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怡
日本股市已經孤獨了33年,迎來了“亮點時刻”。在“巴菲特效應”、隨著貨幣寬松等因素的疊加,日本股市自年初以來一直在蓬勃發展,現在已經過了3.3萬點大關。截至6月20日收盤,日經225指數收盤0.06%,收于3388.91點。
雖然日本股市一路飆升,但匯市繼續低迷。截至6月20日16日:日元對美元匯率盤中最低觸及142.25。
在分析人士看來,日本股票交易所呈現出分化的現象,這主要與央行長期保持超寬松的貨幣政策有關。隨著日本逐漸擺脫通貨緊縮局面,日本央行仍有可能轉向貨幣政策,日本股市繼續上漲的可能性有待觀察。
日本股匯表現分化
為什么日本股市“飆升”?這背后離不開“股神”巴菲特的幫助。周一日本股市收盤后,伯克希爾·哈撒韋官網發表聲明,稱已通過全資子公司National Indemnity Company將其在日本五大商社的平均持股比例提高到8.5%以上。
在“巴菲特效應”的推動下,外資正在重返日本股市。根據日本交易所集團發布的數據,4月份外資凈買入價值156億美元的日本股票,并在5月和6月繼續增持。與此同時,交易所的政策指導也提振了日本股市。為了改善大量個股股價“破凈”的現狀,東京證券交易所于3月發布了《關于實現關注資本成本和股價經營的要求》,提出上市企業可以通過回購和增發來提高估值。隨后,日本上市公司開始掀起一波回購熱潮,推動日本股市上漲。
隨著外資的持續流入,日元大幅貶值。自今年3月以來,日元對美元的表現相當疲軟。截至6月20日16日:日元對美元匯率盤中最低觸及142.25。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新杰表示:“自3月以來,日元對美元匯率的疲軟是由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和日本央行未能進行貨幣政策調整所共同推動的。”。
事實上,日元進入貶值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日本股市的表現。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表示,由于日本股市外商投資交易量占一半以上,外商投資流動對日本股市的影響更大。”從相對融資成本的角度來看,日本寬松的貨幣政策創造了相對便宜的日元。日元匯率的下降意味著外國融資成本的下降,這往往可以吸引外國投資流入,提振日本股票。”
長期貨幣寬松導致股匯負相關
日本股匯分化相當異常。因為在大多數國家,股匯之間的關系更加積極。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表示,從資本流動的角度來看,外資流入一個國家的股市,不僅會推高股指,還會帶來本幣升值的壓力。股市大多是經濟的“晴雨表”,匯率也是基本面相對強弱的反映。
據分析師介紹,日本長期維持超寬松貨幣政策,造成了日本股匯負的現狀。
“由于日本長期實施超寬松貨幣政策,利率與基本面明顯脫鉤。趙偉分析說,在此背景下,美日利差成為市場定價的關鍵因素之一:一方面,當美日利差擴大時,套利資金流向高息貨幣,導致日元相對美元貶值,套利資金規模遠遠超過外國股市,主導匯率波動;另一方面,美國債券收益率上升,抑制美國風險資產,部分資金將轉向日本股市。
工業研究宏觀團隊表示,除了貨幣寬松外,股票外匯負相關實際上是日元“避險”的表現。日元匯率作為一種典型的避險貨幣,在全球風險偏好上升時,往往會貶值;當全球風險偏好下降,股市受挫時,日元匯率升值。
該團隊補充說,股票外匯負相關性也是美國股票和債券關系效應的反映。在YCC(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下,受利差傳遞的影響,日元趨勢隨美國債券趨勢波動;受風險偏好傳遞的影響,日本股票往往與美國股票一致,美國股票和債券關系效應將傳遞到日本股票和日元匯率。
日本股市能否繼續強勢?
在6月份的利率會議上,日本央行仍然堅定地保持寬松的立場不變。但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日本逐漸擺脫通貨緊縮,YCC政策的放松或調整仍然是日本央行的選擇。王新杰認為,日本央行最終取消了YCC政策,仍有壓力將日本基準利率帶回正范圍。
與此同時,隨著美聯儲貨幣緊縮的結束,利差收窄將推動日元逐漸升值。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胡杰表示,美聯儲貨幣緊縮即將結束,美日利差因素逐漸消退,日元不太可能繼續與美元相比貶值,不排除今年晚些時候升值的可能性。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股市的強勢能否繼續?
“當前市場對日本擺脫通貨緊縮螺旋,進入新的經濟范式有相當大的期望。因此,未來股市更有可能繼續上漲。”胡杰表示,日本監管機構實施的新政策對日本股市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但日本企業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繼續改變其經營、投資和治理理念仍有待觀察。
鐘正生認為,短期外資配置日本股票的熱情可能會持續,但本輪日本股票上漲的可持續性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短期來看,外資流入、日本股票上漲、估值上漲可能會形成正反饋,日本企業確實有能力在市值管理上運用多余現金,外資投資日本股票的熱情可能會持續下去。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回購能力和市值管理能力將受到審視。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