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興彩
360發布了“360智能大腦”大模型應用程序,并開放了公共應用程序測試。宏信電子與國內計算能力芯片公司遂原科技合作,云科技發布了自主研發的“平靜大模型”。自今年年初以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熱潮一直在飆升,國內上市公司集團也在加快布局。
同時,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落地場景的拓寬,北京、深圳、上海、成都等地出臺了相關的產業扶持政策。據統計,近80個人工智能模型已在各地推出。
在這方面,業內人士在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表示,隨著應用場景中大模型的實施,人工智能將轉化為真正的生產力,推動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增長,預計將加速全球經濟的復蘇。在這個過程中,從事人工智能相關產業鏈的公司和率先“+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公司有望在自己的領域實現更快的發展。此外,從事人工智能芯片、人工智能服務器、光模塊等相關部件的“賣鏟人”也將受益匪淺。
大模型熱潮持續
經過四個多月的熱身,360人工智能模型終于出現了。6月13日,360發布了“360智能大腦”大型模型應用程序,并開放了公共應用程序測試。這個100億參數的一般語言模型具有生成和創建、多輪對話、代碼能力、邏輯和推理等10個核心基本能力。
“360智腦”的發布是大模型“玩家”的最新動態之一。在此之前,云從科技發布了自主研發的“平靜大模型”;在科大訊飛24周年慶典上,科大訊飛發布了科大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升級版V1.5;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所受到微軟的青睞,召開了“北京智源大會”,發布了“悟道3.0”系列大模型和算法,以及一系列多模型成果。
同時,北京、深圳、上海、成都等地出臺了產業扶持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抓住產業機遇。
例如,北京先后發布了《北京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政策來源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輻射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深圳推出了《深圳市加快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水平應用行動計劃(2023-2024年)》
根據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圖研究報告》,中國許多地方都在開展大模型研發,其中北京38個,廣東20個,浙江、山東、江蘇、湖北等地孵化大模型。統計數據顯示,約有80個國內參數超過10億的大型模型。
“一旦我們看到了一個明確的方向,中國公司在技術產業化方面的優勢就可以得到突出,并可以加快場景應用的實施。”對于中國公司的“千模大戰”,一些人工智能從業者表示,一、二線城市的產業支持政策和人力資源稟賦有助于其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
產業鏈公司迎新機遇
“讓數字人‘周鴻祎’作為公司的發言人,說對了算我,說錯了算他。”360日前,新產品“360AI數字人平臺”和200多個數字人同時推出。周鴻祎也在這個平臺上創建了自己的數字分離。
周鴻祎表示,大型模型的價值不僅在于ChatGPT的使用和與互聯網場景的結合,還在于人工智能能力的垂直化、產業化、企業化和個性化。這樣的工業機會才剛剛開始,至少有10年的紅利期。
記者注意到,航天宏圖、中科創達、昆侖萬維等a股公司也發布了相關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例如,航天宏圖的“天權”視覺大模型是基于多模態大模型技術的遙感解譯專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中科創達發布了RUBIK基礎平臺等大型模型系列;昆侖萬維推出了天宮大模型。
此外,許多上市公司透露,他們正在開發大型模型。例如,拓爾思表示,拓天大模型將在6月底前推出。首都在線表示,其聯合開發的人工智能GC模型方案已發布內部測試。格靈深瞳表示,公司將在現有領域知識和數據積累的基礎上,開發自主可控的多模式大模型和復雜的AIGC系統。奇安信說,它正在訓練ChatGPT安全模型。
在人工智能時代,除了直接從事大模型開發、大模型應用(+大模型)的公司外,從事人工智能芯片、人工智能服務器、光模塊、PCB(印刷電路板)等相關部件的“鏟子銷售人員”也是核心受益者。
工業富聯首席執行官鄭洪孟在6月2日舉行的2022年股東大會上表示,人工智能服務器市場比預期更大,預計下半年人工智能服務器銷售將強勁增長,工業富聯已開始開發下一代人工智能服務器。
除CPU外,在計算能力基礎設施中、除了GPU等硬件外,網絡端帶寬和流量需求的增長也給高速光模塊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預計800G光模塊將在2024年大量發貨,CPO(共包裝光學,一種新型超小型高密度光模塊技術)概念也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中際旭創、新易盛、太辰光等上市公司股價表現搶眼。
其中,新易盛表示,CPO已深入布局,推出1.6T光模塊產品;光迅科技表示,CPO相關技術儲備已發貨,800G光模塊已發貨;博創科技表示,公司數通400G模塊和電纜產品型號已全覆蓋,數通800G硅光模塊和共包裝光學產品正在研發中。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