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范子萌
債券市場標準化發行的“標準”再次收緊。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近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業務規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加強債券發行規范。
這是提高債券市場發展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措施。《通知》發布后,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債券發行承銷業務非常“內部卷”,該通知統一規范了一段時間以來債券市場發行混亂,限制了金融機構之間的惡性競爭,銀行間債券市場一級發行業務將迎來一個真正標準化的時代。
接近交易商協會向《上海證券報》記者介紹,根據銀行間債券的實際發展,根據市場化、透明化、標準化的原則,主要提出了三項措施:
一是引導和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本通知提出,應充分考慮國債、開發性金融機構債券、政策性金融機構債券收益率曲線、可比市場利率等因素。明確要求發行人不得以綜合業務合作等方式干擾發行定價,不得違反規定價格。此外,通過引入預公告機制,加強查詢操作規范,促進投融資雙方定價溝通協商,引導合理定價區間的形成。
二是提高簿記備案操作的標準化和透明度。《通知》明確要求提高簿記備案過程的透明度。簿記經理應及時向發行人和承銷團成員披露簿記過程信息,承銷團成員應及時與投資者共享信息。《通知》還完善了備案時間調整、利率范圍調整、備案信息保存、即時通訊工具使用等操作規范。
第三,加強信息披露,規范余額包銷。主承銷商余額包銷應當在發行公告中披露,發揮信息披露的市場約束作用,引導和鼓勵提高市場銷售水平。此外,余額包銷的“數量”和“價格”不得擠出有效的認購金額,也不得損害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近年來,隨著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深度和廣度的不斷擴大,競爭日益激烈,市場出現了一些新的形勢和問題。特別是在債券發行工作中,部分主體發行業務流程不完善,發行定價不謹慎,個別承銷機構通過低價包銷進行不正當競爭。“這些新形勢、新問題成為市場各方關注的焦點,也制約了市場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接近交易商協會的人士說。
該通知的發布是市場的“痛點”,對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健康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一些外國機構告訴記者,該通知的內容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發行操作規范,以響應市場的關注和需求。
《通知》制定的關鍵立足點是提高價格發現功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價格機制是市場經濟的核心機制。“接近交易員協會表示,一系列措施將促進形成更科學合理的發行價格,引導市場資金合理配置,遏制部分機構盲目“大”局面,促進資金流向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同時有利于貨幣政策監管,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市場也有期待。一些機構提出,鑒于《通知》中的許多措施首次提出,與早期操作不同,希望協會加強對市場各方的培訓和宣傳,特別是加強對發行人的宣傳,進一步指導承銷機構規范業務的實施。
為此,記者了解到,《通知》的實施充分考慮了對債券發行相關方和市場的影響,合理設定了過渡期,并給予了足夠的時間準備《通知》的實施。該通知還明確指出,它將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發行之日起7月1日及之后的債券,應當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執行。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