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概述
癌性疼痛(cancerpain)是指由癌癥引起或抗癌治療所致的疼痛。癌痛常表現為慢性疼痛,是腫瘤常見的主要癥狀之一。據統計,約1/3接受癌癥治療的病人和超過2/3的進展期癌癥病人出現疼痛,約50%疼痛為中度至重度,其中約30%為重度疼痛。癌痛給病人造成極大的身心負擔,嚴重影響了病人的生活質量。
中醫對癌痛的認識
在癌痛規范化治療中,發現中成藥的使用較為普遍。西藥治療癌痛療效確切、起效快、但具有比較明顯的不良反應。中醫藥治療疼痛歷史悠久,古方眾多,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近年大量文獻報道了采用中醫藥內服、外用、針灸等方法對癌性疼痛的治療,具有不良反應小、使用安全、無成癮性和無戒斷性等優勢。中醫理論對疼痛的認識早有記載,如《內經》中提出“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等。中醫治療疼痛的方法有中藥內服、外用、針灸及中成藥靜脈注射等。為了規范中成藥在癌痛治療中的合理使用,北京市疼痛治療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癌痛專家組撰寫了《癌痛規范化治療中成藥合理使用專家共識》。
中藥在疼痛治療中的主要機制
1.止痛作用
根據疼痛癥狀特點和病理機制,施以理氣、活血、散寒、解毒等方法,通過疏通與扶正、協調陰陽氣血、平衡經絡臟腑而緩解疼痛。
2.改善阿片類藥物的不良反應
阿片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便秘、惡心嘔吐、嗜睡、尿潴留、眩暈、瘙癢等。其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便秘,其次是惡心嘔吐。中藥治療阿片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尤其是便秘,根據辨證特點用藥,往往會取得較好療效。
3.止痛中成藥與癌痛三階梯治療相結合
中醫和西醫學科不同,雖然對疼痛的病理機制認識不同、用藥不同,但對癌痛病人的治療理念是一致的,即快速、有效地消除疼痛。根據疼痛程度和目前中成藥的臨床證據,合理使用止痛中成藥。輕度疼痛:可根據病人意愿、基礎疾病情況選擇中成藥止痛或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中重度疼痛:依據疼痛性質特點選擇適宜中成藥或阿片類藥物鎮痛。同時密切觀察,及時調整藥物。復雜疼痛建議及時請疼痛專科或多學科會診,以使病人的疼痛得到快速地有效地緩解。
止痛中成藥的分類與常用劑型
止痛中成藥是指可以緩解疼痛癥狀的中藥。根據腫瘤和疼痛的病因和病理機制,藥物的功能主治,分為活血消癥止痛、解毒消癥止痛、理氣止痛、清熱止痛、散寒止痛等。在《癌痛規范化治療中成藥合理使用專家共識》中西黃膠囊作為解毒消癥止痛類,可改善患者灼痛癥狀,即痛處有燒灼感,痛處局部亦可有觸熱感,多喜冷涼,并且推薦用于骨轉移癌、肝癌、乳腺癌、淋巴瘤引起的頸部、乳房、肝區疼痛及骨轉移疼痛屬于熱證者。
西黃膠囊主要麝香、牛黃、乳香、沒藥組成,方中牛黃清心、通竅、退熱化痰、散腫結;麝香芳香辛串,通經絡、散瘀消腫;乳香、沒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功。此外,需注意牛黃苦寒之性,具有通下之功。相關研究證實西黃膠囊可以單獨或者聯合西藥止痛劑運用于輕度、中度癌性疼痛的止痛治療,不良反應少,且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減毒增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樊碧發,侯麗,賈立群,劉端祺,柳芳,李國輝,李萍萍,李朋梅,李小梅,孫紅,孫韜,王薇,吳曉明,吳煜,楊宇飛,楊國旺,楊陽,張艷華,李占東.癌痛規范化治療中成藥合理使用專家共識[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21,27(01):9-17.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