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天以后,“ST國安”成功摘帽,公司稱涉及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已經消除,且不存在觸及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的任何情形。
6月7日,中信國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股票自2024年6月11日開市起撤銷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ST國安”變更為“中信國安”,股票代碼仍為“000839”。撤銷其他風險警示后,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由5%變更為10%。
有市場評論人士指出,此番“摘帽”意味著中信國安已經通過了嚴格的財務審查,證明其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已基本重回正軌。此外,“摘帽”也代表著公司的聲譽和信譽得到了提升,有利于公司的業務拓展和融資。
如今,中信國安此前的歷史遺留問題已獲得有效解決,今年主營業務也無大的阻礙,債務風險的壓抑和摘帽勢能的釋放為其帶來了長足的紅利,公司2024年下半年的發展受到較多市場人士看好,業績有望大幅改善。
甩掉歷史包袱 輕裝前行
2022年5月6日,因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中信國安股票被實施風險警示。此后的兩年多來,為解決過往累積的債務包袱,公司管理層通過及時的資產處置以及一系列的債務重組和清償工作,在母公司“中信系”的強勁支持下,逐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公司經營全面回歸正軌,維護了投資者的切身利益。
在披露2023年度報告后,中信國安向深交所提出了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的申請。
中信國安2023年度經審計財務報表中指出,中信國安2023年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91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65億元,2023年末流動負債37.91億元,流動資產27.89億元,長期股權投資中包含可流通的境內上市公司股票投資3.54億元,經營狀況較2022年得到一定改善。在公司控股股東之母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新增融資、債務重組或展期等方式降低公司資金成本和集中兌付壓力,解決訴訟風險。公司債務風險及流動性壓力獲得平緩稀釋。
會計師事務所對中信國安2023年財務會計報告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2023年審計報告》,同時出具了《關于中信國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上年度導致非標準審計意見事項消除情況的專項說明》,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不確定性進行了審核,結論為導致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如今,邁向新生的中信國安,已經走過那段最艱難崎嶇的路,內部管理和股權架構趨于穩定,公司經營步入正軌,可望迎來嶄新的發展階段。
股東紅利釋放,業績增長確定性高
2023年,新國安集團的整體重整計劃順利完成,“老國安”風險化解取得圓滿成功,企業浴火重生開啟了新的征程。重整后,中信國安控股股東之母公司變更為中信國安實業,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中信集團。
而中信國安的此次“摘帽”也得益于控股股東的“兜底”助力。
據悉,回歸“中信系”的中信國安在中信國安實業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新增融資、債務重組、資產變現等方式,降低債務逾期及訴訟風險,較大程度上緩解了公司的流動性壓力,有效避免了退市風險并為公司的業務發展帶來了充足的資金;在中信集團和中信國安實業的品牌和協同優勢下,中信國安主營業務重新走上健康發展軌道。
年報顯示,中信國安2023年營業收入29.82億元,同比增長10.1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91億元,同比增長93.44%;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17億元,同比增長71.23%;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02元,同比增長93.45%;公司總資產 62.19 億元,比上年增長5.08%。
其中,公司企業綜合信息服務業務對公司營收的貢獻依舊突出,業務收入達27.35億元,占比91.72%,同比增長6.35%。此外,房地產業務收入1.74億元,占比5.83%,同比增長3838.41%;其他收入0.73億元,占比2.43%,同比增長129.18%。
隨著“摘帽”利好的推動,中信國安的未來前景將受到越來越多的市場關注和期待。有券商人士認為,中信國安近年來業務結構調整與戰略轉型頗見成效,且公司頂層思路清晰,具有很強的增長潛力,2024年業績增長確定性較高。展望未來,中信國安有望繼續依托“中信系”的品牌和協同優勢為平臺賦能,推動公司業績進一步提升。
重生布新局,提升新質生產力
從危到穩,從穩到機,近年來,在公司管理團隊的帶領下,中信國安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
作為國內信息產業領域的創新引領者,中信國安以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行業經驗,為政府和企業提供高效、安全的信息服務。公司專注于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和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通過技術創新和業務整合,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運營效率。
其中,旗下鴻聯九五作為最早一批在全國范圍內從事客戶聯絡中心和信息服務的國有企業,依托中信集團和中信國安實業的品牌和協同優勢,在市場上建立了良好品牌形象和客戶信任度,通過為客戶提供專業化、高質量的服務,已發展成為客戶聯絡中心外包服務行業的頭部企業,連續多年榮獲各大行業知名獎項和政府榮譽,在業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展望未來,隨著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新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更多的企業逐步從原來粗獷型發展轉變成精細化運營,將企業的線上銷售、會員管理等專業領域交由專業服務商來完成,企業信息綜合服務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二主業方面,在控股股東之母公司中信國安實業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以中信國安實業發展規劃為指導,通過中信集團和中信國安實業的協同優勢,充分利用下屬子公司在技術創新和研發方面的能力,加強系統內智慧化項目研發和建設能力,提高公司新質生產力,積極拓展新業務,探索和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熟悉信息化業務市場的分析人士認為,上述資源也將為中信國安在企業綜合信息服務垂類市場的業務開拓提供獨特優勢,也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