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備受矚目的中華設計獎“浙有好竹意”創意設計大賽評審結束,將于近期舉行頒獎儀式。此次大賽以傳承和發揚中華竹文化為核心,聚焦傳統竹工藝與現代手工技藝的融合創新,旨在通過創意設計,為百丈鎮的竹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自大賽啟動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設計愛好者積極響應,共提交了1300多件參賽作品。這些設計作品不僅展現了設計師們對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創新詮釋,更體現了他們在材質、色彩、加工方法與紋理等方面的精湛技藝。
作為本次大賽的主辦地之一,杭州余杭區百丈鎮竹林茂盛,生態稟賦優越,是遠近聞名的毛竹之鄉。其豐富的竹資源和優越的生態環境,成為了展示竹文化魅力的絕佳舞臺。
圖為中華設計獎“浙有好竹意”創意設計大賽終評現場
中華設計獎“浙有好竹意”創意設計大賽終評階段由行業專家、設計領軍人物等組成評審團,對參賽作品進行全面評估。獲獎作品不僅獲得獎金,還將享有在余杭區百丈鎮落地轉化的機會。此外,本次大賽彰顯了浙江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前瞻性,為推動竹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圖為中華設計獎“浙有好竹意”創意設計大賽終評現場
竹子,作為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珍貴禮物,其使用和研究在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在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手中,竹子的加工工藝越來越精湛,用途越來越廣泛。與竹相關的技藝和文化,也成為了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百丈鎮生態稟賦優越,森林覆蓋率達87%,竹林面積達到了5.5萬畝,是遠近聞名的毛竹之鄉。余杭區百丈鎮黨委委員趙志博表示,本次參賽的優秀作品不能被束之高閣,而應被轉化為實用產品,去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中華設計獎“浙有好竹意”創意設計大賽設置了36.4萬元獎金,吸引了1300多件作品報名參賽。余杭區百丈鎮將重點支持符合現代消費者審美的文創產品進行開發和生產,還招引有潛力的竹編竹藝團隊,為他們提供大師工作室和一系列優惠政策,以鼓勵優秀設計師在百丈蓬勃發展。余杭區百丈鎮希望通過設計和藝術的力量,顯著提升竹子的附加值,使其從一種農產品轉變為藝術品。此外,部分設計產品和大型竹藝裝置將在百丈落地,力求成為頗具特色的網紅打卡點。同時,余杭區百丈鎮也希望以賽引才、以賽引智,在百丈集聚一批竹藝手工藝人,帶動村民共同富裕。
圖為北京科技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北京科技大學科技美育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覃京燕
對于本次大賽的深遠意義,行業專家們紛紛表達了看法。北京科技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北京科技大學科技美育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覃京燕表示,產品設計應綜合考慮色彩、材質、加工方法與紋理。色彩傳遞情感與文化內涵,材質體現自然與人造的結合,加工方法影響產品質量與經濟性,而紋理則體現細節。這四個要素相輔相成,不僅提升了竹制設計的美感與功能,更為傳統竹文化的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導,助力可持續設計與生態文明建設。
圖為全國設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同濟大學長聘教授范圣璽
全國設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同濟大學長聘教授范圣璽表示,優秀的設計能夠為村莊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通過創意設計,村莊可以打造出獨特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促進當地的旅游業和手工業。此外,設計創新還可以提升農業產品的附加值,例如通過精美的包裝和品牌故事,使農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
圖為余杭區百丈鎮黨委書記陳時忠為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高揚頒發聘書
竹子作為可持續材料,象征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高揚表示,竹子作為自然植物,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和可持續性,符合綠水青山的理念。通過設計創新,可以將傳統竹工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結合,創造出富有文化內涵和環保效益的產品。這不僅能提升竹制品的市場競爭力,還能推動生態經濟的發展。
圖為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朱旭光
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朱旭光指出,中華設計獎“浙有好竹意”創意設計大賽促進設計師與竹產業的緊密合作。設計師深入了解竹材特性,將創意轉化為市場化產品,推動竹產業創新。同時,比賽提升了社會對竹文化的認知,增加了竹產品的市場需求。此外,通過設計大賽,地方經濟得以增長,帶動就業,改善村民生活水平。這種良性互動不僅促進了產業發展,還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展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圖為淘寶手藝人及淘寶非遺版塊業務負責人、淘寶造物節非遺展區負責人劉鑫
淘寶手藝人及淘寶非遺版塊業務負責人、淘寶造物節非遺展區負責人劉鑫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推動傳統手工藝與現代電商相結合,為傳統匠人提供展示平臺,助力他們將手工藝品帶給更多的消費者。隨著中華設計獎“浙有好竹意”創意設計大賽的深入推進,期待參賽者能夠通過創造性的設計,將竹子的獨特魅力與現代美學完美結合,展現出竹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未來潛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優秀的作品不僅會轉化為實際的產品,更會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助力浙江在全球生態設計舞臺上綻放光芒!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