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進一步傳承和弘揚“柘榮剪紙”“馬仙信俗”非物質文化遺產,8月22日,恰逢七夕傳統佳期,由中共柘榮縣委、柘榮縣人民政府主辦,柘榮縣馬仙信俗文化傳承弘揚工作領導小組、柘榮縣委宣傳部、柘榮縣委統戰部、柘榮縣文體和旅游局、柘榮縣民族與宗教事務局、柘榮縣馬仙信俗協會承辦的第五屆馬仙信俗文化節暨非遺藝術節(以下簡稱“文化藝術節”)在柘榮縣仙嶼公園隆重開幕。
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陳增光,寧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梅,寧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章允斌,以及省市統戰和民宗部門、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等領導應邀出席開幕大會,柘榮縣委書記張曉容,柘榮縣人民政府縣長宋振等領導,柘榮縣鄉賢、行業商會代表、民間組織代表等參加。
當日仙嶼公園人聲鼎沸、鑼鼓喧天,本次為期2天的文化藝術節正式拉開序幕。柘榮縣委書記張曉容在致辭中表示,柘榮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成立非遺傳承中心,把剪紙文化融入城市建設、嵌入鄉村院落,精心塑造“華夏剪紙城”;豐富完善馬仙信俗孝德之核心、平安之要義,傾力打造中國馬仙信俗朝圣中心。同時,推動布袋戲、評話等戲劇曲藝煥彩新生,致力白茶、剪刀等制作技藝守正創新,實現非遺傳承與產業發展相得益彰、與全域旅游共融共促。
百善孝為先,種孝得福田,柘榮縣是“中國孝德文化之鄉”,馬仙孝德文化精神在這里代代傳承,生生不息。柘榮縣大力傳承馬仙孝德文化的傳統美德,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轉化為全民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形成了尊老愛幼、以孝為榮的良好社會風尚。經廣大群眾推薦多輪篩選后,最終評選出柘榮縣十佳“孝德之星”,活動現場舉行了“孝德之星”頒獎儀式。
柘榮是馬仙信俗的發祥地,發端于唐,發展于宋,興于明清,民國時鼎盛,歷經千年傳承,信眾數千萬人,遍布海內外。馬仙是農耕社會辛勤耕作、勤儉持家、和睦鄰里、行善助人的典范,是平民化的民間信俗遺存現象,具有很高的歷史學、民俗學、民間信仰學價值。作為柘榮縣人民共有的精神“圖騰”,馬仙文化早已根植在柘榮人民心中,歷經千年傳承發展,愈發煥發生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近年來,柘榮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馬仙信俗文化保護傳承,深入開展研究保護工作,建成具有文化標識意義馬仙塑像,累計舉辦五屆馬仙信俗文化旅游節,組織馬仙信俗文化對臺交流,有力地拓展了馬仙信俗文化的影響力,2014年11月11日馬仙信俗文化正式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柘榮縣打造馬仙信俗文化名片,以非遺為紐帶,在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將非遺文化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不斷擦亮“慢城”柘榮全域旅游品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社會在發展、科學在進步,馬仙信俗也始終伴隨時代前行,綻放出時代光芒異彩,更顯彌足珍貴。
據悉,文化藝術節期間,還將舉辦首屆中國·柘榮剪紙藝術節暨非遺嘉年華活動、七夕街頭藝術展演、“清新福建 共享非遺嗨一夏”柘榮非遺展示體驗等配套活動,全面打響“慢城”柘榮全域旅游品牌。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