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華安基金總經理張曉嶺
從基礎創業到繁榮,華安基金的初衷仍然是:專業創造財富,創新引領發展,始終與持有人“智慧與真誠”。智慧,即基于行業的專業;真誠,即建立信任關系;陪伴,始終以客戶為中心,與客戶成長,攜手合作
1998年,公開發行基金登上了中國證券市場的舞臺,目前市場規模已超過27萬億元。華安基金作為“五大”基金公司之一,經歷了公開發行業發展的各個時期,綜合實力不斷提高,業務業績持續增長,長期處于行業前列。從基礎創業到繁榮,華安基金的初衷仍然是:專業創造財富,創新引領發展,始終與持有人“真誠”。
“智慧,即專業立足行業;誠意,即建立信任關系;陪伴,即始終以客戶為中心,陪伴客戶成長,攜手共進。華安基金總經理張曉玲表示,中國的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公共基金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華安基金秉承“金融服務國家”的信念,培育基金行業“合規、誠信、專業、穩定”的文化公約,繼承創新的傳統和特點,將探索財富管理價值鏈的新發展方向,以業務和產品創新為載體,繼續創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把握時代賦予的發展機遇。
大時代的公募基金
從美國華爾街到中國金融市場,從監管到投資,張曉玲的身份不斷變化,這使他有了更廣闊的行業視角。”自公開發行基金行業發展以來,一直與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和資本市場發展密切相關。”回顧過去25年公開發行基金行業的發展過程,張曉玲總結道。
2001年是中國經濟的關鍵一年。張曉玲回憶說,今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加快國內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系,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同樣,今年,國內公共基金行業實現了從封閉基金到開放基金的歷史性飛躍。第一個開放基金“華安創新”誕生了。此后,產品創新層出不窮,行業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然而,沒有永恒的高歌猛進。“2008年無疑是全球市場難忘的一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證券市場經歷了大牛市后的調整期,公募行業進入了孕育期。張曉玲表示,在此期間,投資者教育掀起高潮,指數基金擴張,專戶金融業務開放,營銷和服務創新活躍,利率市場化步伐逐漸接近。公募基金開始“飛進普通百姓家”,逐步描繪普惠金融的新范式。
自2018年以來,在新資產管理規定試點的影響下,資產管理行業和公共基金行業都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和結構調整,資本市場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張曉玲說:“新的資產管理規定試點以來,我國無風險利率趨勢下降,間接融資市場和信貸增長逐漸飽和,促進了以公開發行基金為代表的股票市場的繁榮和資產管理行業的巨大發展。”。
百舸爭流 為行業注入發展活力
在25歲生日之際,公共基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方向越來越明確。中國證監會去年4月發布的《關于加快公共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將“支持差異化發展”放在首位。
“這個行業有一種追求‘大而完整’的傾向。事實上,這樣的目標可能不適合每個公司,差異化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水平。”張曉玲表示,世界頂級資產管理公司都探索了獨特的創業商業模式。在差異化競爭下,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有很大的優勢,值得借鑒。
例如,貝萊德集團堅持為所有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提供最佳的投資解決方案,基于技術和固定收入的快速發展;先鋒試點集團產品利用極低的利率,開放指數投資,實現大規模擴張;富達投資集團是一家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公司,結合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
張曉玲建議,未來公開發行業可以從四個方向嘗試創新,打破固有的同質化競爭形勢。
首先,投資和研究產業化。通過更有效的分工合作、更智能的集成平臺和更敏感、更高效的風險控制系統,授權投資和研究人員,逐步擴大基金經理的管理半徑,促進公開發行業以更經濟的成本為更大的居民服務。
第二,技術授權。目前,金融機構已經加快了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技術正在推動公開發行業的創新和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目前,未來的道路可能還不清楚,但從未來10到20年的長周期來看,技術授權將是領先公開發行基金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第三, 個性化服務。從趨勢來看,未來個人和機構的需求將越來越個性化。公共基金需要不斷創新商業模式,開發定制和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第四,直接聯系客戶。目前,國內公開發行基金的客戶獲取方式主要依靠代銷渠道,而在美國,機構客戶直銷的比例非常高,這可能是國內公開發行基金未來的探索方向。
以創新引領公司發展
在過去的25年里,創新基因深入融入華安基金的企業文化,在行業發展的歷史幕布上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印記:第一個開放基金、第一個開放指數基金、第一個貨幣市場基金、第一個黃金ETF、首批公募REITS等。
近年來,華安基金創新的步伐從未停止。例如,作為行業第一批和上海第一批公開發行REIT項目,該項目在系統模式、業務結構、分銷模式等方面具有探索性和挑戰性;去年,華安基金還推出了第一家國家債券ETF、科創板行業首批科創信息ETF、科創板芯片ETF等ETF、ETF等ETF創新產品是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款數字經濟ETF。
張曉玲表示,華安基金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需求為基礎,未來將從三個方面進行創新。
一是擴大產品創造供給,承擔客戶多元化的投資需求。積極推進產品創新,不斷增強供給能力,以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為出發點。FOF等產品類別從傳統的股票和債券探索股權和債券之間資產配置的創新空間、MOM等資產配置產品。同時,延伸到商品、公開發行REITS等替代資產,不斷探索持有期產品等多元化結構創新產品形式,優化持有人的投資體驗。
二是向下延伸,加強客戶服務,大力發展養老金融和基金投資業務。在養老金融方面,圍繞居民養老需求的特點,積極探索符合不同生命周期和風險偏好的養老投資策略,繼續促進養老產品的發展和創新,引導居民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養老計劃。在基金投資方面,我們致力于通過不斷豐富戰略供給和優化公司形式,幫助投資者解決基礎選擇困難、時機選擇困難等投資痛點。
三是向外延伸,參與海外競爭,探索全球投資。在“走出去”方面,不斷豐富海外投資供應,以更加多樣化的形式服務國內投資者參與全球資產配置。受益于QFII和RQFII擴容、互聯互通等政策便利,海外資金投資中國金融資產的規模持續增長。華安基金將充分發揮投資研究優勢,幫助更多海外投資者了解中國市場,配置中國核心資產。
在采訪中,張曉玲的“高頻詞”反映了華安基金25年的發展道路,以增強投資者的收益感,促進產業文化建設,并伴隨著持有人的智誠。張曉玲表示,公募基金正逐漸成為居民資產配置的重要方向,提高持有人的投資收益感和幸福感尤為重要。華安基金將行業文化建設與公司治理、發展戰略、發展模式和員工行為準則深度融合,幫助行業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發展,服務于時代的新發展模式。(轉載證券日報)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