彎的治療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角度相對較小時進行早期干預是公認最行之有效的。
近日,新苗脊柱側彎醫療團隊在國內核心期刊《中國學校衛生》上發表了題為《特定運動訓練對骨齡未成熟輕度脊柱側凸患兒干預效果評估》的研究論文。
論文通過前瞻性隊列研究,分析了新苗特定運動訓練治療方法對10°-25°骨齡未成熟特發性脊柱側彎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此方法的有效性。
(文獻截圖)
特發性脊柱側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是一種好發于兒童青少年、病因未明的脊柱三維畸形。對于骨齡未成熟的IS患者側彎具有進展的風險,雖然大部分患者早期常無明顯癥狀,但明顯的外觀畸形常會對患兒的形象及自信心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可對患兒的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造成損害。對于處于生長發育期的IS患者,治療目的主要是控制畸形進展、減少支具治療和手術的比例以及嚴重畸形繼發的疼痛、心理問題和肺部并發癥等。早篩查、早治療是控制IS進展、減少嚴重畸形的有效途徑。目前對于IS的治療方法包括觀察、物理訓練、支具治療和手術,治療方式的選擇往往取決于側彎的嚴重程度(Cobb角)和骨齡成熟度。一般認為,對于骨齡未成熟的輕度側彎(Cobb角<25°),通常推薦觀察或物理訓練治療。由于觀察治療相對被動,無法控制側凸進展,所以近年來以特定運動訓練為主的物理訓練獲得了學術界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重視。新苗脊柱側彎首席醫學專家楊軍林教授及其團隊經過數十年的潛心研究和對既往豐富臨床經驗的總結,在國際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針對骨齡未成熟的輕度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的物理訓練方法,即新苗XTS醫學形體訓練。該套動作訓練方案的設定需詳細評估患者治療前的外觀及影像信息,并根據生長情況、彎曲類型、部位、方向、嚴重程度、旋轉及平衡等進行評估分類,并在可視脊柱超聲指導下進行個體化的訓練動作設計。研究結果顯示,新苗XTS醫學形體訓練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高達92.2%的患者側彎情況明顯改善或保持穩定,僅有7.8%患者發生進展,遠遠低于國外文獻報道的20%-50%年齡進展風險。該研究結果也優于以往國外許多關于物理治療的報道,顯示出令人滿意的有效性。該方法可操作性高,是輕度IS早期行之有效的干預,對控制進展、減少手術需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多年來,新苗脊柱側彎醫療團隊在新苗XTS綜合防控體系指導下,推動開展了全國最大規模累計280+萬人次的脊柱側彎學校篩查和科普宣教,絕大多數青少年早查發現的側彎是10-20°,這類側彎通過持之以恒的醫學形體訓練是可以有效控制并逐步恢復的。截至目前,已成功完成了17000+例脊柱側彎保守治療,其中1000+例按國際治療原則需要手術的40°-60°側彎患者通過保守治療,免于手術。
如今,新苗脊柱側彎醫療團隊已在上海、廣州、中山等城市建立了脊柱側彎??浦委熤行?,為廣大患者提供“陪伴式”、“長期跟蹤”的診療服務。同時,針對各類不便線下就診的患者,通過“視頻問醫生”提供一對一的視頻咨詢服務,患者可以足不出戶擁有自己專屬的在線醫生。
新苗醫療團隊表示,他們將一直秉承“讓未來的孩子不用再做高風險的脊柱側彎手術”的初心,堅持提升專業水平,創新診療產品,提高服務質量,為大家的脊柱健康保駕護航!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