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汽車保險市場成本一直存在著“明線”和“暗線”的競爭。所謂“明線”競爭,是指汽車保險銷售人員為了獲得客戶,將銷售收入的部分傭金返還給客戶,主要是銷售人員的個人行為;“暗線”是保險公司與汽車修理廠、中介等不同渠道合作獲取客戶和吸引客戶的手續費,由保險公司自行控制
◎記者 何奎
一家大型財產保險公司中部地區分公司的業務人員最近感慨道:“我們這里的最高手續費率已經達到了30%以上。”。
《上海證券報》記者從許多地方了解到,為了搶占汽車保險的市場份額,一些房地產保險公司最近在一些地區展開了價格戰,一些地區的手續費率最高超過30%。最近,監管部門發布了指導文件。
許多業內人士認為,這種費用惡性競爭不僅不會造福消費者,而且會導致保險公司遭受最大的損失。在同質化競爭的汽車保險市場中,保險公司可能無法在價格戰和市場份額上取得良好的效果。為客戶需求提供差異化、高質量的服務是決定成敗的“贏家”。
惡性競爭的手續費再次上升
據了解,不同地區的汽車保險手續費存在一定差異。一般來說,強制保險手續費率約為4%,商業保險手續費率約為15%。為了搶占領土和份額,一些財產保險公司通過不正當競爭給出了30%以上的手續費率,這大大偏離了汽車保險手續費率的合理范圍。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趙明說:“2022年財產保險公司汽車保險業務整體經營業績良好,部分利潤可于2023年釋放。隨著2023年生產經營的全面恢復,一些財產保險公司的戰略定位是擴大市場份額。”。提高手續費是擴大市場份額最有效的方法。
2022年,受疫情影響,我國汽車出行量明顯減少,汽車保險出險頻率在一定程度上下降。承保汽車保險的財產保險公司賠付率也大幅下降,公司經營業績明顯提高。財產保險“老三家”人保財產保險、平安財產保險、太平洋財產保險的汽車保險業務綜合成本率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3.1個百分點和1.8個百分點。
財產保險行業年保費收入約1.5萬億元,同比增長約8.7%;凈利潤同比增長約4.66%,承保利潤整體扭虧為盈。其中,超過60%的財產保險公司盈利。
車險競爭的“明線”和“暗線”
“在我們這里,汽車保險市場的成本競爭一直分為‘明線’和‘暗線’。”一位汽車保險業務人員告訴記者,所謂的“明線”競爭是汽車保險銷售人員為了獲得客戶,將部分銷售傭金返還給客戶;“暗線”競爭是保險公司支付汽車修理廠和中介渠道的費用。
據記者了解,“明線”和“暗線”一直存在于全國汽車保險市場,但不同地區的說法不同。銷售人員在“明線”中將傭金返還給客戶主要是他們的個人行為。“暗線”是保險公司為了獲取客戶和吸引客戶而與不同渠道合作的手續費,由保險公司自行調控。
在汽車保險市場上,保險公司之間的費用競爭主要是在“暗線”層面。上述業務人員表示,“暗線”的競爭也是最激烈、最難控制和最具風險的競爭。由于不同渠道的客戶數量和質量差異較大,保險公司提供不同渠道的費率也會有所不同。當競爭激烈時,費率差異將超過兩倍,套利空間較大。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惡性競爭并沒有造福汽車保險消費者,而是為汽車保險市場不同渠道之間的套利提供了機會。如果中介公司的手續費率高于其他渠道,其他渠道將在中介公司掛斷合適的客戶,以賺取更高的保險公司手續費。最后,雙方可以分享手續費之間的差額。渠道之間實現了“雙贏”,但最終損害的是保險公司。
趙明認為,汽車保險市場的不公平競爭行為,表面上的問題來自基層,事實上,根本原因是總部的發展目標和評估方向,保險公司應制定錯位發展的戰略目標。同時,財產保險公司應充分評估公司的發展基礎和市場承受能力,并向分公司分配合理的保費增長任務。
監督整治亂象
汽車保險市場費用的惡性競爭引起了監管機構的關注。近日,國家財政監督管理總局財產保險部發布了《關于規范汽車保險市場秩序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導保險公司合規謹慎經營。
據了解,該通知從五個方面對規范汽車保險市場秩序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堅持合規底線,嚴格壓實主要責任,注重保險保障,加強動態可追溯性監督,始終保持高壓態勢。該通知強調,中國銀行業和保險監督管理局應繼續做好汽車保險市場的動態監測,重點關注轄區內各機構的成本水平,加強對汽車保險費率實施的監督。
近日,保險公司召開緊急會議,傳達監管文件精神。“監管部門發布通知后,我公司相繼召開了兩次會議。首先,專門召開傳達文件精神的工作會議,要求各渠道高度重視,壓實責任,落實。“財產保險公司汽車保險負責人告訴記者,“二是公司機構部門發布通知,要求分公司機構部門第一次組織學習宣傳,通知要求分公司、法人銷售團隊,思想行動與監管要求高度一致,充分了解規范汽車保險市場秩序對汽車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意義。”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