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曉的“中國好色彩”,不在社會經驗和普遍常識中,他所創造來自于深邃靈魂對于城市發展的尊重和洞察,來自于他作為藝術家所持續擁有的洶涌澎湃情懷,或者來自于他對于一切存在事物的善意認識和神圣肯定,后者正好是他的價值觀,他對于城市蛻變始終保持一種令人神往的愛意,有時候甚至是令人敬仰的曖昧, 作為藝術家有穿越時空之理念,而更多則是豐腴飽滿的使命感和對社會發展的公共責任。
《中國好色彩》—— 中國各城市的地標建筑 丙烯 7.4m x 2.1m
有著中國好色彩代表之稱的藝術家晨曉來了!
來到了上海閔行區虹橋龍湖天街三樓連廊舉辦畫展。
時間:202 4年1月1日—— 2024年2月24日
開幕式舉辦時間:
2024年1月12日下午3點(周五)
把握城市建設發展脈搏,引導城市文化產業發展,這將是《中國好色彩》亞運會作品展走遍上海2024年上海第一展。
此次活動是由龍湖上海虹橋天街和名創優品虹橋天街分公司、藝術家晨曉聯手打造的2024年《中國好色彩》亞運作品展,將文化、藝術、講座等融入購物中心,以“中國好色彩”精神,推動“快樂生活美學”。
《上海陸家嘴之高樓》 油畫 3.6m x 1.2m
這魔幻一樣的色彩交織著點、線、面,
帶著城市變遷的神奇色彩
象征著陽光和浪漫
描述著心中的夢境
他用色彩和圖形記錄下色彩交織的視覺盛宴,通過帶有表現意味的繪畫形式,營造出了藝術家對社會公共責任的浪漫情懷,他的色彩作品是對當代生活浪漫的象征性表達,深入到對繪畫情景和繪畫本體的思索狀態中,運用色彩的表現力,創造了一種適合傳達當代人情感的繪畫語言,向大眾訴說著他心中的城市。
藝術家自述:
“我只是創造了一種和城市對話后的穿越時空之感”
但是這“色彩”這“穿越”給我們帶來揮之不去的視覺藝術精神記憶!
更是飄逸在畫面之外的藝術家真誠與情感。
這個在中國和西方社會最會玩色彩的藝術家
回歸祖國八年之后
被譽為中國色彩之父
他帶著他色彩大作
來了我們上海虹橋天街
讓我們有機會分享“中國好色彩”
分享藝術家眼中的色彩中國!
藝術家晨曉是中國好色彩代表,也是我們心中所崇拜的大眾藝術家,他充滿青春活力的言談舉止,一扎色彩頭巾,永遠的笑容,每到一處都勝似春風,隨著作品給我們帶來了陽光和色彩。奔放大氣、風格跳躍、氣韻生動、使人賞心悅目亢奮不已。他的色彩超越物象表現,如輕盈美麗音符,散落在唯美畫面里,為人們描繪了一個即將到來的色彩世界。在唯美的畫面中他融入一種意識流式的方式,自由不受束縛,筆觸隨著思緒流淌,色彩在繽紛斑斕里揮灑,隨意而即興生發出他個人燦爛的情感,而它們靈動的身姿也總能迸發出另一種繁榮的藝術姿態,一種由色彩、線條、構成打造的美感,讓人再也“移不開眼睛”。作品之于藝術家的意義更像是把自然世界變成了他的調色板,由此打造出極具個人語言的色彩藝術,最終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風格,以至于人們見到其作品,就知道這是“晨氏色彩”。作為中國好色彩最具代表性的色彩藝術大家,而他卻偏偏要帶著他的色彩走進大眾。
揭開藝術家晨曉繪畫文本,我們會發現他有如此輝煌的歷史
? 這是一個和中國藝術界失聯26年的藝術家
? 一個獨特語言色彩的藝術家
? 一個心靈感應說心語的藝術家
? 十年學無常師國內游學
? 十年世界藝術浪漫之旅
? 二十六年的地球角落的蝸居生活
? 昔日八五藝術潮流的弄潮兒
? 今天的大自然代言人
當一幅幅色彩作品呈現在人們面前時,可能大家并沒有想到藝術家晨曉在地球角落,大海深處的新西蘭對話自然整整26年,也沒有和中國藝術界有過任何交集,由此創造出獨具個人魅力的“晨氏色彩”風格。徹底顛覆了人們眼中對色彩的理解和公眾視色彩為心理禁區的視覺感受。
2013年,藝術家從新西蘭回到中國,在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畫展后,藝術家研究了藝術和大眾關系,強調藝術必須為大眾服務的精神和需求,以平靜和自然的心態努力對話大眾。他的作品充滿了幸福感與多彩世界,他的無可比性的繪畫語言、個性鮮明的色彩、極具意味的審美形式、獨特的原創性風格,走著藝術對話大眾的路線,打破常規的展覽方式,在中國各城市購物中心舉辦“美”的展覽,讓大眾在生活中分享了“美”的世界。
縱觀藝術家一路走來的歷程,無一不發揮著這位藝術家的對自然感受,也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總是色彩、陽光、能量,具有強烈的存在感,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視覺沖擊力,他有一種集中意識和表達精神“快樂生活美學”。在我們解構觀念里,他是“中國好色彩”的代言人,他是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藝術家,他與大眾社會具有互相依存的關系,是一個上天派到人間的畫者,用畫筆勾畫出更美的“中國好色彩”。
《上海陸家嘴之印象》 油畫 3.6m x 1.2m
這是個最會玩色彩的藝術家,他來了!
作為中國當代最受矚目的色彩大家,他帶來了和城市對話的作品,帶你走向感官的世界,打開你的視覺,開啟你的聽覺,用心去體會“中國好色彩”,擁抱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恩賜。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