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肝膠囊來自于經典驗方強肝湯。
1966年,山西省中醫藥研究所建立了肝病研究中心,開始了中醫中藥治療肝病的探索。期間,其堅持以匯通中西醫理論確定病機而立方用藥,以動物實驗和臨床觀察相結合來驗證療效,在辨病、辯證、主方基礎上加減法分型證治,通過不斷的試驗與驗證,在1970年,山西省中醫藥研究所終于成功自擬出強肝湯。1971年,強肝湯方劑在全國中草藥成果展覽會展出。1972年,強肝湯方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新醫藥學雜志》,1983年強肝湯方劑被收錄到《中醫大辭典·方劑分冊》。至此,強肝湯在臨床廣泛應用,成為一劑經典驗方。
強肝膠囊是強肝湯的劑型改進藥物。為了方便患者服用和攜帶,同時使方劑功效更適合現代人體征,石家莊東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對強肝湯進行了成分含量的優化調整及劑型改進,成功研制出獨家劑型藥物——強肝膠囊(商標:奧皇),并于1998年正式上市。
目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強肝類藥品的注冊情況(截止到2022.4)見圖1所示。強肝類藥物為膠囊劑、顆粒劑、片劑(以上3種為醫保劑型)、丸劑、糖漿、口服液6種劑型,合計有32個產品文號。其中,強肝丸說明書適應癥與強肝膠囊有差別(強肝丸:補脾養血,益氣解郁,利濕清熱。用于氣血不足的肝郁,脾虛腎虛型慢性肝炎。)目前,強肝膠囊為獨家劑型藥,在市場占有壟斷地位。
圖1. 強肝類藥品注冊文號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強肝膠囊是由茵陳、板藍根、當歸、白芍、丹參、郁金、黃芪、黨參、澤瀉、黃精、地黃、山藥、山楂、六神曲、秦艽、甘草16味成份科學配伍組成。
①君藥:茵陳、板藍根。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功效;
②臣藥:黃芪、黨參、山藥。具有益氣、健脾功效;
③佐藥:當歸、白芍、丹參、郁金、澤瀉、黃精、地黃、山楂、六神曲、秦艽。具有養血活血、滋陰補腎、疏肝解郁功效;
④使藥:甘草。具有清熱、益氣、解毒功效。
強肝膠囊具有清熱利濕、補脾養血、益氣解郁的功效,符合中醫治療脂肪肝(肝痞)、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脅痛、“積聚”、“鼓脹”、“肝積”)的理念。
從現代醫學研究分析,強肝膠囊16味成分中,多種組分具有明確的藥理活性,見表2。如黃芪、丹參具有較強的抗肝纖維化活性,已被廣泛證實。以黃芪舉例:黃芪甲苷是從黃芪中分離出來的關鍵成分,研究表明其能有效改善肝纖維化程度【1,2,3】。黃芪甲苷是強肝膠囊生產中質量控制的關鍵指標之一。
表2. 強肝膠囊16味成分的藥理活性
成分 | 屬性 | 中藥藥理與臨床應用中的藥理活性 |
丹參 | 活血化瘀 | 抑制凝血,激活纖溶;保肝及促進肝細胞再生;抗肝纖維化;抗氧化;對血脂和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 |
郁金 | 活血化瘀 | 對中毒肝炎的作用;降血脂; 抗氧化;抗自由基損傷。 |
黃芪 | 補氣 | 抗肝纖維化;保肝;對細胞代謝的影響;對核酸代謝的影響;對內環核苷酸的影響;對蛋白質的影響;抗炎。 |
黨參 | 補氣 | 增強SOD的活性;抗炎鎮痛。 |
山藥 | 補氣 | 抗氧化:不僅能直接清除自由基,而且可以清除自由基對細胞膜的脂質過氧化作用。 |
甘草 | 補氣 | 抗炎;抗氧化;降血脂;保肝;解毒:使細胞色素P450含量增加,表明對肝藥酶有誘導作用。 |
當歸 | 補血 | 降血脂;保肝;抗炎;抗氧化。 |
白芍 | 補血 | 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炎;保肝;抗病毒。 |
黃精 | 補陰 | 抗氧化,提高機體抗自由基能力; 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 |
地黃 | 清熱涼血 | 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 |
板藍根 | 清熱解毒 | 抗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抗脂質過氧化,阻止和清除脂肪在肝臟浸潤。 |
秦艽 | 祛風濕 | 抗炎。 |
澤瀉 | 利水滲濕 | 降血脂;抗脂肪肝;抗炎;抑制結石的形成。 |
茵陳 | 利水滲濕 | 利膽;保肝;降血脂;消炎。 |
山楂 | 消食 | 降血脂;抗氧化,保肝。 |
六神曲 | 消食 | 通過影響輔酸的構成而發揮對物質代謝的影響,通過氧化功能,促進人體對食物中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
【參考文獻】
[1]LIU Y T, LV W L. Meta-analysis on effectiveness of Radix Astragali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fibrosis[J].Glob Tradit Chin Med(環球中醫藥),2019,12(8):1294-1298.
[2]李艷,伊航,蔡軼倫,等.黃芪總黃酮對四lǜ 化碳誘導大鼠肝纖維化的影響[J].中成藥,2019,41(7):1710-1713.
[3]戴鴻志,等.黃芪甲苷對肝纖維化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22,3.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