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過一次就回不了頭 試駕一汽大眾ID.6 CROZZ
2.大眾純電動汽車有哪些
3.中大型純電SUV不到24萬?大眾ID.6 X定價“良心”但有這三大短板
4.大眾純電動汽車有哪幾款
5.2020年值得期待的純電動車盤點,比亞迪漢、大眾ID.系列領銜
6.未來5年大眾的車長啥樣?不像高爾夫也不像朗逸,它們叫ID.
7.玩電動,上汽大眾是認真的。ID.6 X就是最佳答案!
開過一次就回不了頭 試駕一汽大眾ID.6 CROZZ
從全球市場來看,各大車企都在加速它們的電動化布局,不只是造車新勢力,連很多傳統車企都開始把資金、精力投入到新能源產品上。而今天老司機要講的是這臺來自百年傳統車企造出來的純電動車 —— ID.6 CROZZ。像蔚來、理想這些已經成功把自主品牌電動車的價格給做上去了,所以大家就會有一個初印象就是:像大眾這樣的百年車企打造的電動車價格肯定也不便宜。然而實際上,大眾也玩起了價格戰,ID.6 CROZZ的指導價是23.98-33.48萬,而且續航里程已經超過了400、500km,這樣的價格配上這樣的續航,還有大眾品牌的光環加持,聽起來就能給很多造車新勢力造成壓力,那實際表現又是否能給它們造成壓力呢?
ID.系列是大眾MEB電動車平臺誕生的,只生產電動車,不存在“油改電”,而ID.6 CROZZ是一汽大眾第二款純電動車,第一款是ID.4 CROZZ。在目前電動車市場,6/7座純電動SUV屈指可數,“專門研究中國人”的大眾自然看準這片市場的空白。ID.6 CROZZ定位中大型SUV,車身尺寸4891/1848/1679mm,軸距2962mm,不論是看上去還是聽上去已經是很多人口中的“大車”了。
ID.6 CROZZ目前推出2+2+2的六座版和2+3+2的七座版車型,老司機試駕的這臺是7座車型。后排地板幾乎純平的布局,能讓后排乘客擁有更舒展的坐姿體驗。第二排座椅可以手動調節前后,調節到一個比較舒適的位置,第三排空間也比較局限,成年人久坐的話還不算舒適。
幸好進入第三排的開口還是比較寬敞,能做到輕松上下車,不然肯定是要被吐槽的。所以我覺得對于大部分車主來說,把二排中間座椅以及第三排應該都放倒,是日常用車最舒適的狀態。
作為一輛電動車,續航能力是消費者看重的一項參數,ID.6 CROZZ提供單電機后輪驅動與雙電機四輪驅動兩種版本,老司機試駕的這臺是長續航PRO版,最大馬力為204匹,最大扭矩310牛·米,NEDC續航里程為565km,匹配了84.8kWh的電池組。這樣的續航其實跟普通燃油車的續航差不多,如果家里停車場有充電樁的話,其實就不會有什么續航焦慮了。
而駕駛感受方面,我覺得如果只談加速的話沒啥意義,因為電動機的特性本身就是動力響應直接,零百加速和推背感是一件相對燃油車來說更從容的事,所以衡量一臺電動車好不好開,不應該只是從加速來評判,而應該從駕駛者和乘客的感受來評判。比如松掉“電門”時滑行的拖拽感,也就是動能回收是否線性這就很重要了,因為包括老司機在內,很多朋友坐電動車會暈車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對動能回收力度的變化比較敏感。
ID.6 CROZZ設有兩個擋位,分別是D擋和B擋,其中D擋的動能回收力度比較小,幾乎沒有啥“拖拽感”,整個過程很線性,體感不會有明顯的變化,開起來像在開燃油車一樣。而B擋強動能回收擋位,拖拽感很強,駕駛者自己有預想還好,乘客的話沒有心理準備的話,乘坐感受不會太好。當然,在你沒電的時候乘坐感受已經不重要了,強制保電開到充電站才是王道。
而舒適性方面,它的隔音做得特別好,尤其在高速巡航階段,跟雷克薩斯簡直有得一拼,那感覺就像你沒關車窗時你媽在外面嘮叨你什么時候結婚,關上車窗后你看著你媽的嘴形像在說唱,應該就能感受到它的隔音效果如何了吧?開過以后再開回我自己的本田SUV,簡直就是回不了頭,那隔音和平順性是真香!
底盤濾震其實對小震動處理的不是很好,包括大沖擊后的余震略微明顯一些,但是整體感很強,不會感覺到松散,傳統大廠在底盤方面的功力還是有的。
自動駕駛方面,ID.6CROZZ擁有L2+級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包含30多項主動安全技術及裝備,可支持0-160km/h的“全速域”駕駛輔助功能。而實際體驗中,車輛在修正方向盤的時候總是壓線后才修正的,這一點希望以后能有所改善。但也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技術不成熟,因為這個和車輛底層的電子電器架構也有一定關系,因為大眾是傳統車企,和供應商的關系錯綜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改變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交給時間吧。
至于外觀和內飾方面,這臺車的設計既不浮夸也不落伍,兼顧了實用與科技,值得贊揚的就是車上有很多TYPE-C接口以及不錯的儲物空間,而槽點就是調節空調風量要進入二級菜單,這也是很多造車新勢力的“通病”了。
老司機總結:如果追求潮流科技,選擇蔚來、理想、小鵬沒有什么問題,但你必須承擔激進技術帶來的不確定性。而如果你追求的是可靠穩定,ID.6CROZZ可以出現在你的購車列表里面,畢竟傳統車企這么多年的積累也不是吹出來的,重點是它作為一輛中大型SUV,價格真的還挺OK的。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快上車Go,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大眾純電動汽車有哪些
距離上海車展僅有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了,各大產商更是在這段時間里積極地準備其準備上市或者發布的新車,因此編者挑選了四臺備受關注的純電動車型來給大家盤點解讀一下。01
奧迪Q4 e-tron
早在2019年的日內瓦車展上,奧迪就推出了Q4 e-tron概念車,該車基于大眾MEB平臺進行打造,定位于純電動緊湊型SUV。近日奧迪官方宣布該車正式開始投產,并將在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正式亮相。
新車的前格柵為封閉式設計,在其前包圍兩側有尺寸非常大的進氣口,這一設計能更好地給剎車提供散熱。前大燈也采用極具科技感的LED矩陣式大燈燈組設計,車尾處也有貫穿式LED尾燈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Q4 e-tron對于內飾也進行了全面的升級,新車將采用全液晶儀表盤,并配備科技感十足的四幅式方向盤。該車將采用前后雙電機的布局,輸出功率降達225KW,最大扭矩為460牛米,其續航里程或將超過500KM。
02
一汽大眾ID.6 CROZZ
在上汽大眾宣布將在上海車展上發布新車ID.6 X的消息后,作為其姊妹車型的一汽大眾ID.6 CROZZ也按捺不住,曝光了ID.6 CROZZ的申報圖,為了與其姊妹車型ID.6 X區別開來,將基于其外觀設計上作出一些小調整。
ID.6 CROZZ基于MEB平臺進行打造,定位于中大型純電動SUV,采用3排7座式的布局。在車頭與車側部分,ID.6 CROZZ與其姊妹車型的區別其實并不是很大,都采用ID家族式的設計語言。但在車尾部分是區分兩款ID.6最為明顯的地方,ID.6 CROZZ在尾燈下方沒有明顯的黑色區域,同時后保險杠部分也加裝了辨識度極高的裝飾條,讓整體顯得更為簡潔。
值得一提的是,ID.6 CROZZ的尺寸為4891/1848/1679mm,比ID.6 X要稍微長一些。至于動力方面,ID.6 CROZZ將搭載單電機,其最大功率為204馬力,將采用后驅形式,當然了作為一款中大型SUV,前后雙電機版本在未來也將會配備上。
03
豐田全新純電動SUV
近日,海外媒體曝光了一張豐田全新純電動SUV的渲染圖,該車和斯巴魯的Evoltis一樣,都基于豐田的e-TNGA純電動平臺進行打造,據悉該車的代號將命名為BZ3,并將于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全球首發。
從渲染圖來看,豐田這款純電動SUV的設計非常前衛,前臉部分并沒有設計進氣格柵,取而代之的是封閉式的形狀,兩側的日間行車燈造型十分犀利,大大增強了該車的視覺沖擊力,營造出高科技的氛圍。
至于動力部分,外媒預測該車將搭載容量最大為100kWh的電池組,可實現的最大續航里程為599公里,據悉該車在未來或將作為豐田的一款主打中低端市場的純電動SUV,價格預估與榮放相差不大都將在二十萬左右。
04
領克ZERO
領克作為自主品牌中的后起之秀,無論是其性能車還是家用車的口碑都非常不錯。早在上一年的北京車展上,領克官方發布了旗下首款純電動車Zero概念車,該車基于全新SEA浩瀚平臺進行打造,并將于上海車展進行預售,有望于年內正式上市。
領克ZERO的造型設計采用了家族式的設計語言,車頭的分體式大燈極具辨識度,在車尾部分更是采用了當下流行的連體尾燈造型,不僅如此,該車還將配備無框感應電動尾門、可自動調節的空氣懸掛等等。
在內飾方面,新車更是采用全新的設計語言以及更為豪華的用料,并在此基礎上加入數字化智能化的元素,來營造出高科技感。值得一提的是,該車將配備110kWh的電池組,在NEDC下的續航里程更是超過700km。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合車社,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中大型純電SUV不到24萬?大眾ID.6 X定價“良心”但有這三大短板
大眾純電動車:大眾高爾夫“e-GOLF”和朗逸Plus“e-朗逸”。根據大眾汽車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布局,大眾汽車計劃到2025年,大眾汽車銷售的所有新車中約有四分之一為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響應該是向純電動汽車過渡的車型,這將是目前大眾汽車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力軍。到2030年,奧迪ag的整車陣容將全面電氣化。E-Golf是高爾夫的純電動版,配備了最大功率136馬力、峰值扭矩290牛·米的驅動電機,以及35.8千瓦時的鋰離子電池組,綜合工作里程255公里。使用40kWDC充電樁,40分鐘即可充滿80%的電量。朗逸plus純電動車配備了類似大眾e-Golf的動力系統。
朗逸PLUS純電動車的尾部是“e-LAVIDA”。新車外觀與新款朗逸PLUS基本一致,充電口位于車輛燃油版。新車將于2019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
大眾插電式混動車型全部由現款燃油車型升級而來,除了大眾旗艦SUV途銳出自MLBEvo平臺之外,其余車型基本都出自大眾MQB平臺。出自MQB平臺的大眾PHEV車型,均搭載了完全一致的動力系統,這套混合動力系統由大眾經典的EA2111.4TSI發動機和一臺85千瓦的電機組成,綜合最大功率為155kW,峰值扭矩400Nm。
百萬購車補貼
大眾純電動汽車有哪幾款
近日,第二款誕生于MEB平臺的純電動SUV——上汽大眾ID.6 X正式上市,售價23.98-33.58萬元。新車搭載了63.2kWh以及83.4kWh兩種規格的三元鋰電池,其綜合續航達到436/588/510km。
這個定價可以說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目前合資品牌的電動車往往都要比同級別的燃油車貴上不少,比如豐田CH-R的定價在14-19萬左右的區間,而CH-R EV直接提升到了22-25萬。同時大眾ID.6 X的定價對比自家同級別的途昂29.2-37.2萬元要便宜了6萬塊錢,比緊湊型的ID.4 X只“貴”了4萬塊錢,要知道途昂比途觀L的定價高了8萬,可以說大眾這次ID.6 X的定價還是比較務實的。
同時目前20-40價位里還沒有一款6/7座的純電SUV,ID.6 X很明顯是要搶燃油車的飯碗。考慮到免購置稅、送綠牌、后期使用成本等優勢,對比福特銳界Plus(23-31萬)、漢蘭達(28-37萬)等車型還是非常有優勢的,可以說對二孩、三孩的家庭來說非常有吸引力。不過在仔細分析后會發現,ID.6 X依然有三處比較明顯的短板,看完這些再考慮是否購入手中吧。
第三排依然比較雞肋
不同于一些“油改電”車型,ID.6 X出自大眾花了近500億研發的MEB純電平臺,因此在空間利用上要更好,其車身尺寸也達到了4876/1848/1680mm,軸距更是達到了2965mm。不過其第三排的實際體驗依然和大部分7座燃油SUV一樣是“小板凳”,在第二排座椅調到最前方,第三排依然只有3指的余量,頭部也是比較壓抑,1米75的成年男性僅有一掌的余量,并且第三排地臺還是一個“小斜坡”,后面會更高一些,可以說對成年人只是應急。
具體來看ID.6 X雖然沒有排氣、油箱這些結構,但作為后置電機或前后雙電機的結構一定程度侵襲了第三排的空間,另外較厚的電池包占據了車內的頭部空間,因此對于那些經常要坐6、7個成年人的用戶來說,ID.6 X并不是那么推薦。不過值得好評的是其后面兩排座椅都支持比例放倒,并且放倒后能到一個非常平整的空間,還是比較實用的。
主力車型只有7座,要買6座得上頂配
雖然現在7座車已經開始享受5/6座車一樣的免檢政策,但隨著 汽車 消費的逐步成熟,大家發現6座車要比7座車“香”多了,李想在2021款理想ONE的發布會上表示2020款的車型90%以上的消費者都選擇了6座(6、7座價格一樣),因此2021款的理想ONE直接砍掉了7座,只保留6座車型。
道理也不難理解,首先7座車第三排的上下實在太不方便了,用過的都懂,另外第二排兩個獨立的座椅也能享受到接近MPV“老板座”的體驗。但大眾ID.6 X只在33.58萬元的四驅頂配上配備,這點惱火了不少想要買車的消費者。
大眾ID.6 X共有5款配置,入門車型436km的續航有些不夠,頂配四驅33.58萬元的價格(比中間的長續航版貴了5.7-7.1萬元)注定也只是少部分人選擇,ID.6 X的主力,預計超過80%的消費者都會選擇中間三個長續航的版本,其最大功率達到204馬力,最大扭矩達310牛·米,和目前主流的2.0T發動機相當,再加上電機驅動中低速的加速優勢,絕對是夠用的,588公里的續航才是最關鍵的。在絕對的主力車型上缺席了6座,可以說是這次上汽大眾一次重大的決策失誤,要知道不久前上市的福特領裕(17-22萬)6座車型只比5座貴了4千,17萬多就能選擇6座車型了。
內飾保守,智能化體驗不足
在特斯拉以及一眾造車新勢力的帶動下,消費者已經習慣了車內必須要有“大屏”,同時必須要有明顯超出燃油車的智能化體驗,必須要有一些炫酷的功能,可惜這些都沒能在大眾ID系列上看到。
大眾ID.6 X的車內搭載了一塊5.3寸的儀表盤以及一塊12寸的中控屏,不用說跟特斯拉Model Y 15寸以及比亞迪唐15.6英寸的屏幕比,現在很多燃油車都用上了雙12.3英寸的雙連屏,況且比亞迪秦Plus DM-i的“mini儀表盤”直接被噴到最終不得不妥協換方案。
另外據第一批大眾ID.4系列的用戶吐槽,卡頓、死機、BUG、連不上網等都有出現,其功能也和燃油車差別不大,并沒有想象中電動車的智能化體驗,這里只能說大眾MEB平臺在這方面只是沿襲了MQB的思路,非常保守平庸的打法未免有些令人失望。不止是大眾,豐田、本田、奔馳、寶馬等傳統大車企在這方面都干不過先天就具備互聯網基因的造車新勢力。
寫在最后:
大眾在中國的首款MEB誕生的純電動車ID.4 X上市上市以來的銷量和聲量還是遠不如預期,3月開始交付,4月、5月的銷量分別只有922輛、787輛,和上汽大眾預期的年底到達月銷7000輛以上還有非常大的差距。
而大眾ID.6 X這次的定價還算比較務實,如果能接受第三排“小板凳”、主力車型沒有6座以及車內屏幕不大,智能化體驗平庸這三處短板的話,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的,畢竟同級別的燃油車這三個方面做得好的也不多。
2020年值得期待的純電動車盤點,比亞迪漢、大眾ID.系列領銜
太平洋汽車網大眾旗下的純電動汽車有寶來,高爾夫,朗逸,高爾夫新能源四款。寶來:純電動版的優點是空余地大,燃油版的實用性高。大眾有幾款純電動汽車?如今汽車工業越來越成熟,汽車的選擇也更豐富,堅信不少想買車的人也患上了“選擇恐懼癥”,關于大眾有幾款純電動汽車,據我們平臺收集的數據統計,我們推薦以下幾款不錯的車型。
1、ID.4X官方指導價:19.99-27.83萬(獲取底價)級別:緊湊型SUVID.4X和ID.4CROZZ是姐妹車型,它們分布布置在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旗下,這也是大眾玩爛了的雙車戰略,畢竟大眾基本上國產的許多產品都使用了雙戰略車型戰術。ID.4X和ID.4CROZZ沒有什么不同,只有一些細節上會有所差異,不過車身長度和高度上ID.4X會更具優勢。至于要購買哪款車型?那還是看你自己喜歡咯。
2、ID.6X官方指導價:23.99-33.59萬(獲取底價)級別:中大型SUVID.6X是上汽大眾一款全新的中大型純電SUV,除了擁有充滿未來設計美學的光影輪廓造型姿態、炫光星空前臉、光塑立體車尾之外,同時具備動力線性、轉彎半徑小、做工質感好、配置高等優勢。在空間上,有著7座、6座可供車主自由選擇,同時前兩排座椅乘坐舒適性高。不過,ID.6X的短板就是它的第三排,其坐墊高度較低,對腿部支撐不佳,同時頭部空間較為一般,不適合長時間乘坐。
3、ID.4CROZZ官方指導價:19.99-28.53萬(獲取底價)級別:緊湊型SUV大眾ID.4CROZZ是一款誕生于大眾全新的MEB純電平臺的車型,并非是一款油改電的純電動車。ID.4CROZZ的整體調教偏向舒適、穩重,現在很多電動車都在追求極致的加速表現,而ID.4CROZZ并非如此,相信很多人坐電動車都會對急加速急減速感到不舒服,但是坐上ID.4CROZZ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它的動力來得很柔和,動力回收也不會讓人感到難受,開上它你會感覺和開燃油車差不多,不過就是少了發動機的轟鳴聲,多了加速時的電流聲。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未來5年大眾的車長啥樣?不像高爾夫也不像朗逸,它們叫ID.
中國人習慣過春節,如果說之前公歷2019年到2020年的過渡稍顯“平淡”,那么在經歷了疫情以及鼠年的到來后,則令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21世紀20年代初始的“不平凡”。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與此同時,再伴隨著“新四化”浪潮的進一步深入以及新能源技術的大力發展,今年同樣是汽車行業新老更迭的重要時期。而今天,湃客就帶大家來看看,在2020年內都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能源車。
比亞迪漢定位于旗艦級中型轎車,或將在今年6月完成上市。在今年1月9日,比亞迪官方便正式發布了漢EV和漢DM車型的官圖,隨后關于新車的工信部申報信息也被曝光。
外觀方面,兩款新車在前臉部分均采用扁平化處理。但略有不同的是,漢EV采用的是類似于比亞迪e-SEED?GT的設計,整體更具運動屬性。而漢DM則采用經典的Dragon?Face前臉設計,整體造型更為規整與大氣。
車身側面,兩車均配備有隱藏式門把手;并且腰線也較為凌厲與硬朗,后輪拱上方的凸起也令其更具力量感。尾部方面,貫穿式尾燈組在新車上得以采用,并且還加入了氣動分離設計。凡此種種,都使得比亞迪漢的風阻系數低至0.233Cd,表現較為出色。
車身尺寸部分,新車定位于中大型轎車,長寬高分別為4980/1910/1495mm,軸距為2920mm。來到車內,比亞迪漢EV的內飾則整體為簡約取向,中控臺層次分明。雙幅式方向盤與中控大屏的設計尤為吸睛。
動力方面,比亞迪漢EV將提供單電機兩驅和雙電機四驅車型可選。其中單電機車型最大功率為222馬力,雙電機四驅車型前/后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222馬力和272馬力。此外,比亞迪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刀片電池”(磷酸鐵鋰電池)也將應用在漢身上。
在去年年底的2019蔚來日(NIO?Day?2019)活動中,蔚來EC6正式發布。新車是蔚來繼ES8和ES6車型之后的第三款量產車型,其定位于中型純電動轎跑SUV。此外,蔚來EC6預計將在今年7月公布價格和配置,9月份開啟交付。
EC6在外觀方面繼承了蔚來的家族化設計理念,可視作蔚來ES6的Coupe車型。新車溜背式的車身線條使其擁有轎跑般的車身姿態,風阻系數低至0.27Cd。此外,新車還配備有全景天幕,一體化的穹頂式玻璃車頂面積達2.1平方米,為車內提供了開闊的空間感與通透感。由于采用了轎跑的設計,EC6的車尾相比ES6更為年輕與動感,并且依舊敦實、耐看。
動力部分,蔚來EC6提供運動版與性能版兩種形式供選擇。性能版搭載前160千瓦高效率永磁電機,后240千瓦高性能感應電機,百公里加速僅為4.7秒。運動版搭載雙160千瓦永磁電機,百公里加速僅為5.6秒。此外,除了70kWh的電池組外,蔚來EC6還可選裝100kWh的電池包,這就使得性能版車型擁有615公里的NEDC續航表現。
縱觀當下國內車市,轎跑SUV則屬于新興且“熱門”的細分領域,各大車企都紛紛涉足。但從終端表現來看,則有些不盡人意。從蔚來的市場表現來看,ES6占據著較大的銷量比重;此次蔚來EC6的到來,則可以看作是對于ES6的補充,并不會擔任走量的重任。而對于湃客而言,遲遲沒有“音訊”的蔚來轎車則令我更為期待,不知道蔚來在今年會不會給我們大家一個驚喜。
1月7日,特斯拉Model?3國產車型正式對外交付,至此便引起了大伙兒的廣泛討論。與此同時,當天也是國產Model?Y的項目啟動儀式。關于這款全新SUV的交付情況以及國產化進程,則引起了湃客的關注。而近日,特斯拉官方也對于Model?Y的預估國內售價進行了一定的上調。
特斯拉Model?Y定位于中型純電動SUV,其外觀設計與Model?3存在較高的相似性;整體車身尺寸更大,造型也更顯敦實。此外,Model?Y還可以選裝第三排座椅,如此便可獲得2+3+2布局的7人乘坐空間。
根據續航來看,Model?Y?則分為370km(標準續航)、480km(長續航)、450km(雙電機、性能版)3個版本,各版本0-96km/h的加速成績分別為?5.9s(標準續航)、5.5s(長續航)、4.8s(雙電機全驅)以及3.5s(性能版)。
而近日,國外還有消息稱性能版特斯拉Model?Y將會在今年2月份交付,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將會在3到4月份交付,而7座版本將會在5月份交付。如果確實如此,那么Model?Y的交付時間將比原計劃的今年年中要大幅提前。
此外,特斯拉的相關供應商也被告知需要提前6個月交付Model?Y的相關零部件。再考慮到Model?3的量產交付以及國產化的進度,Model?Y或許將比預計要快得多地來到我們身邊。
在遇見新大眾品牌體驗活動中,大眾汽車ID.系列的首款量產車型ID.3首次于國內亮相,其也將由上汽大眾進行國產。ID.3采用大眾家族MEB純電動模塊化平臺打造,定位于純電動緊湊型兩廂車。外觀部分,新車的整個前臉采用圓潤、平滑的設計理念,而車側與尾部則略顯凌厲。作為ID.家族系列中的首款量產車型,新車還采用大眾全新的LOGO標識。
近日從外媒獲悉,大眾的首款緊湊型純電動SUV?ID.4也將于4月份的紐約車展期間正式亮相。而在去年的遇見新大眾品牌活動中,除了ID.3,大眾還發布了一款進行偽裝過的純電動緊湊型SUV?ID.初見。新車造型輪廓與ID.4非常接近,因此不少人也推測其就是ID.4的國產版本。
為了積極應對汽車行業的更新與升級,很多傳統車企也大力推行純電動車型。而大眾的MEB純電動模塊化平臺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ID.系列正式問世后,將會給大眾在新能源車領域指明一定的方向。未來,大眾在華將重點依托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兩個合作伙伴,安亭新工廠和佛山兩座工廠總年產能將達到60萬輛。
小鵬P7是小鵬汽車的第二款量產車型,其定位中型純電動轎車,新車有望在今年第二季度上市。外觀方面,小鵬P7采用了名為“星際”的全新設計語言。新車車頭為扁平化設計,搭配分體式大燈和貫穿式的前燈組帶,令整個前臉頗具辨識度與未來感。
車身側面線條流暢且動感,門把手也均為隱藏式設計;尾部造型平直且簡約,尾燈組同樣采用分體式設計。與此同時,溜背式的車身設計則使得該車的視覺重心后移,增強了整車的運動氣息。車身尺寸方面,小鵬P7的長度達4900mm,軸距則達到3000mm。
動力部分,小鵬P7則提供后驅長續航版、后驅超長續航版以及四驅高性能版3種動力版本。后驅長續航版以及后驅超長續航版都在后軸上搭載了一臺最大功率為196kW(267Ps),最大扭矩為390N·m的永磁同步電機,兩車0-100km/h的加速時間均為6.7秒。前者的NEDC工況續航為550+km,而后者的NEDC工況續航里程則能夠達到650+km。
四驅高性能版本的車型除了在后軸上搭載電機外,前軸還搭載一臺最大功率為120kW(163Ps),最大扭矩265N·m的電機,系統綜合最大功率為316kW(430Ps),最大扭矩為660N·m,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4.3s。
作為造車新勢力,威馬憑借著較為親民的售價以及均衡的產品品質,收獲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目前,品牌旗下在售車型則有EX5與EX6這兩款SUV車型,而其首款轎車也將于今年年內亮相。
據威馬汽車的官方消息透露,“7系轎車”將基于全新轎車平臺開發,并且定位于中型純電轎車。其概念版車型將在2020年的北京車展期間亮相,而量產版車型則計劃于2021年上半年上市并交付。
智能化方面,威馬“7系轎車”將量產落地L3級自動駕駛輔助技術,此外還包括適配5G技術的Living?Engine?3.0系統及智能座艙。動力部分,新車的NEDC綜合續航將超過700公里;并且根據此前公布的消息來看,新車還支持大功率快充,30分鐘便可將電由30%充至80%。
以上便是湃客挑選出的2020年值得期待的純電動車。在這其中,無論是自主品牌、合資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有所涉及。綜合而言,比亞迪漢EV、小鵬P7以及威馬“7系轎車”的推出則可以看出自主品牌或是造車新勢力在新能源轎車領域內的更多嘗試。而特斯拉Model?Y以及大眾ID.系列的不斷推進,也對本土車企造成了較大的挑戰。那么,在上述車型中,作為消費者的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玩電動,上汽大眾是認真的。ID.6 X就是最佳答案!
大眾在電動化上的轉型速度上,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如果你深入了解這家千萬級車企的新布局,一定會為如此靈巧的“大象轉身”感到驚嘆。從專為電動汽車產品打造的MEB平臺,到全新的電動汽車工廠,大眾在兩三年內,迅速建立起了全新的產品研發、生產體系,迅速的布局動作,也為這家巨型車企在新能源時代的發展埋下了伏筆。基于扎實的基底,大眾曾在2019年雄赳赳地宣布:將會在2020-2024年之間投入600億歐元發力智能電動化,并希望在2029年之前,推出75款純電動車型,計劃全球累計銷售2600萬輛純電動車型。
而在龐大的中國市場,大眾將在2023年底前投放8款基于全新純電平臺MEB打造的ID.系列車型。
也就是說,未來你在大街上見到的大眾汽車,可能不再是高爾夫、朗逸等現有車型,而是一群名叫ID.的新車。
ID.3
新能源時代的“高爾夫”
ID.系列的首發車型名叫ID.3,于去年9月正式發布。而這臺車,也被業界譽為大眾在新能源時代的“高爾夫”。有意思的是,第八代高爾夫原本定于去年9月發布,但為了給ID.3讓路,不得不將排期后移到了10月份。由此可見,在大眾高層的心目中,ID.3的分量非同一般。
不過之前由于軟件的問題,ID.3遲遲沒有推向市場,但隨著問題的解決。?大眾ID.3在歐洲市場嶄露頭角。在發售兩個月后,ID.3于10月份迅速實現月銷過萬的佳績,拿下了歐洲純電銷量冠軍的位置,而此前長時間霸占這一位置的特斯拉Model?3則直接跌出了前十。
目前,大眾正努力打造“世界最大的零排放汽車制造商”,基于這一目標來看,大眾ID.3電動車將成為承載集團未來發展的重要車型之一。而作為首款以MEB平臺打造而來,且擁有全新命名的新車,ID.3被寄予的希望可想而知,它或許就是大眾未來的圖騰。
ID.4
中國市場的電動“先鋒官”
ID.4其實是一個系列,它來到中國,被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分別國產,名字也有了變化,一汽-大眾的叫ID.4?CROZZ,而上汽大眾的叫ID.4?X,二者在設計上有一些區別,但產品本質保持了高度一致。與此同時,ID.4也是大眾品牌在國內的首款MEB車型,至于為什么是ID.4而不是ID.3,我想中國消費者對于SUV的偏愛可以解釋這一點。
值得一提的是,兩款ID.4都擁有2765mm的軸距,所以車內空間十分寬敞,全景玻璃車頂讓車內更加通透。內飾所運用的色彩和材料極具現代感,懸浮式的儀表盤與中控臺采用獨立式的設計,體現出極簡風格。而根據電池容量的不同,ID.4的續航里程能夠達到400至550公里(NEDC)。
至于價格,大眾官方表示,兩款車型均可以在25萬內買到555km續航版本的車型。毫無疑問,這個價格、這種配置標準的ID.4,無論是對特斯拉,還是國內的造車新勢力,都是一種沖擊。
ID.4?GTX
ID.4的轎跑版,類似于途觀X
大眾或將于明年推出大眾ID.4的雙電機版車型,新車雖為高性能跨界車型,但將主打純電動緊湊型SUV市場。外觀方面,從此前曝光的渲染圖來看,新車將采用轎跑車和SUV相結合的跨界設計風格,預計其車身尺寸將與大眾ID.4相似。通過此前曝光的諜照可以看出,新車還將擁有大尺寸的輪轂和動感的車身設計,整體造型設計更偏年輕化。
關于命名,大眾ID.4?GTX版車名結尾處的“GTX”后綴與高爾夫的GTI相似,在大眾旗下的純電動產品中,”GTX”同樣意味著高性能版本車型,而其中的“X”則代表全輪驅動。動力部分,猜測新車可能會搭載前后雙電機,總功率預計在235或330kW之間。
這款運動性更強的ID.4?GTX可能會在2021年亮相,因為它和現有型相比差異不大。但毋庸置疑,它的成本會更高一些,因為所有的轎跑SUV都要比所基于的普通版本貴一些。
ID.Vizzion(或命名為ID.5)
類似帕薩特/邁騰,成為大眾電動轎車旗艦
ID.Vizzion被視為帕薩特/邁騰的純電版本,從ID.Vizzion概念車來看,新車采用了對開門+隱藏式門把手設計,并采用了銀/紅雙色車身,盡顯檔次感。此外,新車采用了純電動車慣用的低風阻樣式輪轂。據了解,新車將配備L5級自動駕駛技術,從展車上不配備方向盤等這一點就可見其犀利之處。
至于量產版車型的動力單元,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消息,大眾的高層稱暫時還沒有想到應該把什么動力總成放入ID.Vizzion,因為它是新能源轎車的旗艦產品,需要好好考慮。
ID.Roomzz(ID.6)
主打7座和大空間,類似于途昂
ID.Roomzz定位中大型7座純電動SUV,它與短軸的ID.Buzz?MPV/van共享MEB平臺打造。得益于將電池置于車輛底盤,這款概念車所采用的MEB平臺能夠帶來寬敞的車內空間,不僅使全新的座椅布局成為可能,還讓這款SUV變成了移動的休息室。ID.Roomzz搭載4?MOTION四驅系統。得益于總功率為225千瓦的強勁電機,這款車型的0至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僅為6.6秒。
續航方面,ID?Roomzz配備了82kWh的電池組,續航里程達475公里(NEDC)。自動駕駛方面,大眾希望為ID?Roomzz升級L4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目前顯然還無法達到)。在切換到“ID?Pilot”模式時,ID?Roomzz將允許前排乘客將座椅內旋25度,以方便前后排乘客的交流。
ID.Buzz(ID.7)
代替威然等MPV車型
MPV車款受到SUV運動休旅熱潮的擠壓,市場銷售表現早已大不如前,但MPV的特色是車內空間大、實用性高、非常適合家庭使用。因此大眾認為MPV并不會完全被SUV終結,而是需要嶄新的想法與設計來提振市場吸引力,而ID.Buzz顯然就是大眾所提出的解決方案。
ID.Buzz以及其衍生品目前也正在開發之中,其量產版車型將提供兩種軸距和電池容量,分別為48kWh-111kWh,后者可提供約342英里(550公里)的續航。更重要的是,復古的造型,讓ID.Buzz看起來萌意十足,即便是不走量,也能為大眾吸引不少關注的目光。
ID·Ruggdzz(或命名為ID.8)
主打越野,強調個性化的SUV產品
ID.?Ruggdzz作為硬派越野SUV將主要與奔馳EQB競爭,相對于以往的城市大眾,造型上將有截然不同的設計風格,更偏向硬派SUV,整體輪廓或偏向方正設計,車身線條以直線為主,而擋風玻璃角度也更為直立。另外,新車的采用了一種使C柱看起來像是半透明的設計,這都歸功于大眾研發了新的小玻璃面板材質。
由于車型偏向硬派的設計,因此新車還會加入車頂聚光燈、防護架以及較高的車身高度。而布局方面,新車目前已經提交了五座版和長軸七座版設計,其中后者將主要針對北美和中國市場客戶。據悉,新車將采用與其他大眾ID車型相同的MEB平臺,動力上會配備兩臺用于全輪驅動的電動機。此外,大眾ID·Ruggdzz最早可能在2023年投入生產。
ID.?Entry(ID.1)
類似于Polo,主打入門級轎車市場
ID.?Entry(ID.1)是一款小型電動車,它最早出現在大眾2019年送給海外媒體的圣誕賀卡上,以草圖的形式預告了ID.系列入門車型。該車在大眾內部命名為ID?Entry,并采用掀背式設計,預計在2020年下半年以概念車的身份亮相。
大眾高層曾透露ID?Entry的續航里程可達到130至150英里(約為209至241公里)。該車的使用場景為日常的通勤,在較短的距離內進行駕駛,平均通勤距離不到25公里。“我們希望它將作為第二或第三輛家庭用車。”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近幾年,純電動汽車市場發展迅速,用戶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然而,縱觀整個純電動車市場,其產品多集中在緊湊級和A0級領域,鮮少涉入中大型SUV市場。目前,中大型純電動SUV市場在售的車型僅有蔚來ES8、高合HiPhi X、奧迪e-tron和特斯拉Model X,且這幾款車型都走高端豪華路線,售價最低也近50萬元,很多消費者可望而不可。不過,身為攪局者的上汽大眾繼推出親民純電SUV ID.4 X后,在今年上海車展上又推出了純電中大型SUV ID.6 X,初見版售價在30萬元以內,大幅拉低了中大型純電SUV的入門門檻。近日,小編有幸在蘇州參與試駕了該車型,近距離解密TA的產品魅力。
外觀方面,ID.6 X延續了ID家族極具顛覆性的設計理念,前后發光的logo和貫穿式燈帶,以及IQ.Light LED矩陣式智能大燈等設計,與ID.4 X的風格保持一致,整體非常新穎、耐看。細節上,由于頭尾燈燈帶比ID.4 X多了一條,再加上更大尺寸的大燈和前保險杠造型,讓ID.6 X看起來非常大氣,也符合其中大型SUV的定位。除此之外,為了保證第三排的乘坐空間,其車尾的設計更加垂直,再加上全新的后保險杠設計,讓ID.6 X更顯穩重。
車身側面,基于短前后懸和長軸距的設計,讓整車看起來更加修長。巧妙的鍍鉻裝飾點綴和優雅的曲線,將車身視覺效果橫向切割成多個獨立區域,進一步豐富了車身的層次感。值得一提的是,ID.6 X雖然也使用了時下流行的隱藏式門把手,但其采用半隱藏式設計,在保留原機械功能的基礎上,集成了觸動開關,避免了極端情況下車輛沒電無法打開車門,這也是上汽大眾作為傳統車企以用戶為中心的重要體現。
來到車內,新車整體布局和設計與ID.4 X基本一致,用料、裝飾和做工也保持了大眾一貫的水準。細節上,車內配備了5.3英寸液晶儀表盤和12英寸懸浮式中控屏,由于車內按鍵都采用觸摸式設計,旋鈕式換擋機構也被設計在儀表盤右側,看上去非常簡潔、清爽。再加上按鍵、觸碰、手勢、語音多種人性多元交互方式和ID. Light互動光語、30色分層可選的光語炫彩氛圍燈,帶來了十足未來科技感,實在太對年輕人的口味了。
基于MEB平臺打造的上汽大眾ID.6 X,在智能化領域的看點依舊吸睛。智能車機方面,新車基于上汽大眾云服務平臺,集成互聯網優質資源,擁有在線語音識別、智慧導航、智選充電、遠程控車、在線音樂、在線電臺、應用商店,以及包含智能家居、智慧停車、組隊出行等功能在內的智趣出行,以智能化打通人、車、生活。另外,AR-HUD增強現實抬頭顯示的加入,可將行車信息及路況導航信息投射在前擋風玻璃,再加上出色的動畫效果,進一步增強行車的科技感。
智能駕駛方面,ID.6 X搭載了IQ. Drive智慧駕駛輔助系統,該系統包含前部安全輔助系統、變道輔助系統、車道保持系統、交通標志識別、疲勞監測、后部交通穿行提醒、鳥瞰式可視泊車輔助和ACC自適應巡航,支持方向盤脫手檢測及帶Stop&Go自動跟車啟停,可實現L2級駕駛輔助功能。需要注意的是,與同級銷量巨頭Model Y相比,ID.6 X的自動駕駛輔助配置性能與之基本持平。
駕乘空間方面,ID.6 X提供六座和七座兩種座椅布局,座椅的真皮材質無論視覺效果還是觸感,都非常出色,再加上縫線+打孔的精致工藝,以及座椅記憶、電動腰托、加熱通風和氣動按摩等功能,進一步提升了乘坐體驗。
雖然我們此次試駕的六座版車型第二排座椅前后移動、獨立扶手角度、靠背都采用手動調節,但勝在出色的乘坐舒適性方面。同時,得益于長達2965mm的軸距,其第三排乘客也能擁有非常舒適的坐姿。除此之外,全車50處聲學靜音優化,再加上哈曼卡頓高品質環繞音響、智能三區空調系統、多處容積較大的儲物空間等細節,為用戶帶來高品質的駕乘體驗。
動力方面,ID.6 X提供低功率后驅、高功率后驅和勁能四驅三種動力版本,我們此次試駕的為勁能四驅版,最大功率225kW,峰值扭矩為460N·m,并配備容量為83.4kWh的三元鋰電池,最大續航可達510km,與蔚來ES8、特斯拉Model X等競品車型持平,而直流充電僅40分鐘的補能時間,帶來極大優勢。
在純電動汽車用戶關注度最高的電池安全方面,ID.6 X以高安全車身架構為基礎,配備多層結構的電池包,且電池包進行了338項電池安全測試項目,超過國標285項(國標僅53項),涵蓋6大測試種類,再加上智能實時電池冷卻系統、BMS電池管理系統,全方位保障高壓電池的安全和可靠性。
在出色的機械素質下,上汽大眾精湛的調校水平更是ID.6 X的加分項。在整個行車過程中,其動力輸出非常平均、線性,剎車制動也非常柔和,即便剎車踏板前半程有很大的虛位,但從整個體驗來看,仿佛在駕駛一臺燃油車。究其原因,則是ID.6 X在經濟、舒適、運動等模式下,只要擋位處于D擋,松開踏板后都不會激活能量回收制動,只有切換到B擋,再加上純電動車獨有的加速感,才讓你感受到確實是在開一臺純電動車。
懸架方面,ID.6 X搭載了DCC動態懸掛系統,該系統可根據路況瞬時改變懸架軟硬程度,因此在經過減速帶、小坑洼等路段時,減震器對顛簸的處理非常干脆。而在高速過彎時,其較低的重心,以及車輛懸架帶來的出色支撐性,帶來舒適而不失精準的駕駛感受。
作為上汽大眾純電動汽車的旗艦級產品,目前市面上少有的6/7座純電動SUV車型,上汽大眾ID.6 X瞄準的是純電市場的藍海,更憑借顛覆性的設計、出色的機械素質、實用至上的配置和貼心的智能化體驗,來展現傳統龍頭車企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
值得一提的是,據歐洲市場銷量數據顯示,大眾旗下的ID.4和ID.3銷量在4月份占據純電銷量榜單前兩位,而特斯拉旗下的暢銷車Model 3此時卻掉隊至榜單第20位。以此來看,上汽大眾ID.6 X未來在國內純電動市場也極具發展潛力。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侃車e族,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