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瓊斯 梁銀妍
6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動經濟持續復蘇的若干政策措施,審議通過了《加強科技企業融資支持行動計劃》、《私募基金監督管理條例(草案)》。
專家認為,研究一些促進經濟持續復蘇的政策措施,將有效提高市場信心,增強內生經濟增長勢頭,確保實現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努力達到更高的增長水平。
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推動經濟持續回升
會議指出,中國經濟運行的整體反彈正在改善。同時,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和嚴峻,全球貿易投資放緩,直接影響了中國的經濟復蘇進程。鑒于經濟形勢的變化,必須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增強發展勢頭,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的持續復蘇。
會議從四個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加強宏觀政策監管,努力擴大有效需求,加強和改善實體經濟,防范和化解關鍵領域的風險。會議強調,有條件的政策措施應及時出臺,及時實施,加強政策措施儲備,充分發揮綜合政策效果。
東方金城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相關責任部門可能會先后發布具體措施,全面利用金融、金融、產業、就業等各種政策工具,加強反周期監管,擴大消費和投資需求。
王青認為,近期政策降息的實施和《關于做好2023年成本降低重點工作的通知》的發布,意味著全面出臺了提振經濟復蘇動能的一攬子政策,將有效提振市場信心,增強下半年經濟增長動能。
“目前,經濟普遍保持復蘇趨勢,實現今年的增長目標并不難。預計一系列穩定增長措施將合理適度,注重穩定增長、價格控制和風險防范之間的平衡,并根據未來外部需求放緩的程度靈活調整。”他說。
支持初創科技企業
作為重中之重
會議審議通過了《加大支持科技企業融資行動計劃》。會議強調,要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優化產品、市場和服務體系,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科技企業的不同需求,為科技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金融服務。
“科技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和創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川才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陳麗表示,科技企業通常具有增長潛力高、創新能力強、技術先進等特點,對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競爭力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較高,特別是在初期和快速擴張階段,往往面臨技術研發、營銷和人才引進的財務壓力。因此,提供適當的融資支持對其發展至關重要。
會議明確,支持科技企業作為首要任務,加快形成以股權投資為主、“股權貸款債務保險”聯動的金融服務支持體系;加強科技創新評價標準、知識產權交易、信用信息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協調融資支持和風險防范,有效維護財務穩定。
招聘聯合會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科技企業增長率高,但可能存在投資周期長、投資風險高的問題,其特點更符合股權融資。因此,支持和鼓勵“硬技術”企業、“三創四新”成長創新創業企業、專業中小企業在不同交易所、板塊上市融資,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大力發展債券市場,通過發行債券獲得中長期資金,鼓勵銀行與風險投資機構合作,為科技企業提供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還可引進融資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等,豐富科技型企業融資增信措施。
用法治化、制度化的方式
規范和規范私募投資基金活動
會議審議通過了《私募基金監督管理條例(草案)》。 會議指出,制定專門的行政法規,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業務活動納入法治和標準化的軌道,有利于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行業標準化和健康發展。加強對行業突出問題的源頭控制,劃定監管底線,嚴厲打擊以“私募股權基金”名義非法集資的非法金融活動。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主任龐明表示,以法治化、制度化的方式規范私募投資基金活動,可以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及相關方的合法權益,提高科技洞察力、區域定位能力、產業研究能力、企業探索能力、專業投資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和投后管理能力,進一步促進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健康和標準化。
會議指出,要加強監督管理與發展政策的協調配合,對不同類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特別是風險投資基金實施差異化監管,及時出臺促進風險投資基金發展的具體政策。
數據顯示,目前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基金投資本金9.05萬億元,其中投資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種子期和起步期的本金占29.9%、29.4%和30.1%。
龐明認為,優秀的私募風險投資基金依托其市場化的資本籌集和項目篩選機制,以及風險共享和利益共享機制,可以專注于投資企業的基本面、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前景,整合行業經驗、市場優勢和金融資源,完善和完善公司內部治理,從而成為發現潛在優質企業的“探礦者”、具有增長潛力的企業的“起跑器”、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助推器”。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