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趙,今天你心心念念的手機課程又開講了,咱們快些出發,爭取占據最佳位置。”11月22日清晨,西塔社區的劉阿姨熱情地邀請老姐妹一同趕往社區活動室。在這里,她們在公益課堂的指導下,掌握了支付寶繳納水電費的技巧,學會了創建面對面群聊,還學會了小程序預約掛號、制作并分享短視頻。
老年人與數字科技的隔閡,正逐漸被消除。在沈陽,1200余個社區的36000余位老年人走進貝殼公益手機課堂收獲滿滿。“近年來,貝殼公益以‘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為紐帶,助力銀發族跨越數字鴻溝,開展系列培訓課程,幫助老年人學習智能手機操作,享受數字化生活便利。”貝殼公益沈陽項目負責人介紹說。
傾心傳授,搭建情感紐帶
“為什么輸入不了文字呢?我試了好幾次,手機都卡住了。”心急如焚的金大爺,因無法通過微信與遠在韓國的兒子溝通,焦慮不已。
在貝殼公益“我來教您用手機”的課堂上,沈陽鏈家巴塞店的經紀人李春燕化身為耐心細致的公益講師,正一步步指導社區老人們如何操作智能手機。“西塔社區的特殊之處在于,這里的老人普遍年紀較大,大部分是朝鮮族,且多數子女不在身邊。我在第一堂課就遇到了這個難題。”李春燕分享說。
原來,金大爺的兒子在韓國工作,手機成了他與兒子最直接有效的溝通工具。然而,兒子白天忙于工作,不便接聽電話或語音,只能通過文字交流。由于金大爺只會手寫朝語,但他的手機是特殊型號不能識別手寫的朝語,而且不會全拼輸入法和漢語,因此無法與兒子溝通。“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讓我心里仿佛壓了塊石頭,直到我參加了貝殼公益手機課堂,我的心情才豁然開朗,小李和她的同事都非常熱心,不厭其煩地幫我解決問題。”金大爺激動地說。
“我們通過網絡搜尋,向他人求解,終于幫助老人們下載了一款支持多語言的鍵盤APP插件,完美解決了他們的煩惱。看到老人們喜笑顏開,仿佛回到了童年般的快樂,我們也深刻體會到了公益課的意義。”
時間回到2018年,貝殼公益調研發現,學會使用智能手機成為社區老年居民最迫切的需求。智能手機不僅滿足了老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更成為了他們情感的紐帶。于是,為了幫助更多老人掌握智能手機的使用技巧,追上智能時代,貝殼公益團隊聯合新經紀品牌門店和經紀人志愿者,開展了“我來教您用手機”社區公益課堂。
細致入微,遍撒溫馨“及時雨”
鏈家經紀人、黨員志愿者、優秀公益講師……沈陽鏈家金地樾檀山店經紀人杜扶蔭身兼數職。“自2016年畢業以來,我一直就職于沈陽鏈家。在這里,我的工作不僅是為購房者提供高品質、高效率的房產交易服務,同時,作為社區的一份子,我也一直在努力成為社區的好鄰居。肩負著公益使命,我在過去的七年中,無論嚴寒酷暑,無論春夏秋冬,都堅守在志愿服務的第一線,甚至在疫情最嚴重時,我在桃仙機場高速口擔任了半個月的抗疫志愿者,在酷暑盛夏連續七年為高考學子提供保障……”杜扶蔭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作為社區公益助老活動的一名講師,三年來,杜扶蔭走遍10余個社區,幫助200多名老年人學會了智能手機的使用。她的細心周到,贏得了王阿姨和老伴的高度認可。“王阿姨和老伴是空巢老人,身體都不太好,經常需要到醫院復查。”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杜扶蔭特意將醫院線上掛號的專題課程提前講授。“我們將每一步操作截圖,制作成專門的課程PPT并打印出來,這樣老人們可以看得更清楚,方便隨時查閱。”杜扶蔭感慨地說:
“這真是太貼心了!平時兒女們忙于工作,根本無暇教我們使用智能手機,貝殼公益課堂及時解決了我們老年人生活中的大難題。”王阿姨說著,豎起了大拇指。
課后,叔叔阿姨們圍著杜扶蔭談論家常,眼中充滿了感激。貝殼公益課堂,不僅教會了老年人手機使用的技能,方便了他們的生活,還在社區中為老年人打造了一個溝通和社交的場所,滿足了他們的社交需求,也逐步推動社會對老年人群體的理解和認同。“有些事情,不是因為有意義才去做,而是因為做了才有意義,讓我們一起點燃心中的火焰,成為照亮他人的光芒!”杜扶蔭對這份工作充滿了熱愛。
扎根社區,傳遞人間大愛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超過2.96億。在老齡化趨勢下,銀發群體日益擴大,如何幫助老人們享受健康快樂的晚年生活,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對此,貝殼秉持“社區助老”的理念,持續探索更貼近老年人需求的社區服務模式。“我來教您用手機”社區公益活動的連續舉辦,不僅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也實現了企業與社區共建的美好景象。
自2021年貝殼沈陽站啟動“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以來,貝殼沈陽已有600余名經紀人擔任公益講師,他們走進1200余個社區,開展了6000余節課程。貝殼沈陽站公益項目負責人表示,今年,貝殼沈陽站聯合新經紀品牌門店的參與率已超過70%,經紀人們提供了長期、持續的手機知識學習服務,贏得了社區居民的廣泛贊譽。
未來,隨著貝殼在數字技術適老方面持續投入資源與深入實踐,越來越多的老人將進一步跨越“數字鴻溝”,共享數字文明成果,擁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