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并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重要內容提示:關于開展復合銅箔新業務的風險提示:
(1)產品價格和市場風險
公司復合銅箔材料產品目前尚未有規模化的生產和銷售,產品銷售受原材料成本、未來市場需求情況等多種因素影響,若后續出現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市場需求動力不足等情況,項目主要產品銷售價格不達預期而公司未能有效應對前述風險,將可能導致項目經營業績不佳的風險。
(2)相關折舊、攤銷等費用的風險
公司復合銅箔項目建成后分步達產,公司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將相應增加,由于實現預期效益需要一定時間,新增的折舊與攤銷會導致公司的現金流量、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短期內可能存在凈利潤增長幅度低于凈資產的增長幅度情況。同時由于宏觀政策變化、市場變化等具有不確定性,項目投產后可能會出現短期無法實現預期收益的風險。
(3)技術風險
復合銅箔產品與公司主營業務產品存在較大差異,如果公司新產品研發失敗或不能實現產業化,不能及時把握技術、市場和政策的變化趨勢,在技術開發方向上發生失誤、不能持續創新以適應下游市場需求的變化,不能開發出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或者所研發的產品不能得到客戶的充分認可,將使公司面臨研發失敗風險。
(4)市場開拓風險
投資本項目是基于公司戰略發展與業務布局,和公司在高分子功能膜材料擁有的技術優勢、復合銅箔材料在新能源鋰電池行業的應用前景、公司在新能源行業的區位優勢等綜合因素做出的決定,目前本項目暫未規模化建設投產,市場開拓情況、客戶拓展情況存在不確定性,若公司不能高效地開拓市場、開發新客戶、搶占市場份額,將影響本項目盈利能力。
(5)政策風險
本項目下游應用領域主要為鋰電新能源方向。政策方面,中國鼓勵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鏈,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產業相關企業的發展。行業發展趨勢與國家政策為復合銅箔項目未來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空間。但未來新能源行業可能會存在補貼降低增速放緩或其他不可預期的政策變化,因此未來可能出現因新能源市場需求減少而對復合銅箔項目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的情況。
(6)項目進程及效應不達預期的風險
本次項目投資的實施尚需政府部門立項核準、安評、能評、環評審批等前置審批手續,能否能夠通過核準及通過核準的時間存在不確定性,如因國家或地方有關政策調整、項目審批等實施條件發生變化,項目的實施可能存在順延、變更、中止或終止的風險;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宏觀政策變化、市場變化和技術進步等方面因素可能使得項目實施進度及效益不達預期。
(7)資金籌措風險
①公司自有資金無法籌集的風險
根據公司對復合銅箔項目的投資預測,公司目前實際可支配投資資金金額較小。公司在籌劃本次項目投資時,考慮了既有業務未來在滿足其自身正常經營和發展前提下的富余現金流作為項目投資來源之一。但是,假若未來宏觀經濟環境、行業政策等發生不利變化影響既有業務發展的,或者公司在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中不能持續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優勢,公司既有業務板塊發展可能不及預期,或無法為本次項目投資提供富余的現金流支持。
②債務性融資未通過銀行審批的風險項目貸款需要在取得項目相關資料后提交銀行逐級審批通過后方能確定,最終能否審批通過、審批通過的額度以及銀行能否順利放款尚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③權益性融資資金募集存在不確定的風險
如果未來公司所處行業發展狀況、公司基本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公司存在不符合發行證券進行再融資的條件的可能性。
④經營所得能否如期實現的風險
項目實際推進過程中可能受行業政策變化、市場供需變化、前期資金籌措情況、項目施工進度等多種因素影響,可能導致產能釋放不達預期、經營所得無法如期實現的風險。
綜上,假若公司出現上述風險情形導致資金籌措不能按照公司計劃進行的,則可能面臨復合銅箔項目投資進度放緩、投資周期延長的風險。
安徽元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元琛科技”)于2023年4月27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公司管理部向公司發送的《關于安徽元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問詢函》(上證科創公函【2023】0095號)(以下簡稱“問詢函”),公司及相關中介機構就《問詢函》關注的問題逐項進行認真核查,現就《問詢函》相關問題回復如下:
問題一、2022年經營業績
1、關于業績預告和業績快報更正。公司前期披露《2022年度業績快報暨業績預告更正公告》,歸母凈利潤由快報2,595.83萬元更正為623.16萬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由快報343.69萬元更正為-1,757.05萬元,更正的主要原因是補充確定海外銷售傭金、咨詢費、股份支付、利息支出等費用1,475.69萬元,以及補充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和固定資產減值485.19萬元。
請公司:(1)列示更正涉及報表項目、具體金額、原因及依據,公司履行的決策程序;(2)說明報告期內大健康業務存貨和固定資產減值計提情況及測試的過程,補充近三年相關資產減值測試的相關參數與方法并進行對比,如有差異,請充分說明相關原因;(3)結合股權激勵業績條件的實現、權益工具公允價值計量、可行權權益工具數量的估計等方面,說明年度股份支付費用的計算過程及各季度費用分攤情況;(4)全面自查公司是否存在其他需要更正的差錯,補充說明公司財務會計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的整改計劃及具體措施。
【公司回復】
(一)列示更正涉及報表項目、具體金額、原因及依據,公司履行的決策程序
1.業績預告與更正后差異對比
單位:萬元
2.業績更正的原因及金額
為實現公司財務和數據管理的進一步優化,公司2023年1月上線財務SAP系統,財務系統結轉過程中部分數據在業績快報和預告時點未能充分完成系統銜接,導致相關數據在業績快報和預告時點未能精準確認。為確保報表準確性,公司采取了細致的分項數據復核和檢查工作,產生了較多的更正科目,具體如下:
(1)公司合并報表公式問題,導致未抵消內部交易,影響收入795.30萬元
在前期披露業績快報時,因合并范圍內公司間內部交易金額未能抵消,后公司復核發現,予以合并抵消,影響營業收入795.30萬元,同時合并抵消相應的營業成本或費用795.30萬元,該調整對公司利潤無影響。
(2)根據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大健康業務的評估結果,補計提減值準備467.99萬元
在前期披露業績快報時,公司對大健康存貨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情況予以測算并計提了479.74萬元,因涉及專用設備及存貨,公司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其進行評估,至公司業績快報報出時,相關評估結果尚未確定。2023年3月末,公司根據評估結果,補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合計467.99萬元。
(3)調整公司借款利息計提錯報合計影響371.13萬元
公司2022年新增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短期借款,期末計提利息222.76萬元,但其會計憑證方向記反,2023年3月,公司復核發現后予以反沖調整,反沖調整后影響445.52萬元;同時重新復核期末應計提利息,部分短期借款多計提74.39萬元利息費用,上述事項累計影響財務費用371.13萬元。
(4)根據股權激勵相關事項補充確認股份支付192.28萬元
公司于2022年7月實施限制性股票并分三批歸屬給員工,2022年公司業績未能達到股權激勵方案中規定條件且考慮未來業績指標可能也難以完成,故公司財務部門未確認所有批次的股份支付費用。2023年3月,公司管理層經討論,并根據在手訂單情況及未來發展戰略布局,認為未來第二批和第三批股權激勵規定的業績指標可達標,經與年審會計師討論后,對第二批和第三批歸屬的股權激勵進行測算,并補充確認2022年度應分攤的股份支付費用192.28萬元。
(5)少計提成本費用合計912.28萬元
①補充確認咨詢費141.05萬元
A.2021年11月,公司與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咨詢服務項目》,服務內容為戰略機會篩選、戰略路徑規劃等相關咨詢服務,合同不含稅總金額236.82萬元。公司認為此戰略咨詢產生長期效益,應按照兩年期分攤計入損益。后與年審會計師討論,認為咨詢服務已全部提供完畢,不應在未來期間分攤,故補充確認未攤銷咨詢費用118.41萬元;
B.2022年3月,公司與北京長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營銷組織能力加速輔導項目合同書》,服務內容為營銷組織方法等相關咨詢服務。公司認為應按照節點付款計入費用,項目組認為應根據服務進度確認咨詢費,故予以調整,影響22.64萬元。
②補充確認合作研發費用123.57萬元
公司發出商品中發往山東國舜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催化劑兩套,系用于合作研發,后續產品不再收回,公司認為應按照研發項目受益周期分兩年攤銷計入損益。后結合相關協議并與年審會計師討論后,認為公司已將產品發送至對方,相關材料的領用已不受公司控制,故一次性補充確認研發費用123.57萬元。
③公司未對部分費用進行充分計提
A.少計提海外銷售傭金179.23萬元
公司2022年外貿業務大幅增長,公司未根據相關業務合同及傭金協議充分計提相應的傭金費用,公司復核后予以補計提銷售傭金合計179.23萬元。
B.補充計提產品安裝費130.54萬元
公司部分產品委托外部單位進行安裝,2022年末公司未充分計提安裝成本,期后公司財務報表分析復核時,對少計提的安裝費用130.54萬元進行補提。
C.少計提職工薪酬88.55萬元
公司期末根據初步考核等情況預提了職工薪酬,期后公司根據實際發放數與計提數的差異,補計提職工薪酬88.55萬元。
D.少計提其他零星成本費用249.34萬元
受上述事項影響,公司對成本費用進行全面復核和檢查,對發現的少計提的費用予以調整,主要包括中標服務費59.26萬元、系統維護費23.37萬元、法律服務費22.20萬元、水電費21.96萬元、運費12.53萬元及其他零星費用110.02萬元,合計補提其他零星成本費用249.34萬元。
3、業績更正履行的決策程序
本次業績更正與年審會計師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并經公司管理層充分討論后,報董事會審批確認。
(二)說明報告期內大健康業務存貨和固定資產減值計提情況及測試的過程,補充近三年相關資產減值測試的相關參數與方法并進行對比,如有差異,請充分說明相關原因
1.報告期內大健康業務存貨減值計提情況及測試的過程
(1)存貨減值計提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大健康業務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2)存貨跌價測試過程
公司對可出售的存貨,根據預計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其可變現凈值;對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以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其可變現凈值。
為合理的做好本次大健康業務存貨的減值測試,公司聘請了中水致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進行評估,并出具《安徽元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財務報告為目的涉及的相關存貨資產減值測試項目資產評估報告》(中水致遠評報字[2023]第020255號)。
2.報告期內大健康業務固定資產減值計提情況及測試的過程
(1)固定資產減值計提情況
公司2020年開始從事大健康相關業務,主要采購的大健康相關的設備明細如下:
近三年,公司大健康資產計提減值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大健康業務固定資產計提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2)固定資產測試過程
公司對有減值跡象的固定資產估算了其可回收金額,可收回金額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
為合理的做好本次大健康業務相關固定資產的減值測試,公司聘請了中水致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進行評估,并出具《安徽元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以財務報告為目的涉及的相關資產減值測試項目資產評估報告》(中水致遠評報字[2023]第020272號)。
3.補充近三年相關資產減值測試的相關參數與方法并進行對比,如有差異,請充分說明相關原因
(1)存貨減值測試的相關參數與方法對比分析
近三年大健康業務涉及的存貨減值測試均采用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測試方法選取一致,參數選取口徑一致,主要參數對比情況如下:
①近三年公允價值(銷售價格)對比情況
對于公允價值(銷售價格),采用各測試時點公司主要存貨對應的同類產品近期市場價格,受市場供需變化影響,公允價值總體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各測試時點,公司大健康業務中主要存貨對應的同類產品近三年市場價格情況如下:
單位:元/平方米、元/個
市場價格近三年逐年下降主要系受市場環境影響,與大健康業務相關的存貨銷售價格逐年下降所致,價格下降符合市場情況,公允價值取價合理。
②處置費用對比
處置費用中包含了銷售費用、稅金及附加及其他。
A.銷售費用
近三年銷售費率分別為4.00%、3.43%、4.31%,銷售費率取自2020-2022年公司財務報表,差異較小,銷售費用選取符合企業實際情況,取數合理。
B.稅金及附加
近三年稅金及附加率分別為0.67%、0.53%、0.44%,稅金及附加率取自2020-2022年公司財務報表,呈逐年下降趨勢,主要與公司實際繳納的稅費有關,差異較小,取數合理。
C.其他
其他主要為運雜費以及為使資產達到可銷售狀態所發生的直接費用等,近三年其他費率取數均為2.00%,取數一致。
綜上,近三年存貨減值測試方法選取一致,相關參數選取口徑一致,差異較小;由于公允價值(銷售價格)呈每年下降趨勢,導致各測試期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符合各測試時點的市場情況,存貨跌價準備計提合理。
(2)固定資產減值測試的相關參數與方法對比分析
①固定資產減值測試方法
根據公司的會計政策:本公司在資產負債表日對各項固定資產進行判斷,當存在減值跡象,估計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時,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再轉回。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當資產存在減值跡象,應估算其可收回金額。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
2020年爆發公共衛生事件,公司當時無法對未來公共衛生事件的發展趨勢進行合理預期,購置的大健康相關固定資產后續生產情況難以合理預計,難以對其未來現金流量進行合理的預測,因此無法估算其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考慮大健康業務相關固定資產使用情況,對相關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采用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即可收回金額=公允價值-處置費用。
2021年公司與安徽凱盾防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原霍邱綠盾防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簽訂口罩設備租賃合同,將大健康相關固定資產整體出租,租賃期為6年,第一年租金為294.00萬元。公司認為與大健康相關的固定資產未來的現金流是持續穩定的流入,確定性較高,故公司采用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作為可收回金額。
2022年因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原承租方經營不善,經雙方協商解除了上述租賃合同。針對大健康相關固定資產,公司不會繼續生產使用,后續擬直接出售或租賃。因相關資產處于閑置狀態,故公司對相關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采用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即可收回金額=公允價值-處置費用。
近三年,公司對大健康業務相關固定資產減值測試方法保持一致,可收回金額的選取系依據公司各期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模式發生變化而有所不同,與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相一致,具有合理性。
②固定資產減值測試參數對比
A.2020年、2022年減值測試參數對比情況
公司公允價值均是取自同類產品近期市場價格,處置費用主要系處置時可能發生的銷售費用及其他費用、相關稅費以及為使資產達到可銷售狀態所發生的直接費用,兩年取數方法一致,未發生變化。
2020年、2022年主要設備的原值及評估時公允價值如下:
單位:萬元
B. 2021年固定資產減值測試采用預計現金流現值相關參數選取
本次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采用的現金流口徑為稅前自由現金流量。計算公式為:
式中:P一一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A_[i]一一收益期內的第i年的息稅前資產的年自由現金流量;
R_[t]一一稅前折現率;
A 一一預測期末資產的剩余價值;
n 一一收益期預測年限。
主要相關參數選取如下:
B1.租賃收入及其他
租賃收入根據公司與安徽凱盾防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簽訂的合同確定,合同約定一年租期租金為294.00萬元,首次租賃期限為3年,三年屆滿根據市場行情變動調整租金金額。考慮到市場環境整體趨勢以及設備性能,三年屆滿后,每年按照5%下降預測租金。
其他主要為稅金及附加,包括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及印花稅等,按照法定稅率測算。
B2.收益期
根據公司與安徽凱盾防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簽訂的合同確定,租賃期為6年。考慮到設備壽命和市場情況,設備收益期以合同租賃期6年確定。
B3.折現率
折現率選取與收益預測口徑一致的原則,對設備折現率采用稅前折現率確定。
(三)結合股權激勵業績條件的實現、權益工具公允價值計量、可行權權益工具數量的估計等方面,說明年度股份支付費用的計算過程及各季度費用分攤情況
1.公司股權激勵方案
2022年6月,公司公告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實施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對符合激勵計劃授予條件的激勵對象,在滿足相應歸屬條件后,可以按授予價格分次獲得公司增發的A股普通股股票,其中首次授予425.00萬股,預留75.00萬股。
公司于2022年7月19日向102名激勵對象授予425.00萬股限制性股票。截至2022年末,因預留部分尚未確認具體激勵對象,暫未授予。
對首次授予的部分,公司規定的歸屬期、考核年度及業績考核目標情況如下:
(1)歸屬期
(2)考核年度及業績考核目標
2.股份支付費用的計算過程
(續上表)
注:因公司2022年業績考核目標未達成,故第一個歸屬期股權激勵失效,公司無需確認相應的股份支付費用;第二個歸屬期和第三個歸屬期權益工具的數量系公司根據目前離職人數及預計未來的離職人數及考核情況估算得出。
3.各季度費用的分攤情況
公司授予限制性股票后,因公司第三季度整體業績下滑,公司業績未能達到股權激勵方案中規定條件且考慮未來業績指標可能也難以完成,故公司第三季度未確認所有批次的股份支付費用。后期公司根據在手訂單情況及未來發展戰略布局,認為第二批和第三批股權激勵規定的業績指標預計可達標,故在2022年第四季度確認了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的股份支付費用,共192.28萬元。
(四)全面自查公司是否存在其他需要更正的差錯,補充說明公司財務會計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的整改計劃及具體措施。
公司已通過自查自糾和年審會計師審計復核,對財務報表進行全面檢查,不存在其他需要更正的差錯。公司針對財務會計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的整改計劃及具體措施如下:
1.針對公司業績更正相關事項,公司逐項進行梳理,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及相關規范性文件要求,補充修訂《財務管理制度》、《財務報表分析報告管理制度》等標準會計處理的文件及操作手冊;
2.全面梳理公司財務會計制度、內部控制制度中與財務數據相關的環節,針對可能出現錯報的缺陷進行梳理、修改和完善。在制度完善后,針對與財務核算相關的業務、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加強資料、信息傳遞的及時性,確保財務核算的及時準確性;
3.財務部門開展專門培訓,提高財務人員報表復核分析能力、職業素養及合規操作意識。通過內部審計專項審查,加強對財務報告管理的內部監督,有效地促進管理提升,為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供有效保證。
2、關于凈利潤下滑。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903.24萬元,同比上升15.35%,實現歸母凈利潤623.16萬元,同比下降91.15%,年報披露公司增收不增利主要系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因素導致綜合毛利率下降,以及期間費用增加等原因。上市前,2020年,公司產品綜合毛利率為39.62%;上市后,2021年和2022年公司產品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1.56%、24.60%,毛利率逐年下滑。
請公司:(1)結合報告期內公司主要采購商、原材料價格變化因素、公司采購流程與規模,量化分析對公司生產成本及毛利率的具體影響;(2)結合近期行業發展趨勢、產品成本構成、在手訂單,說明公司營業收入增長同時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主營業務毛利率是否存在進一步下降的風險,若存在,請說明應對措施并充分提示風險; (3)分別披露公司近三年脫硝催化劑、濾袋產品前五大客戶的名稱、銷售金額及占比、是否存在關聯關系,較上年是否發生重大變化。
【公司回復】
(一)結合報告期內公司主要采購商、原材料價格變化因素、公司采購流程與規模,量化分析對公司生產成本及毛利率的具體影響
1.主要供應商、原材料采購價格變化
公司主要產品為脫硝催化劑及濾袋,其中脫硝催化劑主要原材料為鈦白粉料和偏釩酸銨等;濾袋產品主要原材料為纖維、基布、聚四氟乙烯等。公司產品系客戶定制化,根據不同客戶的技術要求不同,產品所需的原材料配比會有所差異。
2022年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購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購額占公司原材料采購額50%左右,其中2022年110gPTFE基布采購量有所下降,主要系公司采購PTFE長絲線加工成PTFE基布所致。
選取催化劑產品主要原材料的主要供應商采購價格對比分析如下:
單位:萬KG(㎡)、元/KG(㎡)、萬元
受市場行情影響,2022年度公司采購的鈦白粉料價格較2021年上漲,而鈦白粉料占公司催化劑產品材料用量的70%以上,鈦白粉料的價格上漲導致催化劑產品成本增加。
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公司采購的鈦白粉料價格波動如下:
受市場行情影響,2021年第二季度鈦白粉料價格逐漸上漲,至2022年第三季度,鈦白粉料價格才有所下降,逐步趨于穩定,而公司從采購、生產到最終安裝驗收、實現銷售,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公司2022年全年生產所使用的鈦白粉料均為采購價格較高的原材料,鈦白粉價格的上漲導致公司脫硝催化劑產品單位成本增加,進而導致脫硝催化劑產品毛利率有所下降。
選取濾袋產品主要原材料的主要供應商采購價格對比分析如下:
單位:萬KG(㎡)、元/KG(㎡)、萬元
2022年PPS纖維采購價格相比較2021年有所上漲,而聚四氟乙烯、PTFE基布原材料采購價格有所下降,因不同客戶、不同項目產品需求存在差異,所使用的原材料配比會有所差異,故整體上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對公司濾袋產品生產成本影響較小,2022年濾袋產品的毛利率變動主要與產品售價的波動有關。
2.公司采購流程和規模
公司采取以產訂購模式,主要原材料適當備貨。公司制定了嚴格的供應商選擇標準,招標辦通過要約或招標方式,根據供應商的反饋,從產品質量、價格、售后服務、付款方式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選擇合格供應商。采購部負責與供應商協商確定具體的材料規格、質量標準、價格、結算方式及交貨計劃等內容,負責合同簽訂并跟蹤材料到貨情況。倉儲部門和品控部門對到貨材料驗收合格后,辦理入庫。
多年來,公司與主要原材料供應商在合作過程中形成了穩定、良好的合作關系。公司采用以產訂購的模式,按需采購,同時結合采購周期、生產計劃及市場供求情況適當調整原材料采購量。
綜上,受鈦白粉料價格上漲及公司采購、生產至交付驗收周期等因素影響,導致2022年公司脫硝催化劑產品生產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對公司濾袋產品生產成本影響較小,濾袋產品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受產品價格下降影響所致。報告期內公司采購流程未發生變化,采購規模相對穩定。
(二)結合近期行業發展趨勢、產品成本構成、在手訂單,說明公司營業收入增長同時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主營業務毛利率是否存在進一步下降的風險,若存在,請說明應對措施并充分提示風險
1.公司營業收入增長同時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2021年度、2022年度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00%、99.55%,占比較高,公司主營業收入結構和毛利率變動如下:
2022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較2021年度增長15.87%、主要原因系受國家環保提標政策的導向、市場需求增加,公司產品銷量增加所致。2022年度主營業務毛利率較2021年度下降6.06個百分點,主要系產品售價波動、產品成本增加等因素綜合影響所致。基于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部分客戶的基建放緩、煤價上升等因素,電力、鋼鐵及焦化、水泥等行業客戶經營效益不佳,導致公司部分項目中標價格偏低,同時受原材料市場價格波動影響,本期材料成本增加,產品成本上升。具體分析如下:
(1)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公司產品主要涉及電力行業以及非電行業,其中受電力行業超低排放要求,各電廠仍有大量的產品需求,公司以存量市場為主;而非電行業,受國家環保提標政策導向,鋼鐵及焦化、水泥、垃圾焚燒、玻璃等行業存在大量的增量市場,本期公司產量銷量有所增加,公司銷售收入隨之增長。
同行業可比公司收入及毛利率變動趨勢情況如下:
同行業可比公司2022年度營業收入均有所增長,除德創環保以外,其他公司毛利率均有所下降。
德創環保脫硝催化劑產品包括平板式催化劑和蜂窩式催化劑,公司脫硝催化劑產品均為蜂窩式催化劑。根據德創環保2022年報披露,“受益于平板催化劑市場爆發,銷量大幅增長,報告期內平板催化劑銷量相比去年同期上升89.12%,而蜂窩催化劑銷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0.65%”,因其未披露具體產品的毛利率,無法對比分析蜂窩催化劑毛利率變動情況。公司脫硝催化劑產品構成與德創環保存在差異,故毛利率變動有所不同。
綜上,公司的營業收入、毛利率的變動趨勢與同行業可比公司不存在重大差異。
(2)從產品結構來看,公司脫硝催化劑和濾袋收入占比未發生較大變化,業務收入均有所增長,毛利率均有所下降。
(3)公司主要產品毛利率變動分析
①脫硝催化劑
2022年度脫硝催化劑平均售價、單位成本情況如下:
2022年度脫硝催化劑產品單位成本漲幅25.23%,高于平均售價漲幅7.78%,綜合導致毛利率下降較多。
公司2022年度脫硝催化劑產品平均售價較2021年度上漲7.78%,主要系中低溫系列脫硝催化劑銷售占比上升影響所致。中低溫系列脫硝催化劑因技術要求較高,銷售價格高于高溫脫硝催化劑,其銷售占比上升,拉高了2022年度脫硝催化劑產品的平均售價。2022年度脫硝催化劑細分產品結構及毛利率情況如下:
公司產品系客戶定制化,根據客戶需求不同產品配料、工藝會有所調整,產品成本發生變化。2022年度脫硝催化劑產品單位成本增長較多,一方面系主要材料鈦白粉料、配料七鉬酸銨和四鉬酸銨等價格均有所上漲,導致產品單位材料增加所致,另一方面系產能未充分釋放、單位人工成本和單位制造費用有所增加所致。
②濾袋
2022年度濾袋產品平均售價、單位成本情況如下:
注:上述平均售價、單位成本均已剔除濾料收入與成本
2022年度濾袋產品平均售價和單位成本均有所下降,平均售價降幅高于單價成本降幅,導致毛利率有所下降。
濾袋產品2022年度平均售價較2021年度下降10.54%,主要系受宏觀環境、市場競爭影響,公司部分項目中標價格較低所致。
濾袋產品2022年度單位成本較2021年度下降4.08%,主要系單位材料成本下降所致。單位材料成本下降,主要系客戶需求變化、工藝優化等因素影響所致,一方面系公司生產工藝有所改進,開始采購PTFE長絲線加工成PTFE基布,降低了產品的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受客戶需求變化,公司生產采購了較多價格偏低的滌綸、無堿玻纖等基布。
2.在手訂單情況
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手訂單的平均單價情況如下:
單位:元/㎡
從2022年末在手訂單平均單價來看,脫硝催化劑價格波動較小,濾袋在手訂單平均單價有所下降,但隨著原材料市場價格穩定,同時考慮公司新產品迭代、工藝優化等因素,公司預計產品毛利率不會發生較大變化。但如果市場環境出現較大變化,可能會引起毛利率進一步降低。
(三)分別披露公司近三年脫硝催化劑、濾袋產品前五大客戶的名稱、銷售金額及占比、是否存在關聯關系,較上年是否發生重大變化。
1.公司近三年脫硝催化劑前五大客戶名稱、銷售金額及占比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2.公司近三年濾袋前五大客戶名稱、銷售金額及占比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近三年各產品銷售前五大客戶與公司無關聯關系。
公司近三年脫硝催化劑、濾袋前五大客戶略有變化,主要系客戶類型、產品更換周期等因素影響。公司脫硝催化劑、濾袋產品使用年限較長,一般為3-5年,同一產品終端使用客戶一般無需在短時間內頻繁采購,故對應的客戶僅在某些年度成為公司前五大客戶。
客戶1、客戶5、客戶12近三年一直為公司脫硝催化劑或濾袋產品的前五大客戶,主要系:
(1)自2018年以來,鋼鐵行業整體進行超低排放改造,而客戶1負責多家鋼鐵公司的BOT項目,相關環保設備等均由其進行統一采購,故其需求量較多;
(2)客戶5為環保行業的龍頭企業,其業務范圍較廣、項目較多,對產品的需求也較多;
(3)客戶12為大型央企,為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龍頭企業,其旗下眾多垃圾焚燒發電廠對環保設備的需求量較大。
公司與上述客戶保持了長期合作關系,且公司與客戶1、客戶5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故常年的銷售額較多。
問題二、公司現金流
3、關于應收賬款。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為26,987.90萬元,同比增長34.43%,占公司營業收入的46.61%,同期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3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377.62萬元,同比下降169.08%。
請公司:(1)補充說明公司應收賬款余額較大且報告期內增速高于公司營業收入增速的原因及合理性;(2)列示公司報告期末應收賬款前五大客戶、信用期變化、賬期、截至目前的回款情況,說明是否存在放寬信用政策、是否存在逾期等情況。如是,補充說明信用政策變化的原因以及公司對逾期應收賬款采取的催收措施;(3)結合主要客戶信用風險變化情況、期后回款情況、同行業可比公司情況,說明按照賬齡組合計提壞賬準備是否充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公司回復】
(一)補充說明公司應收賬款余額較大且報告期內增速高于公司營業收入增速的原因及合理性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與營業收入增長比率如下:
單位:萬元
2022年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較2021年末增長34.21%,主要原因:一方面受2022年整體行業形勢影響,本期公司非電行業銷售額增加,特別是鋼鐵行業銷售額增長較多,鋼鐵行業客戶收到工程款滯后導致公司回款較差;另一方面受宏觀環境的影響,2022年部分項目安裝進度延遲至下半年,導致公司應收賬款期末余額增加較多。
(二)列示公司報告期末應收賬款前五大客戶、信用期變化、賬期、截至目前的回款情況,說明是否存在放寬信用政策、是否存在逾期等情況。如是,補充說明信用政策變化的原因以及公司對逾期應收賬款采取的催收措施
1.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前五大客戶信用期變化情況如下: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前五大客戶信用政策未發生變化,不存在放寬信用政策增加收入的情況,其中客戶3信用政策較其他客戶存在一定差異,主要系其采購的產品為鋼鐵燒結低溫脫硝催化劑,該產品為公司首次推廣的新產品,且客戶3為公司新開發的合作客戶,為了新產品的市場宣傳及市場導入,故公司給予客戶3相對寬松的信用政策。
2.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應收賬款逾期以及期后回款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注:期后回款金額統計截止日期為2023年4月末
公司2022年應收賬款前五大客戶存在逾期情況,主要原因系下游客戶自身回款較慢、客戶資金安排及付款流程審批時間長影響所致,截至2023年4月末,期后回款良好。
3.公司對逾期應收賬款采取的催收措施
(1)公司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充分落實內部催收款項的責任,將回款情況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之一,納入銷售人員的考核范圍;
(2)積極與客戶協商,采取電話催收、現場催收、函件催收等多種方式,加大應收賬款的催收力度;
(3)積極且多次與客戶溝通仍無進展后,根據過去和未來預期合作情況,采取發律師函或執行法律程序進行催收。
(三)結合主要客戶信用風險變化情況、期后回款情況、同行業可比公司情況,說明按照賬齡組合計提壞賬準備是否充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1.主要客戶信用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經營情況如下:
公司前五大應收賬款所對應的客戶,均為上市公司、國有企業等大型企業,均處于正常經營狀態,公司的主要客戶信用風險未發生重大變化。
2.期后應收賬款回收情況
截至2023年4月末,公司應收賬款期后回款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公司2022年末應收賬款期后回款比率29.32%,期后回款良好。
3.公司應收周轉率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對比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對比如下:
由上表可見,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2022年較2021年略有下降,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周轉率變動一致,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與同行業可比公司不存在顯著差異。
4.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對比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按照賬齡組合計提的壞賬政策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對比來看,基本一致,具體如下:
綜上,公司主要客戶信用風險未發生變化,期后回款良好,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與同行業可比公司不存在顯著差異,公司按照應收賬款賬齡組合計提壞賬比率與同行業可比公司不存在重大差異,公司按照預期信用損失計提壞賬準備,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4、關于長短期借款。報告期末,公司貨幣資金為7,637.36萬元,期末短期借款22,530.99萬元,同比增長643.86%;長期借款4,988.15萬元,同比增長964.13%;利息費用為714.84萬元,同比增長108%。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1,507.29萬元,同比下降76.14%,報告披露主要系贖回券商收益憑證所致。
請公司:(1)結合公司日常運營資金需求及貨幣資金余額,說明公司短期借款規模較大、增速較快的原因及合理性;(2)列示公司券商收益憑證業務的產品及具體金額,公司報告期內贖回相關產品資金的主要用途;(3)結合現有貨幣資金、日常經營資金需求、其他資本性支出計劃、債務情況等,說明公司現金流能否匹配公司經營需求,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公司已采取或擬采取的改善現金流狀況的措施。
【公司回復】
(一)結合公司日常運營資金需求及貨幣資金余額,說明公司短期借款規模較大、增速較快的原因及合理性
報告期內,公司貨幣資金、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銀行借款變動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2022年公司日常經營活動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38,816.73萬元,職工薪酬支出8,891.57萬元,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支出5,587.15萬元;2022年受宏觀環境的影響,公司客戶銷售回款滯后,導致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現金流存在一定的資金缺口,故公司通過銀行借款等融資渠道緩解日常經營所需的資金;同時,公司為提高產能、新產品的開發等,公司通過融資的方式購置了部分房產、土地等長期資產,進而導致期末公司銀行借款規模較大,增速較快。
(二)列示公司券商收益憑證業務的產品及具體金額,公司報告期內贖回相關產品資金的主要用途
2022年度公司券商收益憑證與銀行理財購買與贖回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公司利用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理財保值,2022年度理財產品凈贖回金額8,300萬元,贖回資金主要系用于募投項目的工程款和設備購置支付,其中2022年度支付生產大樓工程建設費用3,697.87萬元、機器設備采購款3,399.67萬元。
(下轉B42版)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