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卦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給講解一下八卦太極的來歷
2.中國的太極八卦到底有哪些秘密!
3.八卦是如何由來的?
4.誰能告訴我“太極八卦”是怎么一回事?
5.八卦太極圖的含義
6.八卦的來歷
八卦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給講解一下八卦太極的來歷
太極圖》又稱《先天圖》或《天地自然之圖》,是中國上古文化中最神秘的一張圖。
相傳,太極八卦圖是古代圣人伏羲氏首創,在“五經”的“周易”中,有詳細的記載和說明。古人認為: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這是太極化生八卦的基本理論。太極圖,是研究《易》學的一張重要圖象,故又稱《易圖》。
《太極圖》起源很早,據傳古《太極圖》繪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之際或更早的陶器上。圓圈內畫有S型曲線,黑白陰陽點是以后添上的。如今的《太極圖》,一般認為是北宋周敦頤所制。中國古老的《太極八卦圖》,對現代科學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是現代電子計算機二進位制的創始人,他正是在中國古老的太極八卦圖的啟發和幫助下,才觸動靈機,一舉成功的。
1701年秋末,他正在苦心孤詣研究乘法機,法國傳教士朋友從北京寄給他《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萊布尼茲從這兩張圖中受到了很大啟發,他發現,八卦是象形文字的雛形,由坤卦經艮、坎、巽、震、離、兌到乾卦,正是由零數到七,這樣8個自然數所組成的完整的二進位制層數形。八卦中的“—”叫做陽爻,相當于二進制中的“1”,而八卦中的“__”叫做陰爻,相當于二進制中的“0”。六十四卦正是從0到63這64個自然數的完整的二進位制數形。在數學中八卦屬于八階矩陣。
中國獨有的古老的《太極八卦圖》確實有著很玄奧的哲理,但關于它的謎團越來越多:《太極八卦圖》究竟是誰創制的?受了什么啟發創造出來的?《太極八卦圖》有哪些作用?為什么要創造這么一張圖?
何謂太極呢? 太有至的意思; 極有極限之義, 就是至于極限, 無有相匹之意. 既包括了至極之理, 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時空極限, 放之則彌六合, 卷之退藏于心. 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圓周和空間,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無, 以上是太極二字的含義.太極圖是研究周易學原理的一張重要的圖像, 它包含了天地萬物的共通規律在內, 所以有人說它是宇宙的模式, 是科學的燈塔。
但太極圖由于陰陽兩面方位的移動和變換, 而又出現了不同的圖像. 先天八卦圖, 坤震離兌居左, 坤為母, 離再索而得女, 兌三索而得女, 三卦皆陰, 只震一索而得男為陽. 故太極圖左面用黑色表示屬陰, 黑中白點表示陰中有陽. 乾巽坎艮居右, 乾為父, 坎再索而得男, 艮三索而得男, 三卦比陽, 只巽一索而得女為陰, 故太極圖右而用白色表示屬陽, 白中黑點表示陽中有陰.
本后天八卦圖而繪制的太極圖則恰與先天八卦圖的太極圖方向相反."太極元氣, 含三為一", 為什么呢? 從太極圖可以得出結論, 太極圖這個圓圈, 就是代表的一, 代表的宇宙, 代表的無極. 太極是有限之天, 無極是無限之天; 太極是有, 無極是無; 太極是三, 無極是一. 圖像的黑白二色, 代表陰陽兩方, 天地兩部; 黑白兩方的的界限就是劃分天地陰陽界的人部. 白中黑點表示陽中有陰, 黑方白點表示陰中有陽. 道生一, 就是無極生太極; 一生二就是太極生兩儀; 二生三, 就是陰陽交感化合; 三生萬物, 就是太極含三為一, 因萬物由陰陽而化生, 故萬物各具一太極, 也就是說, 太極不僅包含了陰陽兩個方面, 還包含了劃分陰陽的界線和標準在內. 若分而言之, 每卦有三爻, 也是代表天地人三才, 這也是含三為一之象. 又天有陰陽, 地有陰陽, 人亦有陰陽, 天之陰陽加上劃界標準, 構成了含三為一的太極之象; 地之陰陽加劃界中點構成含三為一的太極之象; 人部陰陽, 如男女雌雄亦各有它的劃界標準, 所以萬物也各有一太極, 也都是按照含三為一的規律而存在的.宇宙有無限大, 所以稱為太極, 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 即有實質的內容. 按易學的觀點, 有形的東西來自于無形, 所以無極而太極.太極這個實體是健運不息的, 即宇宙在運動, 動則產生陽氣, 動到一定程度, 變出現相對靜止, 靜則產生陰氣, 如此一動一靜, 陰陽之氣互為其根, 運轉于無窮. 自然界也是如此, 陰陽寒暑, 四時的生長化收藏,即萬物的生長規律, 無不包含陰陽五行. 就人部陰陽而言"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陰陽交合, 則化生萬物, 萬物按此規律生生不已, 故變化無窮. 這些內容提出了立天之道, 立地之道, 立人之道三綱領, 也就是三才之道, 所謂"六爻之動, 三極之道也."
太極圖是研究周易學原理的一張重要的圖像。太有至的意思;極有極限之義,就是至于極限,無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極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時空極限,放之則彌六合,卷之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圓周和空間,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無,以上是太極二字的含義。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化合而生萬物。
宇宙有無限大,所以稱為太極,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實質的內容。按易學的觀點,有形的東西來自于無形,所以無極而太極。太極這個實體是健運不息的,即宇宙在運動,動則產生陽氣,動到一定程度,變出現相對靜止,靜則產生陰氣,如此一動一靜,陰陽之氣互為其根,運轉于無窮。
自然界也是如此,陰陽寒暑,四時的生長化收藏,即萬物的生長規律,無不包含陰陽五行。就人部陰陽而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陰陽交合,則化生萬物,萬物按此規律生生不已,故變化無窮。這些內容提出了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三綱領,也就是三才之道,所謂"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周易象數學專著<乾坤譜>中,對太極圖有新的解釋:大極,藏水火之象,存陰陽之性。水非純水,火非 純火,陽非純陽,陰非純陰。氣中含質,質中藏氣,氣質交融,一片冥冥。所謂大極者,萬物之始也。如上圖:用陰陽十二爻相互疊加縱向排列代表太極圖,能更準確的表達易傳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含義.
中國的太極八卦到底有哪些秘密!
周易》是東方古代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燦爛明珠。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深奧莫測,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皆能用此數理概括、推斷,天地萬物無不出易理規范。
《周易》這部書,講的是理、象、數、占。從形式和方法上,好像是專論陰陽八卦的著作,但實際上它論述的核心問題是運用一分為二、對立統一的宇宙觀,揭示宇宙間事物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周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周易》中的陰陽八卦符號和六十四卦的卦象、爻象,不僅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的密碼標志,而且是一個儲存量極大的信息庫。揭示了人與人、人與事物、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相互關聯變化的全過程。八卦具有獨特神奇的超前預測、超前反映的功能。它上能測天,下能測地,中能測人事。舉凡宇宙間之事物,它無所不包,無所不測。《周易》,它分析事理、判斷吉兇的依據是陰陽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通過一定的占卜程序,把復雜的天、地、人之間的關系聯系起來,并發揮推測、聯想、預斷,對事物未來發展趨勢或對結局的推測和判定。如某筆生意能成否或問官司打成否等等。通過《周易》的演算方法,就能知曉末來,把握發展規律。總之你所干的一切事業,都要事先決策而后行。八卦主要是用微觀信息預測;也就是現代科學儀器無法預測的信息。八卦預測的范圍很廣,用途很大,對人生的重大問題,如工作調動、生意成敗、官司訴訟、尋找失物、疾病安危等事件有重大的決策作用。周易在世界上享有"宇宙代數學""科學皇冠上的明珠"的美稱。它不是封建迷信,而是真理的泉源。國際《易經》學會主席成中英先生說:"《周易》是生命的學問,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價值的源泉。《周易》不僅是中國的,也是東方的,更是世界的;不僅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更是未來的。""《周易》是預測科學,決策科學。"
八卦一詞的由來
專門請教過廣東的朋友,“八卦”這兩個字怎么演變成了它現在代表的這個意思。一說:在粵語中,“八卦”的本意就是到處說是非、饒舌。娛樂新聞和狗仔隊為了吸引讀者,到處挖掘明星的隱私廣而告之,所以,這樣挖出來的新聞被稱為“八卦新聞”。另一說好象追溯得更遠,更能體現八卦精神:“八卦雜志”的稱號由來是早年香港**書刊發行時,封面上極其清涼養眼的照片會在重點部位加貼八卦圖,類似馬賽克效果,這類報道明星私生活內容的雜志由此得名,“八卦”一詞,甚至從名詞衍生出形容詞和動詞。
為什么要叫八卦呢?
1.易經有言:"陰陽生太極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而香港八卦雜志的創辦人,認為世界上紛紛擾擾的小道消息,其中大多是源自于男(陽)女(陰)間的恩怨情仇,好比陰陽衍生出八卦一般,故名八卦雜志.
2.臺灣演藝圈以「八卦」表示外國的gossip一詞,應該是由臺灣藝人 曹啟泰開始當時他用這個詞應該是「八婆」一詞的演變.
3.八卦這詞的由來也蠻好玩的, 據說是當年香港gossip雜志有露點照片時就拿個八卦小圖案在那個"點"上 (臺灣好象是用星星還是愛心的樣子)久而久之就把八卦當gossip的代名詞了。
八卦是如何由來的?
八卦來源有二,一是中國古代的陰陽學說,所謂“無極生有極,有極是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一是周文王的乾坤學說,他認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萬物,天即千,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為子女:震長男,坎為中男,艮為少男,巽為長女,離為中女,兌為少女,此為文王八卦,又稱后天八卦。
傳說:古代大禹治水時河道泛濫成災~無法治理~大禹祭天請求幫助~從水里爬出一只竜獸~背上背著河圖與洛書~大禹根據河圖洛書治理河道~~河圖洛書中的洛書中就帶有八卦~~
八卦來源有二,一是中國古代的陰陽學說,所謂“無極生有極,有極是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一是周文王的乾坤學說,他認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萬物,天即千,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為子女:震長男,坎為中男,艮為少男,巽為長女,離為中女,兌為少女,此為文王八卦,又稱后天八卦。
伏羲八卦完全破解
文王八卦千古騙局
作者:任建平
中國的八卦圖以及其派生出的八卦文化是我國古代文化中的瑰寶,它深奧的哲學理念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文化之一。千百年來,研究者不乏其人,可是直到今天也還沒有任何人能夠真正揭開它神秘的面紗,也正是這個原因,八卦才逐漸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只是大多被人們作為一種神秘文化加以崇拜而已。
這個恐怕是中國人的一大悲哀,究其原因,周文王是我們中國八卦文化的千古罪人-----正是他,為了一己私利對八卦進行了嚴重的篡改,所以才使得八卦的真正秘密石沉大海,而他一手完成的這張假的八卦圖騙了我們國人幾近三千年,直到今天,這個秘密才被真正揭開。
八卦原始圖譜乃伏羲皇帝所畫,請注意,這里用畫而不能用創。而且嚴格的說它不叫八卦圖,因為它周圍只有四個卦,(其實那也不該叫卦),可是筆者在這里仍然沿用習慣叫法。現在我們來看一看著張神秘圖案的真正名字。
(韓國國旗這張圖案是伏曦皇帝的正宗八卦)恐怕現在所有的朋友都會說,不叫八卦就叫四卦圖,要不就叫太極圖吧。大家稍微動動腦子就可以知道,太極圖那名字是來源于誰,而這張神秘的圖案比周文王的假八卦還要早許多呢,當然是沒有多少人能夠考究到它的名字了,我們中國在遠古時代,本土宗教還沒有形成呢,也只是有個雛形,那道教的老子是千年以后的事情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中國人崇拜的唯一的神是女媧娘娘,而不是什么老子,那只是后人加上去的神話故事而已,當時中國人崇拜的唯一圖騰只有伏羲皇帝所作的這四卦圖,根據本人多年的研究得出下面的結論。
它的原名請大家記住,它叫‘天地玄機’,而‘玄機’這兩個字實際上是被誤傳了,它的原文是‘璇磯’。這張圖所記錄的實際上是一件很特殊的事情而不是用來算命的圖案。也就是說在宇宙的中心有兩塊石頭,其形狀各自象半個月亮,這兩塊仙石一塊是黑色一塊是白色,在宇宙的中心互相盤繞旋轉,正是這兩塊石頭控制著整個世界的發生和發展以及滅亡。那么我向大家現在應該明白了,八卦是用來描述一件事情的,那是伏羲皇帝所看到的一件事情,它的真正神秘之處在于到底伏羲皇帝看到的是什么事情,到底是如何看到的,在那里看到的,這個才是八卦背后真正的驚天絕密。其實當時好多的早期神話故事幾乎都是來源于伏羲皇帝口中的。他是把自己見到的故事告訴了大家,包括這張四掛圖,之所以被當時所有人崇拜,是因為,從這張圖案的道理中發展而來的中醫理論的鼻祖的確是可以治病救人的,如果圖是假的,是毫無道理的,那么它是無法治病救人的,早期的水利學,中醫理論,早期的玄學和氣功學幾乎全都是來源于它的,而那后來的周文王所創作的假八卦卻僅僅是為了適應時代發展而形成的用來滿足人們的迷信心理和對未來的好奇心理兒創作出來的,根本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前后這兩張圖案有著本質的區別。
八卦是中國一切本土文化的源泉,由于它背后的這個秘密將有可能導致科學界和宗教界的激烈爭論。所以筆者暫時只把其中涉及歷史的一面展示給大家。
第一節 中國最早的文字
(四周的四個文字就是水,木,火,金(順時針)) 現代歷史中,我們現在所發現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這個是第一大錯誤,其實嚴格意義的第一代中國文字就在伏羲皇帝的八卦圖中。那就是‘火水木金’四個字,很簡單,只要大家把伏羲皇帝八卦圖中的那四個‘卦’豎起來看就明白了,(在這里請原諒我略去圖譜,不知道的朋友請去查看)。
首先我要聲明一點,數字和文字的區別在于其代表的含義而不在文字本身的形狀,而且中國第一代文字脫胎于數字,是先有數字然后才產生文字,第一代文字可以叫數字性文字,它是在數字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在遠古時期,人么為了記錄獵物的數目和其他必要的東西,首先就采用了在地上畫豎線的方式來記錄數字,而且一定是從左到右的自然習慣得順序,而這伏羲皇帝八卦的出現,他 為了記錄一些帶有含義的事物,所以就必須創作出和數字略有區別的符號來,而他當然會采用簡單的數字方式。雖然此時仍然是看上去是數字方式,但是其含義卻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因為它代表的不再是數,而是意。所以這已經是嚴格意義上的第一代中國文字。:)
誰能告訴我“太極八卦”是怎么一回事?
黃河是中華兒女的母親河!炎黃子孫,喝著兩條江河的水,成長生生不息。一個叫長江,另一個就是黃河。有這么一句歌詞,古老的東方有兩條龍,一個叫黃河,一個是長江。華夏兒女都是兩條龍的子孫,龍的傳人和后代。
相傳文史祖伏羲時代,在黃河中龍馬出現了背負著河圖,沒有多久,神龜又出現出現在洛水,背負著洛書。
作為三皇之首伏羲,是有大智慧的人。根據河圖上的畫和洛書上的數組合成現在的八卦圖。 八卦圖,也稱為無字天書,神奇而奧秘。
再來說說什么是八卦: 相傳,八卦是由八個官組成。管天的叫乾,管地叫坤,管雷的叫震,管水的叫坎,管山的叫艮,管風的叫巽,管火的叫離,管澤的叫兌。這八個官,管著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主管著八方。
后來伏羲,根據洛書數字和神龜背上圖案,排列組合成現在的八卦圖。運用在醫學,軍事,占卜,音樂,生活當中。 另外,從道家流傳的學說來看,易經上也有另外一種記載,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一切事物都是有陰和陽組成。用(一)代表陽,用(—?—)代表陰。用這樣的符號。組成八種形式,就叫八卦。 通過不斷的完善,越來越復雜。
現在的太極圖,太極拳。八卦拳,都是由此而繁生。 就連在計算機的領域中,也運用了,這種數字。二進位的數字,也是根據陰陽八卦而得。
陰陽八卦的數字,不斷的轉換,不斷的進位,形成了復雜多變形態,靠這些理論及圖案詮釋著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和自然現象,甚至說人的命理的推斷,也常用到這些來預測!不愧為是無字天書。神奇而奧秘!
八卦太極圖的含義
太極與八卦
太極:語出自〈周易.系辭上〉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是<系辭傳>對<易>的宇宙生成圖式及<易>的制作過程的描述."太極" 一般用來指天地未分以前的狀態,被認為是萬物的本源.<系辭傳>認為天地萬物都是從"太極" 生成來的.孔子曰:"<易>始于太極,太極分而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夏,秋,冬之節,故生四時;四時各有陰陽剛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倒立,雷風水火山澤之象定也."
"古往今來,時空無限。多少功潔,曇花一現。論造福人類,譽滿全球,其醫療健身作用獨領風騷著,唯我風華絕代之中國太極拳。"因為太極拳不光能強身健體,它其中還包含著博大的哲學道理,經過多少年的認證我們看到凡習太極之有大成者,其必無嗔無怒,輕喜賤悲,化心中一切雜念于綿綿不絕之式中,即使在與敵爭斗中也不急攻貪勝,而是以慢打快,以靜制動,無招勝有招,至敵于無形之中。這正與哲學中對立統一的關系即矛盾關系不謀而合,太極拳講究抱元守一,依八卦而去,以太極陰陽互濟,陰陽二者相互吸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互補互融中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拳學整體。而矛盾的關系也是如此,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即在一定條件下共處在一個統一體中,二者互為對方存在的前提,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在太極拳中同樣可以找到。
古代拳家用《周易》中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的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種基本圖形來表示太極拳的堋、捋、擠、按、采、列、肘、靠等動作,還用"八卦"為八卦掌命名。
據信八卦來自太極,而太極則通過互補的陰和陽這個二元系統控制著一切事物,陰和陽在八卦圖中分別以中間斷開和不斷開的橫線來表示。這些橫線都叫做"爻(yao)",利用三根橫線的不同組合,可以排出八種不同圖形,把這八種卦象按一定次序排成一個首尾相連的環形圖,就成為"八卦圖",簡稱"八卦"
太極圖是一個陰陽轉化的圓圈,它的形式是無極而生,陰陽之母,左旋之而為陽,右旋之而為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道家認為,太極八卦意為神通廣大,震懾邪惡。
傳統中把八卦叫做13勢,指"五行八卦"合為13。五行八卦一字有一字之用,一勢有一勢之法。金木水火土比喻太極的五種步法,即前進,后退,左顧,右盼,中定,八卦比喻八種手法,即文章開頭的八個動作。
乾卦:是先天卦中的天卦,表示純剛而無柔,最能顯示剛勁的技法。柔和剛相生互化,互不脫離。因此,純剛是由柔而化來的,即"積柔成剛"將這一技法的實際內容命名為太極中的"堋"
坤卦:是先天卦中的地卦,表示純柔而無剛。最能顯示技擊中的后天之勁---柔勁。它包含著剛性的柔,也就是"剛復而柔"。就命名為太極中的"按"。
離卦:是先天卦中的子卦,表示內柔而外剛,柔入于剛。故有"以柔克剛"的說法。即是太極拳中捋這一手法。
坎卦:是先天卦中的子卦,表示外柔而內剛,柔中藏剛。有綿里藏針之意。即太極中的"擠"。
艮卦:是先天中的隅卦,表示先柔后剛而偏柔,也有以剛輔柔之意。也將這一技法命名為"靠"。
震卦:是先天卦中的隅卦,表示先剛后柔而偏柔,也有以剛率柔之意。根據技法命名為"捩"
巽卦:是先天卦中的隅卦,表示先柔后剛而偏剛,有以柔率剛之意,因命名為太極中"采"
兌卦:是先天卦中的隅卦,表示先剛后柔而以柔輔剛,剛重柔輕。名為"肘"
將太極圖用于拳技,成為太極拳,使太極拳運動的路線也曲線,弧線和圓線。太極掌以圓為法,運行軌跡是大圓套小圓,小圓練成無圓,即使是無圓也是外無圓而內有圓----意念中的圓。太極和八卦都以圓弧為本,不僅表現在外觀形體運動路線和定勢姿態上,也反映在身體運動上。以腰為軸的輪動無一不在貫徹圓和弧的運動:半圓,立圓,八字圓等。
太極是螺旋抽絲勁,八卦掌是纏繞勁。從技擊上說,進攻時旋轉前進,使力量更穩重,而且不易被對方擒拿住,防守中的接觸化解,其中的消卸牽引等都是運用圓弧的形式進行的。這樣,使受力面積增大,延長力的作用時間,恰到好處的升華"四兩撥千斤"的境界。
作為一個喜愛太極拳的學生,我以為:太極是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代表,它是由哲學,經學,及一種獨特的思想境界凝結而成。在千變萬化的套路中演繹著不變的思想,這種思想使天地歸一,使精神與力量化為一體,是一種豁達開放、遠離塵囂的克己致勝的方法。手法圓潤,恰如做人的方法一樣,不是硬碰硬,而是以自己的不變應世界的萬變。多加習練也會讓我們心胸寬廣,做事更加有原則,這是比僅作為一門武術來學的更大的優勢。
傳統中把太極拳叫十三勢,十三勢系指"五行八卦"合為十三。"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八卦"是乾、坤、坎、離、巽、震、兌、艮。其中,一字有一字之用,一勢有一勢之法。"五行"比喻太極拳的五種步法(即前進、后退、左顧、右盼、中定):"八卦卦"比喻太極拳的八種手法(即后捧、捋、擠、按、采、挒、肘、靠),五種步法和八種手法充滿了對立統一的變化關系和千變萬化的矛盾運動。尚書·系辭》解釋說"八卦出自《周易》一書、原是周人沖兇卜筮之書。據《易傳·系辭》解釋說"八卦"作者"仰 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而作"八卦"。《易經》關于陰陽的 觀念,是從觀察天象地理變化和辯識人禽獸的不同中概括出來的。"八卦"代表八種物質,作為構成世界萬物的最基本的材料,它們是: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離為火、巽為風、兌為澤、坎為水、艮為山。這八種物質相互對立,相互依存。《易傳》說:"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坎,隱也。離,麗也。艮,止也。兌,說(悅)也。"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恒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這些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物質,是客觀實有的具體事物,而不是虛無:是有表有象,看得見、摸得到的物質,而不是無形無象、看不見摸不著的精神;是客觀自然界運動變化的規律和自然社會的原理,而不是先天就有的東西。這是較早從宗教迷信觀念和唯心主義哲學的束縛中掙脫、產生出來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太極拳從古代唯物主義哲學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
中國古典哲學的又一根本觀念是"天人合一"。所謂"天"并非指神靈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兩層意思:一是無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二是大人相應,或無人相通。是說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與自然的一致與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張"天人合一",《禮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人只要發揚"誠"的德性,即可與天一致。漢儒董仲舒則明確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成為二千年來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觀點。
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現到武術中,首先表現為習武者追求人與自然的統一。因為大人合一的思想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是自然界最優秀的部分,天地萬物與人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體,而人則是這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主導因素,人道和天道是相近的。基于這樣的思想,使得習武者尤其重視人與自然的統一。清代楊氏傳抄太極拳譜中有云"乾坤為一大天地,人為一小天地也。"而"所謂人身生成一小天地者,天也、性也、地也、命也、人也、虛靈也、神也、若不明之者,烏能配天地為三乎。""要知天人同體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氣。"所以在練習武術的過程中,人們總是在追求人體與大自然的和諧相通,使人順乎自然,其運動也要服從大自然的變化規律,以此來求得物我、內外的平衡,達到陰陽平和。正因如此,自古習武者都非常注意在練習的過程中使人體和四時、氣候、地理等外在的自然環境相協調,因時因地采用不同的訓練內容和手段,選擇優美清靜的自然環境作為練功修身養性的場所,從而充分發揮人這萬物之靈的創造力,使個人的身心皆融于大自然之中。若逆天時地利而動,則不利于健康。這也是中國武術因地域不同而形成眾多拳種和流派的原因之一。
為了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古代習武者常象天法地,師法自然,從大自然中吸收營養,模擬自然界中各種事物的動作、姿態。神情,結合人體運動的規律和技擊方法的要求,以創造和豐富武術,并以自然界的現象來喻拳理,所以武術中有許多以自然界各種事物來命名的拳種和動作。如南拳中的虎鶴觀形拳,是以虎、鶴兩種動物的動作為基礎,結合人體運動特點和技擊技術而創造的拳種。形意拳中的十二形,則是以十二種動物的動作為依據,按形意拳的動作和勁力特點演化而來。此外,螳螂拳、鷹爪拳也是分別模仿螳螂、鷹的動作,取其形,會其意而創造的拳種。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至于動作名稱,諸如青龍獻爪。燕子穿林、白鶴亮翅。金雞抖翎之類的名稱極多。不僅如此,以自然現象闡發拳理的例子也很多。如王宗岳說太極拳是"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世",不僅說明了太極拳的技術特點,也表明了演練時還要注意養成"腹內松靜氣騰然"的內心活動,皆是以江海之勢喻拳勢。又如長拳的"十二形",說"動如濤、靜如員、起如猿、落如鵲。立如雞、站如松、轉如輪。折如弓、輕如葉。重如鐵、緩如鷹。快如風",也是以十二種物象來說明對演練時動作的十二種變化的要求。
由于無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重和諧。重整體的思維特點,這種思維特點表現在武術中則是追求動作的"合"。"合",就是說動作的和諧、協調。最為典型的是所謂"內外三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跨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這實際上是要求由內在的心。意、氣到外在的四肢。身體的各個部位都達到相互協調。應該看到,協調既是人的一種本能,又是人們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使動作達到完美的一種能力。"合"是武術特有的技術要求和獨具特色的理論。
天人合一的思想還決定了中國哲學主張人的道德原則和自然原則一致。張載肯定無人合一是"因明致誠,因減致明"。"誠"是最高的道德修養,"明'倒是最高的智慧。這種"誠"表現在武術中就是武德,"明"則表現為技藝超群。這也正是古往今來,德高望重的武術家不斷追求自我道德完善和技術完美的原因。古代人們崇尚武德,是依據習武者掌握有一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努力做有益于社會的事。為此,在習武者之間常有一些戒律、法規,隨著歷史的變化,其內容雖多有變動,但基本宗旨不變,即要求習武者成為見義勇為、有高尚道德的人。同時習武者還把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研習作為道德修養的手段,認為這是一種內修的功夫。他們崇尚勤學苦練的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藝水平。過去人們常將武術訓練稱"練功夫",功夫是指做一件事所花費的水平也高,所以前人常竭畢生之精力于"練功夫",致使"功夫"作為武術的代名詞在世界上流傳,這正是他們孜孜以求技藝之精的結果。
八卦的來歷
太極八卦圖案有什么意義? 有兩種回答:一、
清初高雪君于《易經來注圖解?卷末周易采圖》中列《心易發微伏羲太極之圖》, 圓外所標八卦,即為見于南宋楊甲《六經圖》中的《伏羲八卦圖》)。將這一“陰陽相含之象”圖,“就其中八分之,以為八卦”,就是其書所列《先天畫卦圖》。“正南 純陽,故畫乾”、“東南陽長陰消,畫兌”、“象陽中陰,故畫離”、“東北陽生陰下,畫震”、“西南陰生陽下,畫巽”、“象陰中陽,故畫坎”、“西北陰盛陽衰,畫艮”、“正北純陰,故畫坤”,這里所說“先天畫卦”的方法,是由“就其中八分之”的《心易發微伏羲太極之圖》起始,到“觀變于陰陽而立卦”為止,得出《伏羲八卦圖》的一個過程。
《心易發微伏羲太極之圖》謂離卦:“對過陰在內,白中之黑”,“畫離于東,象陽中有陰”;謂坎卦:“對過陽在內,黑中之白”;“畫坎于西,象陰中有陽也”。顯然,視“白魚”的“黑眼”為離卦中爻,視“黑魚”的“白眼”為坎卦中爻。如此,則圖中離、坎二卦各交互于所八分的區域之內,與其它六卦每卦三爻各占八分之一區域有所不同。清儒胡渭《易圖明辨》就這樣的圖說:“離正東,取西之白中黑點,為二奇含一偶,故云 對過陰在中也”;“坎正西,取東之黑中白點,為二偶含一奇,故云對過陽在中也”。今天看 此圖者,一般皆從胡渭說,認為二個“魚眼”分別為離、坎二卦的中爻。但是,如果我們仔細 看胡渭《易圖明辨》所列明末趙仲全《道學正宗》中的《古太極圖》,則“黑魚”的“白眼”又似離卦上爻,“白魚”的“黑眼”又似坎卦上爻,如此,則八卦每卦三爻各居其 “八分”之一區域之內。
所謂就《心易發微伏羲太極之圖》“先天畫卦”,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邏輯過程?圖中的兩個“魚眼”,究竟是離、坎二卦的什么爻?這就是本文要試圖解決的問題。
如果說《心易發微伏羲太極之圖》與《伏羲八卦圖》二者之間,有著因果關系,我們就須在二圖之間,尋找其中的邏輯推演過程――一個合乎因果關系的推導程式。筆者刻意思索,似有所得。
今列其邏輯推演過程如下:
1.八分《心易發微伏羲太極之圖》, 并變二圓形“魚眼”為近似扇形;
2.取外圓半徑的一半為半徑畫內圓,取外圓半徑的四分之三為半徑畫中圓,并分別變二近似
扇形“魚眼”為內圓八分之一扇形;
3.取震初爻之半塊黑補巽卦初爻之半塊白,取坎中爻之半塊黑補離中爻之半塊白,取艮上爻之
半塊黑補兌上爻之半塊白;
4.抹去圖中的反“S”曲線;
5.變畫圖中“陰爻”和“陽爻”;
6.變圖中“陰爻”和“陽爻”為《易經》陰、陽爻符號,即得《伏羲八卦圖》。
我們從《心易發微伏羲太極之圖》到《伏羲八卦圖》的邏輯推演過程中看到,原來“黑魚”的“白眼”是離卦上爻;“白魚”的“黑眼”是坎卦上爻。也看到,原來《心易發微伏羲太極之圖》竟是由《伏羲八卦圖》演變而來的,只不過有人故意倒著說而已。
二、
一說:在粵語中,“八卦”的本意就是到處說是非、饒舌。娛樂新聞和狗仔隊為了吸引讀者,到處挖掘明星的隱私廣而告之,所以,這樣挖出來的新聞被稱為“八卦新聞”。另一說好象追溯得更遠,更能體現八卦精神:“八卦雜志”的稱號由來是早年香港**書刊發行時,封面上極其清涼養眼的照片會在重點部位加貼八卦圖,類似馬賽克效果,這類報道明星私生活內容的雜志由此得名,“八卦”一詞,甚至從名詞衍生出形容詞和動詞。
為什么要叫八卦呢?
1.易經有言:陰陽生太極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而香港八卦雜志的創辦人,認為世界上紛紛擾擾的小道消息,其中大多是源自于男(陽)女(陰)間的恩怨情仇,好比陰陽衍生出八卦一般,故名八卦......>>
太極八卦各代表什么意思? 用“一”代表陽,用“--”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組成八種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風,兌代表沼澤。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來象征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在《易經》里有詳細的論述。八卦相傳是伏羲所造,后來用于占卜。坊間亦用漢字“三求平未,斗非半米”來記八卦符號。
太極八卦圖說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什么?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相輔,無極而太極!
太極八卦指的什么意思 兩種概念:
1太極:
兩條黑白的“陰陽魚揣。白魚表示為陽,黑魚表示為陰。白魚中間一黑眼睛,黑魚之中一白眼睛,表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之理。
2八卦:
乾卦為天,為父、為剛、為健,應為陽卦;
震卦為雷,為動、為烈、為猛,應為陽卦;
離卦為火,為光明、為熱、為炎、為向上,應為陽卦;
艮卦為山,為止,為實,為沉、為重,應為陽卦。
坤卦為地,為母、為柔、為順,應為陰卦;
兌卦為澤,“澤為澇塘”,為露、為水,為低、為洼,應為陰卦;
坎卦為水,為衰、為柔、為弱、為向下,應為陰卦;
巽卦為風,為卑、為謙,風也為虛、為空、隱無形,應為陰卦。
太極圖是誰發明的,它到底有什么意義? 是北宋周敦頤發明的
太極圖意義 :
黑白二色,
代表陰陽兩方,天地兩部;
黑白兩方的的界限
就是劃分天地陰陽界的人部。
白中黑點
表示陽中有陰,
黑方白點
表示陰中有陽。
太極圖是研究周易學原理的一張重要的圖象。太有至的意思;極有極限之義,就是至于極限,無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極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時空極限,放之則彌六合,卷之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圓周和空間,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無,以上是太極二字的含義。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化合而生萬物。
宇宙有無限大,所以稱為太極,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實質的內容。按易學的觀點,有形的東西來自于無形,所以無極而太極。太極這個實體是健運不息的,即宇宙在運動,動則產生陽氣,動到一定程度,變出現相對靜止,靜則產生陰氣,如此一動一靜,陰陽之氣互為其根,運轉于無窮。
自然界也是如此,陰陽寒暑,四時的生長化收藏,即萬物的生長規律,無不包含陰陽五行。就人部陰陽而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陰陽交合,則化生萬物,萬物按此規律生生不已,故變化無窮。這些內容提出了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三綱領,也就是三才之道,所謂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太極八卦圖有什么特殊含義? 太極八卦圖太極圖就是一個圓,里面畫著陰陽魚;八卦圖是一個正八邊形,每條邊上都有一個特殊的符號有兩條原因妨礙著人們去探討和認識太極八卦圖:一是神秘化觀點,認為太極八卦圖的道理深不可測,非一般人所敢于問津;二是迷信觀點,認為太極八卦圖是卜卦算命的迷信東西,必須嚴加禁止。相傳太極八卦圖,是古代圣人伏羲氏首創,在“五經”的“周易”中,有詳細的記載和說明。古人認為: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這是太極化生八卦的基本理論。它原是屬于哲學范疇的,是樸素的唯物論;但是,后來的一些學者,牽強附會,圖讖預測,宣揚萬物天定的宿命論觀點,使太極八卦摻雜進了唯心主義的內容,涂抹上了迷信的色彩,失去了本來的科學意義。
太極八卦圖是中國古老的文化科學遺產,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文明的結晶。它不但在古代為人民建樹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就是在現代也做出極重大的貢獻。1930年一月美國天文學家湯保發現了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棗冥王星。旋即有人提出,太陽系有沒有第十顆行星呢?由于冥王星發現不久,觀測數據還不精確,預測第十顆行星的努力接連遭到了失敗。當時在法國勤工儉學的只有二十七歲的中國人劉子華,下定決心要別開生面,不依靠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去預測太陽系的第十顆行星。劉子華并不是憑空設想,他發現太陽系的各星體與八卦的卦位,存在著對應關系。他依據這個關系,利用天文參數進行計算,證明出每一對應卦位所屬星體的平均軌道速度和密度均分別為一個密值(如表)。經過反復運算,劉子華終于第一個算出了這第十顆行星的平均軌道運行速度為每秒二公里,密度為每立方厘米0.424克,離太陽的平均距離為74億公里,按照希臘神話命名原則,在冥王星后面的叫做“木王星”。劉子華把自己的預測,寫成了題為“八卦宇宙論與現代天文”的論文,交給了法國巴黎大學,作為考取博士學位的論文。論文獲得了一致的贊賞,1938年正式授予劉子華法國國家博士學位。這是中國科學家在現代運用太極八卦圖,做出的震動世界的偉大貢獻。中國古老的太極八卦圖,對現代科學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是現代電子計算機二進位制的創始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正是在中國的古老的太極八卦圖的啟發和幫助下,才觸動靈機,一舉成功的。
1667年萊布尼茲在法國巴黎參觀博物館,看到了帕斯卡爾的一臺加法機,引起他要創造一臺乘法機的興趣。1701年秋末,正當五十四歲的萊布尼茲為創造乘法機冥思苦索、無路可走的時候,突然間收到了他的法國傳教士朋友從北京寄給他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萊布尼茲從這兩張圖中,受到了很大啟發,他居然發現,八卦是象形文字的雛形,由坤卦經艮、坎、巽、震、離、兌到乾卦,正是由零數到七,這樣八個自然數所組成的完整的二進位制層數形(如下頁表)。八卦中的“一”叫做陽爻,相當于二進制中的“1”,而八卦中的“棗”叫做陰爻,相當于二進制中的“0”。 *** 十卦正是從0到63這六十四個自然數的完整的二進位制數形。在數學中八卦屬于八階矩陣。可見,中國古老的太極八卦圖對電子計算機這門現代科學,是有其歷史性的貢獻的。
1973年戈德伯格提出了生物控制的“陰陽假說”,在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領域里,占有了一定的地位。他恰恰就是受了太極八卦圖的啟發,才提出這一假說的。原來,1957年蘇特蘭德發現了環腺一磷,1963年普賴斯發現了環鳥一磷,二者在生命活動及疾病過程的發生發展中都起著一定的作用。當時戈德伯格從一本朝鮮出版的漢醫學中看到太極八卦圖,從中得到了很大啟發,認為環腺一磷和環鳥一磷,就是體內兩種對立的調節系統,與東方醫......>>
太極八卦什么意思 所謂太極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 (宇宙從無極而太極,太極生陰陽,以至萬物化生)。太極圖:
八卦傳說是由太昊伏羲氏所畫制,是中國文化的基本哲學概念。用“一”代表陽,用“- -”代表陰, 陽陰組合成八個不同的卦相,以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這八個卦相分別是: 乾qián、坤kūn、震zhèn、巽xùn、坎kǎn、離lí、艮gèn、兌duì。八卦圖:
太極八卦圖:
太極拳:
八卦掌:
八卦,見于《周易》,由伏羲創造,用它“作結繩而為網罟”。八卦是一種原始記事與創造應用系統。“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八卦生自太極、兩儀、四象中,“四象生八卦”。
它也是中國古老文化的深奧概念,是一套用三組陰陽組成的形而上的哲學符號。其深邃的哲理解釋自然、社會現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系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八卦成列的基礎是易象,重卦的基礎則在于爻變,“爻在其中矣”便是易道周流的內在動因。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用“一”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這兩種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八卦其實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號。[1]
它在中國文化中與“陰陽五行”一樣用來推演世界空間時間各類事物關系的工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兌代表澤。八卦就像八只無限無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萬事萬物都裝進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變成六十四卦,用來象征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基于當今社會人事物繁多;
八卦:乾qián、坤kūn、震zhèn、巽xùn、坎kǎn、離lí、艮gèn、兌duì。亦稱經卦、單卦、三爻卦、小成之卦,由陽爻yáo“—”、陰爻yáo“- -”排列而成,是由三個爻yáo自下而上排列而成的記號。有的人亦用漢字“三求平未,斗非半米”來記八卦符號。
將兩個單卦上下組合,即為六十四卦中的一卦,稱重卦。
八卦是易學體系的基礎,先秦易學主要是“三易”即夏代的連山(連山易)、商代的歸藏、周代的周易,后世人們熟悉的是周易,它分為易經和易傳。
八卦代表了早期中國的哲學思想,除了占卜、風水之外,影響涉及中醫、武術、音樂、數學等方面。
先天八卦圖通常與太極圖搭配出現。太極和無極代表中國傳統信仰(儒,道)的終極本體“道”。
卦形記憶歌:宋代朱熹的《周易本義》寫了《八卦取象歌》幫人記卦形: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八卦的類型:分為先天八卦、中天八卦、后天八卦。
八卦的五行:只論后天五行:乾、兌為金,坤、艮為土,震、巽為木,坎為水,離為火。
八卦配九宮:有先天配法、后天配法、太乙配法。
起源
關于八卦的起源,主要有三種說法:
1、伏羲畫八卦于卦臺山,后來甘肅天水和河南還有伏羲畫卦臺。卦臺山又名畫卦臺,相傳為伏羲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始畫八卦的地方,處于三陽川西北端,現轄于麥積區渭南鎮。當然,很多現代學者不相信,認為是后人把一些發明托于古名人;另外,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江蘇東部海安縣青墩遺址,1979年出土了八個六爻的數字卦,在遠古那種人口稀少、部落林立、交流工具很差的環境里,文化傳播到遙遠的江蘇東部,需要漫長的過程。根據史料記載,八卦的形成源于河圖和洛書。傳說是伏羲所明的,伏羲氏在天水卦臺山始畫八卦,一畫開天。
2、張政烺的筮數多步演化出八卦論:其文《試釋周初青銅器銘文中的易卦》研究二十世紀出土的一批數字卦,認為先有大量筮數(數字卦),后簡化成幾個筮數,戰國時期再由這些少量的具體數值簡化成(由一、六兩個數字表示的)二元奇偶數符(才有數符化的八卦),戰國末期至秦漢再演化為(后世通用的)抽象的二元陰陽符號(才有陰陽化的八卦),陰陽哲學觀起源很晚。此論與某些古籍的記載矛盾大,影響也大。
3、劉林鷹的天文六卦演化出八卦論:其《易學起源之謎新解》闡述六卦體系論,認為卦產生于天文學家圭測工具的預測活動,初期的卦是六卦體系,沒有坎卦和離卦,后來演化出八卦體系,其重要證據是六卦體系(如三陰三陽)是中醫學的主干性理論,不是八卦能解釋的,而且六卦體系里的月卦等在《歸藏》《易經》有殘跡。其后來的論文《商周數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否定易卦源于筮數論,論證四象性大衍筮法在東周占統治地位之前的數千年,易的卜筮是用六象筮法,復雜的筮數只是六象的用數及其變化等,陰陽六象本質上是六卦,即:六卦生八卦曾是漫長的卜筮歷史,抽象陰陽觀起源非常古遠。
這三種說法所含論證力相對較大,此外有多種看法,如:劉玨1946年提出圭影說,認為八卦源于土圭記錄日影;馮友蘭認為八卦由模仿占卜的龜兆而來,是標準化的“兆”,類似說法還有屈萬里的易卦源于龜卜論;李鏡池認為古人用結繩方法記錄占筮之數,后衍化為八卦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