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湯立斌
近年來,中國的資本市場已成為連接實體經濟、金融和技術的重要樞紐,幫助科技創新企業做得更好、更強大。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的交匯處,資本市場進一步促進了創新資本的形成,使科技成果的轉型有了新的方向。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惠滿最近表示,他將更準確、更有效地支持科技創新,并及時出臺政策措施,進一步支持高水平的科技自力更生和自我完善。業內人士認為,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一般需要市場耐心和長期的關懷。準確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創新完善的金融產品可以引導更多的資源關注科技創新領域。
市場機制不斷完善
拓寬科技創新企業融資渠道
以建立科技創新委員會和試點注冊制度為突破口,我國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體系和機制不斷完善,科技創新企業占新上市企業的70%以上,集成電路、生物醫學、新能源等領先產業的集聚效應顯著。
數據顯示,目前5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超過一半,2017年初高新技術產業市值比例約20%上升至近40%。2022年,上市公司研發投資占全國研發支出的一半以上,高新技術制造業上市公司研發強度明顯領先全國平均水平。
同時,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斷完善,各交易所、各板塊定位更加清晰。其中,科技創新委員會“硬技術”定位突出,產業分布集中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專業新企業250多家;創業板出現了一批創新“領導者”和行業“先鋒”,144家公司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北京證券交易所積極為中小企業創造科技創新服務的特色優勢,84家公司入選國家專業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中金公司首席執行官黃朝輝認為,自試點注冊制度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大大拓寬了科技創新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暢通“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促進科研投資和科技成果價值,科技成果轉化和價值增長,激發科研人才持續創新的動力。
市場包容性不斷提高
適應科技創新企業融資需求
我國資本市場制度的包容性也在不斷提高,更好地適應了高科技企業多元化的融資需求。通過關鍵制度改革,市場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無利可圖企業在科技創新委員會和創業板上市,支持在研發階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業上市,符合科技創新企業早期投資大、收入和利潤需求上升的實際特點。受益于此,一批原本只能在國外上市的企業現在紛紛登陸國內市場。
據統計,科技創新委員會上市時有51家無利可圖企業、8家特殊股權結構企業、6家紅籌股企業和19家第五套上市標準企業。從上市后的效果來看,上市后有18家無利可圖企業轉為盈利,反映了資本市場的支持作用。
嘉實基金股票投資研究首席投資官姚志鵬在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表示,在新形勢下,關鍵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需要更多的資本市場關注和支持。
“科技創新企業有自己的發展節奏和獨特的靈活性?!币χ均i認為,在監管框架下,市場上有限、寶貴的資源應更有針對性地聚集在行業競爭激烈的科技創新企業,滿足相關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幫助企業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取得突破和發展。
債券市場功能不斷深化
提高科技創新企業服務質量和效率
促進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的高質量發展,有助于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債券融資支持體系,加快科技創新企業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易惠滿最近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將加快完善制度規則,全面深化債券市場功能,按照統一公司債券和企業債券的理念,促進協調發展。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交易所市場共發行科技創新債券283只,發行規模2100億元。募集資金主要投資于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領域,積極幫助科技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今年4月,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了促進科技創新公司債券高質量發展工作計劃,提出更加努力、更實際的措施支持科技創新,包括科技創新企業“審查、審查”“綠色渠道”政策,促進科技創新企業發行REITS,研究推出科技創新債券等。
業內人士認為,科技創新企業往往迫切需要快速融資,實施“綠色渠道”等政策將大大縮短相關債券審計注冊期限,有利于企業有效獲得融資。同時,加強債券等金融產品的供應和創新,有助于優化市場資源配置,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選擇。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