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大俠的武俠世界里,有一門絕技——“七傷拳”,怎見得其厲害之處?有詩為證:
“五行之氣調陰陽,損心傷肺摧肝腸,藏離精失意恍惚,三焦齊逆兮魂魄飛揚。”
那金毛獅王謝遜,明知自己不是師父“霹靂手”成昆的對手,于是尋得此“七傷拳”秘籍,自信可以憑此武功打敗實力在自己之上的師父,可見此功之威力。而且,它有速成的法門。
筆者少年時,苦于身材矮小,也曾幻想通過此速成武功,一統小三二班的江湖。于是,我暗拜謝遜為師,照著連環畫,開始每日苦練“七傷拳”。
半年后,自覺功力小成。那是陽光明媚的一天,我呼朋喚友,決定來個“揚刀立威”。我心念口決,一拳擊中教導處門口的發財樹,斷言其十年內必然枯死。隨后,我領會到了七傷拳的精髓:
傷敵一千,自損兩千。
隨著后來轉學,傷敵的一千已無法證實;自損兩千倒來得很快,老爸的第一掌令我顏面盡失,第二掌令我屁滾尿流......
健身者的常見誤區
近些年,隨著“朋克養生”理論的普及,發現不少朋友也走進了鍛煉身體的誤區。
比如,明明加班熬夜,睡眠不足,在休息不夠的前提下,還要去跑步;
比如,得了脂肪肝,不注意飲食,一邊酒肉不停,吸煙熬夜,另一邊定期去健身房打卡,以為可以正負相抵;
比如,工作忙到夜里十點,為了堅持運動,又在深夜練出一身汗,結果神經興奮,熬到兩三點還睡不著......
這些不健康的“擼鐵”方式,和我小時候練七傷拳沒什么區別,甚至,傷害更大。
正確理解“身”和“體”
身體在古漢語中是兩個意思,身是身軀、軀干,體是肢體、分支,是身的外延和分支。所以身是本,體是末,弄清身和體的含義不同對我們理解身體,理解強身健體這個詞意義很大:
先強身,后健體,才不至于本末倒置;反之,不看自己的年齡和體質,不知道肢體萎弱是內在身軀的不足,不去充盈軀干的氣血,而是先從四肢鍛煉開始,強迫身軀內不足的氣血充盈四肢,就容易走到誤區,反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不注意體能的積累,盲目追求馬拉松的強度而猝死的屢見新聞;健身房里,揮汗如雨卻又容易感冒發燒的,也大有人在......
先強身,再健體:氣血充沛暢通更重要
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因為五臟、氣血、肌肉的不同盈虧狀態表現出不同的動作偏好,小孩喜歡不停的走來走去,年輕人喜歡跑來跑去,30多歲喜歡走路,40多歲喜歡坐著,過了50歲的人動作就會開始緩慢,也都是自然的規律。所謂動作,也是兩個意思,“動”指腳后跟發力,才能動起來,“作”是指手指的活動。當人體機能慢慢衰退,動作也就不靈活,表現出來的就是腿腳不方便,手指顫抖不能做精細的手工活。
所以,先強身,后健體,根基扎實,才能長出茁壯的莖葉。身體的氣血充盈,則又包含兩層含義:
首先,是氣血的充足。氣血充足,人體化用有余,表現出健康、自然的狀態;如若氣血不足,中醫稱之為“虛”,則需要循序漸進,養心、調息、適當進補,再考慮進一步的肢體運動;
其次,氣血運行順暢,也非常重要。氣行不暢為“郁”,血運不暢為“瘀”,考慮當下的營養狀況和飲食習慣,年輕人“虛”的少,“郁”的倒是很多。
郁:“滯而不通”
肝為人體將軍之官,主人體氣機疏泄,是調暢氣血運行的樞紐。最常見的病理變化,就是由情緒壓力引起的“肝郁”,就是氣郁在肝的意思。氣為血之帥,由肝郁開始,氣血不暢,會出現失眠、情緒低落、煩躁易怒、消化不良等多方面癥狀,女性還可能出現黃褐斑、月經不調、痛經等癥。
如果有這些癥狀,可以做個簡單的自我診斷:一是看一下舌頭,如果舌頭發尖,舌尖兩側發紅,是肝郁的表現;第二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指甲,肝有“華爪”的功能,如果指甲長有豎紋,也是肝郁的表現。
如果確定自己是“肝郁”,就不要盲目擼鐵了!氣血運行不暢,盲目運動反而會傷身。特別是失眠的朋友,睡前的劇烈運動不但不會提高睡眠質量,反而會使身體更加興奮,既不能讓身體放松,又影響作息,進一步影響人體氣血運行的陰陽規律,可謂得不償失了。
肝郁:需要對證調理
肝郁怎么辦?中醫的答案很簡單,也很有效:疏肝,疏肝就是最好的養肝。
疏肝養肝最經典的方劑,應屬載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逍遙散”,方中有柴胡、白芍、當歸等藥材,對肝的疏泄、藏血功能都有很好的調理作用;此外,如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樸湯等,也有一定的疏肝、行氣功效;可以結合自己的體質特點選擇。
當然,對于泡面都嫌煩的我們,還可以選擇服用方便、組方全面的中成藥——解郁丸。
解郁丸以疏肝名方“逍遙散”和醫圣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甘麥大棗湯”為基礎,經“中原藥王”楊毓書先生化裁加減,創新研發而成。上市以來,得到臨床醫生高度肯定。專家認為,解郁丸可以全面“補肝體、助肝用”,兼顧了肝之疏泄、藏血兩大功能。
調暢氣血,練好“內功”,再去鍛煉就可以“內外兼修”,事半功倍!
(參考材料:徐文兵《知己》)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