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蘇向杲楊潔
繼6月8日國有六大行公布下降定期存款利率后,6月12日,11家國有商業銀行也陸續下調一部分時限定期存款利率。房貸利率調整后,股份合作制銀行活期掛牌利率降到0.2%,5年限定存利率最高達2.8%。專家指出,此次利率下調或者是為LPR下滑給予“減震膠墊”。
較多下降15個百分點
《證券日報》新聞記者查看12家全國股份合作制銀行客戶端發覺,截止到記者發稿,除開興業尚未調節定期存款利率外,中信、光大、招行、平安銀行、廣發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浦發、平安、恒豐銀行、光大銀行等11家機構已則在官方網站發布了rmb活期存款銀行利率調整表,并且從6月12日起實行。
總體來看,活期儲蓄層面,11家國有商業銀行年利率廣泛從0.25%下降到0.2%,與現有國有六大行保持一致。除此之外,好幾家股份銀行變更后的存定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年利率,廣泛各自下降10個百分點、15個百分點、15個百分點,在其中,五年期定存利率多見2.55%,某些銀行貸款利率可以達到2.8%。
從下降后具體定期存款利率來說,以光大銀行掛牌利率為例子,這家銀行6月12日起實施的掛牌利率,定期存款層面,三個月、大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年利率分別是1.3%、1.55%、1.85%、2.20%、2.5%、2.55%。而之前相匹配年利率分別是1.3%、1.55%、1.85%、2.30%、2.65%、2.70%。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房貸利率調整后,國有商業銀行的中遠期定存利率廣泛高過國有銀行。現階段,國有銀行定期存款年利率分別是:三個月1.25%、大半年1.45%、一年1.65%、二年2.05%、三年2.45%、五年2.5%。分析來看,國有商業銀行一部分存定期種類比國有銀行高于5個百分點至30個基點,仍具有一定誘惑力。
“儲蓄搬新家”狀況或加強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國有商業銀行自去年9月份后又一次對定期存款利率作出調整。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本來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雖說先前已經有過調節,但信貸利率持續下滑的大環境下,商業銀行負債成本費相對性剛度造成利差承受壓力,因而調節定期存款利率其實是為了降低儲蓄市場定價惡性競爭,緩解金融機構負債成本。
“針對國有商業銀行來講,本次房貸利率調整應該是六大行下降定期存款利率的跟蹤,旨在對銀行存款開展積極正確引導,尤其是針對存款定期化趨勢開展主動管理,有益于股份制銀行在凈息差基本穩定前提下,更好的服務高端客戶,支持實體經濟。”中央財大證券基金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科學研究發展趨勢部負責人楊海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楊海平覺得,下降定期存款利率能給近兩年來發生的“儲蓄熱”減溫,一部分儲蓄可能轉為投資產品,也有一部分儲蓄很有可能轉化為交易,但只靠利率下調無法更改預防性儲蓄的態勢。
在本來看起來,存款成本降低,有益于運營穩定性提高。與此同時,“儲蓄搬新家”的情況也將加強,后面中低風險資管計劃還將持續邁入增量資金,擴大金融體系生命力。
針對后面定期存款利率的調降室內空間,本來表明,在金融讓價實體線、銀行凈息差承受壓力的大環境下,儲蓄經濟下行是大趨勢,預估后面儲蓄標價自律管理將進一步完善,定期存款利率依然存在下降室內空間。很有可能的形式包含限定保本理財、協議存款等相對性利息高新產品的利率上限,健全儲蓄金融體制改革的定價體系等。
談起銀行等金融機構會不會跟蹤下降定期存款利率時,楊海平表明,按照目前儲蓄行業格局,及其城市商業銀行與鄉村中小金融機構的儲蓄價格策略,國有六大行及國有商業銀行下降定期存款利率可能推動城市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跟蹤,但力度節奏可能有差別。
“充分考慮銀行也面臨著利差工作壓力,將來很有可能隨著下降,但是受限于攬存水平,下降力度仍尚未可知。”本來稱。
楊海平表明,這輪由大型銀行啟動的利率下調,為LPR下滑帶來了市場潛力。
國泰君安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覺得,儲蓄“再央行降息”為LPR價格下降給予“減震膠墊”,未來不清除適時運行MLF央行降息。年初迄今,自律機制正確引導銀行業落地了一系列減少存款成本的相關政策,但是由于存款定期化加重,金融體系凈息差工作壓力仍大,借款價格體制不能推動銀行業獨立積極下降LPR。本次定期存款利率的下降不但有助于減少銀行的負債成本,平穩凈息差,同時為LPR調節帶來了緩存室內空間。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