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FI2024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由NAFI南京國際藝術季組委會主辦,南京十竹齋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落地。南京金陵文化保護發展基金會作為「文化公益合作平臺」,為藝博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土壤;金鷹國際集團作為藝博會的「城市級戰略合作伙伴」為NAFI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時攜手「獨家新媒體合作平臺」小紅書藝術,共同致力于為南京市民乃至全國觀眾,打造極致的審美趣味和生活體驗。
NAFI2024場館圖
作為持續聚焦影像藝術的博覽會,NAFI始終秉持“守住品質·惠及百姓·賦能城市”的宗旨,堅持獨立專業的策展視角,致力于打造全球與在地性并重的藝術交流平臺。匯集來自全球的頂級畫廊與機構,展品形式涵蓋影像、攝影、裝置、油畫、雕塑、設計、潮流制作等,為觀眾呈現不同語境下當代藝術的面貌。
NAFI2024海報
今年,藝博會的展商陣容進一步升級,兩大主題展區:「NAFI·FOCUS|畫廊聚焦」「UNI-NAFI·Nanjinger|在南京」,攜手近40家國內外頂級畫廊、藝術家個人項目、獨立藝術品牌,帶來近百件精彩作品首次亮相南京。同時,展會特別策劃「NAFI·PLATFORM|公共平臺」、「NAFI·VOICE|公共論壇」、「NAFI·CONNECT|全城藝動」等多個主題板塊,多層次、全方位呈現一場城市級藝術盛會。
金鷹國際集團作為NAFI2024的「城市級戰略合作伙伴」,雙方將延續2023年的良好合作關系,繼續在藝術、商業、文旅、生活美學、科技、教育、醫療、品牌跨界、城市更新、公益事業、媒介宣傳等多個維度展開深度合作。
同時,本屆藝博會將倡導「綠色低碳環保展會」,將環保理念付諸實踐,引領藝術與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從展會搭建到物料選擇,精選可循環使用的材料,力求減少資源浪費和碳排放,為藝術展示開創更環保的方式。同時,NAFI還鼓勵參展商和觀眾共同參與綠色行動,通過減少一次性物品使用、優化能耗和廢棄物回收等措施,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NAFI致力于通過藝博會賦能城市。一座城市的公共文化建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但藝博會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聚集最優秀的藝術機構,賦予城市前所未見的藝術生態。”
——NAFI南京國際藝術季暨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總策劃:孔超
當代、前沿、國際化、南京首發
今年,核心展區「NAFI·FOCUS|畫廊聚焦」將在展示NAFI專業影像藝術的基礎之上,全面涵蓋繪畫、裝置等多種類別的藝術作品。其中,天線空間、BROWNIE Project、施博爾畫廊、七木空間、回聲、西畫廊、YveYang共7家畫廊首度亮相。榮幸迎來15家連續參展的老朋友,包括千高原藝術空間、阿爾敏·萊希、逸空間、高臺當代藝術中心、蜂巢當代藝術中心、恒立影像中心、戶爾空間、獅語畫廊、MAI 36 GALERIE、紐格赫姆施耐德畫廊、賽迪HQ畫廊、香格納畫廊、TONG畫廊+項目空間、陶谷公園、Vanguard Gallery。
其中,千高原藝術空間、阿爾敏·萊希、BROWNIE Project、施博爾畫廊、戶爾空間、紐格赫姆施耐德畫廊、回聲、賽迪HQ畫廊、香格納畫廊均帶來了藝術家的個人項目。而藝術家張遼源則將在「NAFI·PLATFORM|公共平臺」帶來自己的個人項目——張遼源:彩色/有聲。
此外,大量優秀影像藝術作品將在NAFI2024國內首展,再度引領影像熱潮。賽迪HQ畫廊將帶來藝術家海倫·馬爾騰 (Helen Marten)的個人作品。施博爾畫廊將帶來藝術家尤利烏斯·馮·俾斯麥 (Julius von Bismarck)的個人作品。阿爾敏·萊希畫廊將帶來藝術家奧利弗·比爾(Oliver Beer)的個人作品。以及,BROWNIE Project 將帶來藝術家武子楊的獲獎個人作品《阿加爾塔》。
創造、聯結、兼顧學術性與市場化
同時,NAFI2024設置了豐富的特別企劃和周邊單元,從不同視角為觀眾呈現南京藝術季的盛況。
「UNI-NAFI·Nanjinger|在南京」
再度推出的「UNI-NAFI·Nanjinger|在南京」展區,召集15家獨立品牌共同入駐,描摹城市生活畫像,推廣南京的生活美學與城市活力,打造開放式交流營地!呈現富有創造力、清新面貌的藝術創作,融合別具一格的審美調性和品牌哲學。
「NAFI·PLATFORM|公共平臺」
將與從事影像藝術的專業機構、藝術家合作,旨在保持NAFI高端的學術定位。今年,公共平臺版塊有幸邀請北丘當代美術館在藝博會現場回顧性地呈現美術館長期系列性展覽“隧道項目”,帶來藝術家姚聰、張一、陳嘉誠的作品;同時將策劃呈現藝術家個人項目——張遼源:彩色/有聲。
作為全國首座鑲嵌于城市中心山丘上的美術館,北丘集當代藝術收藏、展陳、研發和教育為一體。美術館主體建筑保留了二十余年前的建筑原貌,經過六年的修復與加固,與郁郁蔥蔥的山體巧妙銜接。北丘當代美術館致力于當代藝術的收藏、展陳、研發和教育。其地理位置和大隱于市的環境,為藝術作品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展示平臺。
張遼源的創作涉及影像、裝置、攝影、繪畫、新媒體等多種媒介,“能看的方式和所見的形式”是他關注的兩個問題。其作品與公共環境有著緊密關系,作品的創作常在公共場所內進行,并以此興趣制作了一些機械裝置,對日常使用的物品和公共環境中的人造物品保持了長時間的關注,并對即興創作產生了興趣,從瑣碎的生活細節里隨興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作品,參與組織一些交流活動。后期開始對視覺現象本身產生了極大興趣,隨即開始了對光線、成像、圖像、圖形、觀看等一系列與視覺現象有關的各種問題進行研究和創作。
「NAFI·VOICE|公共論壇」
今年的「NAFI·VOICE | 公共論壇」將繼續在現場呈現精彩紛呈的主題論壇,深入探討當代藝術發展的核心議題。特別邀請藝術家代表、畫廊主、資深藏家以及專業藝術媒體匯聚一堂,通過多元視角共同解讀藝術生態的豐富面貌,每位嘉賓都將帶來獨特的觀點和深刻的洞見,帶領觀眾在思維的碰撞中獲得全新的藝術體驗。
「NAFI·CONNECT|全城藝動」
NAFI2024期間,「全城藝動」將以更廣泛的線上模式覆蓋,匯集南京本地藝術機構,打破藝博會的空間束縛。
其中,德基藝術博物館將帶來國際知名當代數字藝術家Beeple(Mike Winkelmann)的全球首場個人大展“Beeple:來自人造未來的故事”(Beeple: Tales From A Synthetic Future)。展覽由當代藝術界頂尖國際策展人、藝評家兼藝術史學家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作為藝術顧問與德基藝術博物館攜手,系統而全面地回顧Beeple的藝術生涯,邀請觀眾以沉浸的方式,探索Beeple藝術實踐中的多個維度,了解其對于數字藝術及當代藝術史發展所提出的詰問及帶來的深遠影響。
金鷹美術館帶來了展覽《食物、物與日常》。此次展覽匯集了來自國內外的12位藝術家,將熟悉的日常生活進行轉化,為那些來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現象注入新的生命力,開啟意料之外的闡釋空間。
由NAFI總顧問朱朱所策劃的展覽《蝶影—紀念瑞貝卡·霍恩》,也于11月10日在萃舍云集The Cloud Collection-當代藝術收藏中心全面開幕。展覽聚焦呈現藝術家瑞貝卡·霍恩(Rebecca Horn)從1970至1981年這十多年間的早期影像作品,透過一段經典的切片,來展現和梳理藝術家的創作觀念和獨特面貌,同時也展示了肇始于早期影像的行為表演圖片、中后期的機械裝置,以及藝術家的多部重要出版物和文獻資料。
通過「NAFI·CONNECT|全城藝動」觀眾將有機會深度了解南京藝術生態的活力與多樣性。主題展覽信息實時更新、獨家線下導覽、美術館策展人分享對談,帶來豐富的文化碰撞。NAFI2024讓觀眾輕松了解南京最新展訊與藝術動態,沉浸在年度最具熱度的藝術氛圍中。
「NAFI FUTURE·摘星計劃-Spotlight聚光」
延續去年「NAFI FUTURE·摘星計劃」對青年藝術家的挖掘和扶持,由NAFI團隊傾力打造,全新線上頻道 SPOTLIGHT 正式開啟。以影像為媒介,旨在推動藝術邊界的拓展,成為激發創新語言生成的關鍵力量。作為一個公益平臺,“摘星計劃”旨在鼓勵推動新一代藝術家的創作展示和原創力量,挖掘具備前沿先鋒、暢想活力及獨特個人創作語言的藝術工作者,打造全新面貌的藝術新星。
SPOTLIGHT X NAFI FUTURE 持續聚焦于新銳藝術家的獨特視角,強調針對創新路徑的深度曝光,為青年藝術家提供更多元的交流展示平臺,在同一語境下共同探索當代藝術的可持續發展。
NAFI2024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期待與您金秋重聚,藝綻金陵!
更多資訊請關注NAFI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公眾號。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