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強
近年來,在我國新能源車市場持續保持迅猛增長態勢。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銷售量激增背后,有關汽車企業卻面臨越賣越虧得難堪境遇。據業界權威專家表露,我國100好幾個電動汽車排名中真真正正獲利的可能就兩三個。
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一是成本過高。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是動力鋰電池,相對成本占全車成本費的三分之一之上。此外,新能源車還要配套設施建設充電樁、汽車充電站等設施,這也提高了車企的經營成本。二是市場競爭激烈。在我國新能源車市場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一些汽車企業為了能搶占市場,甘愿廉價乃至賠本市場銷售,造成價格行情錯亂和行業平均利潤率下降。
應對銷售量往上、盈利下行的狀況,汽車企業能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
最先,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理論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優勢,須堅持自主創新,特別是動力鋰電池、電動機、電機控制等關鍵部件技術革新,提升產品特性、可靠性和穩定性,減少新產品的成本與耗費。還需要提升智能網聯技術、無人駕駛等技術的發展,提高產品智能化和專業化程度,提升產品附加值和誘惑力。
次之,優化產業布局,塑造品牌形象。地域廣闊,不同地區顧客有不同的需求,必須優化和多元化。例如,可以結合城市和鄉村居民不一樣用車場景,開發設計外型、道路、越野車、快速、低速檔等差異化產品。與此同時,汽車企業要切實營造本身企業形象,反映特點文化底蘊和安全駕駛核心理念,凝結忠實粉絲人群。
最終,提升產業鏈協同與合作。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一個涉及到各種領域和環節復雜網絡,各參加者協同配合才能達到穩定運行。汽車企業要加強與動力鋰電池、汽車充電樁、汽車充電站等上下游產業的協作,創建穩定性和互利的供應關系,分享投入與產出與風險義務。與此同時,汽車企業也應當加強與政府部門、產業協會、科研院所等利益相關方的交流與合作,參加制訂技術標準、標準、政策等,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