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脂肪性肝病(FLD)的簡稱,臨床上主要通過B超、CT等影像學檢查發現。脂肪肝并非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臟脂肪過度蓄積的一種病理狀態,其病程和預后不一。脂肪肝有急、慢性之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簡稱非酒精性脂肪肝,現在也有稱代謝相關性脂肪肝,是一種與胰島素抵抗和遺傳易感性密切相關的代謝應激性肝損傷,是導致肝臟酶學指標異常和慢性肝病的最常見原因。其疾病譜包括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1]。
一、導致NAFLD的誘因有哪些?
我國居民NAFLD的危險因素與西方和亞洲其他國家相似。主要有以下幾個誘因:
二、NAFLD的的癥狀和危害
NAFLD起病隱匿,發病緩慢。少數患者可有乏力、右上腹輕度不適、肝區隱痛或上腹脹痛等非特異癥狀。因癥狀不明顯,多在常規體檢時因肝功能異常、肝臟腫大、或肝臟超聲檢查提示“明亮肝”而被發現。但嚴重脂肪性肝炎可出現黃疸、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癥狀。NAFLD發展至肝硬化失代償期其臨床表現與其他原因所致肝硬化相似。
此外,NAFLD肝外表現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惡性腫瘤、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膽石癥、慢性腎病。
三、中醫學是如何認識NAFLD的?
NAFLD是西醫病名,在中醫學古籍中沒有記載,現多依據其癥狀和病機歸屬于中醫學“肝癖”“濕阻”“脹滿”“積證”“脅痛”等病證的范疇。
NAFLD常與肥胖、高血壓病、糖尿病等伴發,是一種復雜的、整
體性的代謝性疾病。迄今為止,西方醫學仍未完全明確的發病機制,因此也缺乏有效的藥物。而中醫藥整體調節和多層次、多靶點作用的特點,以及較好的安全性是治療本病的主要優勢。
四、中成藥治療脂肪肝也已被廣泛運用,明確診斷的患者可以嘗試短期自行選用
脂肪肝常與肥胖、高血壓病、糖尿病等伴發,是一種復雜的、整體性的代謝性疾病。一般認為中藥復方的特點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其多成分、多途徑的藥理作用與脂肪肝發病的復雜機制相吻合,可以在改善脂肪肝的同時部分改善其相關疾病。
在中國臨床實踐中,大部分脂肪肝患者已經接受了中醫藥治療。只要運用合理,辨證施治準確,中藥對脂肪肝的療效是肯定的。臨床效應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明顯改善癥狀; 二是顯著保肝降酶;三是長期治療或可逆轉脂肪肝。
參考文獻: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醫診療指南(患者科普版)[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21,31(12):1153-1156.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