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興證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與上海中歐財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泰信財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上海攀升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述機構”)簽訂銷售協議,自2023年6月14日起,公司增加了部分基金銷售機構。
具體相關事項現公告如下:
一、適用基金
■■■
注:公司與上述機構就上述基金的銷售建立代銷關系。上述基金的認購、贖回、固定投資、轉換等業務處理規則以相關基金的公告為準。
二、定期定額投資業務
1、申請上述基金固定投資業務的投資者,必須開立公司和/或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開放式基金賬戶,具體開戶程序符合相關銷售機構的有關規定。
2、上述基金每期扣除(認購)的最低金額為0.1元(含認購費)。具體處理要求以上述機構的交易規則為準,但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規定的最低限額。
3、定期定額認購的認購率和計費方式與日常認購業務相同,詳見相關基金的招股說明書(更新)。
4、對于基金定期定額投資業務的具體規定,請詳細閱讀公司的相關公告。
三、基金轉換業務
1、基金轉換是指投資者可以將其通過銷售機構購買和持有的公司開放式基金的全部或部分基金份額轉換為公司管理的另一只開放式基金的份額,由同一銷售機構銷售,屬于同一注冊機構。目前,公司只接受場外前端認購模式的基金轉換申請。
2、基金轉換費由轉出基金贖回費和轉換補償費組成,即:基金轉換費=轉出基金贖回費 + 轉換差額補充費。從認購成本低的基金到認購成本高的基金,收取轉換差額補充費;從認購成本高的基金到認購成本低的基金,不收取轉換差額補充費。
3、基金管理人規定,上述基金的最低轉讓和最低持有份額為0.1份。上述機構辦理基金轉換業務時,具體處理要求以上述機構的交易規則為準,但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規定的最低限額。
如果基金份額持有人單個基金賬戶中的單個基金份額余額低于上述轉換的最低份額,當基金份額持有人申請將賬戶中的所有基金份額轉換為另一只基金時,不受上述轉換的最低份額限制。當基金份額持有人的轉換申請導致單個基金賬戶的基金份額余額低于上述最低持有份額時,基金管理人有權強制贖回余額的部分基金份額。
4、由于注冊機構不同,只允許在同一注冊機構注冊的基金進行轉換。FOF基金和非FOF基金不能相互轉換。
5、公司對轉換補差費率沒有折扣限制。原轉換補差費率為固定費用的,按原費率執行。具體轉換補差費的折扣以銷售機構為準。
6、同一基金不同類別的基金份額之間不開放相互轉換業務。
四、最低認購、贖回、持有股份限制
1、基金管理人規定,每個基金賬戶首次認購的最低金額為0.1元,每次額外認購的最低金額為0.1元。投資者在上述機構辦理認購業務時,具體要求以相關銷售機構的交易規則為準,但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規定的最低限額。
2、基金管理人規定,上述基金的最低贖回和最低持有份額為0.1份。投資者在上述機構辦理贖回業務時,具體處理要求以上述機構的交易規則為準,但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規定的最低限額。
如果基金份額持有人單個基金賬戶中的單個基金份額余額低于上述最低贖回份額,當基金份額持有人申請贖回賬戶中的所有基金份額時,不受上述最低贖回份額的限制。當基金份額持有人的贖回申請導致單個基金賬戶的基金份額余額低于上述最低持有份額時,基金管理人有權強制贖回余額的部分基金份額。請注意贖回份額的設置。
五、認購費率優惠方式
自2023年6月14日起,投資者通過上述機構認購(包括定期定額認購)上述基金(全球新悅混合證券投資基金除外),公司將不設置認購(包括定期定額認購)費率折扣限制,原認購費率為固定費用,按原費率執行。具體的優惠費率以上述機構的官方公告為準。
興證全球新越混合證券投資基金通過上述機構認購(包括定期定額認購),不享受認購和定投費率優惠。
基金費率見基金合同、招股說明書(更新)等法律文件,以及公司發布的最新業務公告。上述優惠活動的解釋權屬于上述機構。
● 銷售機構的情況
上海中歐財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公司網站:https://www.zocaifu.com/
客服電話:400-100-2666
泰信財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公司網站:www.taixincf.com
客服電話:4000048821
上海攀盈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公司網站:www.pytz.cn
客服電話:021-68889082
*上述機構已取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的基金銷售業務資格證書
投資者也可以通過以下渠道咨詢相關細節
星證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客服電話:400-678-0099(免費電話費)、021-38824536
興證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網站:https://www.xqfunds.com/
風險提示:公司承諾以誠信、勤勉、負責任的原則管理和使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的一定利潤或最低回報。投資有風險,請仔細閱讀基金的相關法律文件,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品種。
興證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年6月14日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