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于莉見習記者熊悅
6月20日夜間,本鋼板材公布重要債權轉股權暨關聯交易應急預案稱,擬與大股東本溪鋼鐵(集團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溪鋼鐵”)開展債權轉股權,將本溪鋼鐵集團旗下本溪鋼鐵(集團公司)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鋼煤業”)100%股權資產放入,與此同時擬置出上市企業除保存財產及債務以外所有財產及債務,擬植入財產與擬置出資產差值由一方位另一方支付現金方法補充。該應急預案已獲得董事會根據,有待股東大會審議根據,此筆買賣組成資產重組。
數據顯示,本鋼板材主要是針對煉鋼、煉鐵、軋鋼廠等鋼材業務流程,大股東為本溪鋼鐵,間接控股公司股東為本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鋼集團”),實際控制人為鞍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鞍鋼集團”)。而本鋼煤業又由本溪鋼鐵國有獨資擁有,以鐵礦砂采掘、鐵精礦生產加工為主營業務。
受下游需求趨弱、能源需求挺立、鋼鐵價格下挫等因素的影響,本鋼板材上一年的歸母凈利由盈轉虧,凈虧損超出12億人民幣,營業收入也同比下降19.63%至626.2億人民幣。而本鋼煤業2021年、2022年的營業收入分別是109.37億人民幣、95.54億人民幣;純利潤分別是37.5億人民幣、20.71億人民幣。
本鋼煤業在應急預案中指出,通過這次買賣,企業將產生新的贏利突破點,優化提升業務架構,提高整體信貸資產質量。“企業在贏利經營規模、凈資產回報率、負債率等多個方面也會得到明顯提高或改進,企業綜合競爭能力、市場競爭力、抗風險將進一步增強。”
可就在該應急預案公布后沒多久,6月21日,深圳交易所對企業下達關注函。依據關注函表明,2021年、2022年,本鋼煤業各自實現營業收入109.37億人民幣、95.54億人民幣。在其中與本鋼板材的關聯銷售額度分別是79.37億人民幣、53.18億人民幣,占有率分別是72.57%、55.66%。以上2個本年度,本鋼煤業均是本鋼板材的第二大經銷商。
深圳交易所表明,即便不顧及本鋼煤業別的關聯企業顧客,單就與本鋼板材間的買賣來講,本鋼煤業絕大多數主營業務收入來自關聯銷售,對關聯企業存在較大依靠。本次交易可能導致本鋼板材關聯銷售經營規模大幅上升,可能造成企業對大股東及其它關聯企業存在較大依靠,對企業走向市場單獨長期運營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深圳交易所在關注函中提到,對本次交易是否滿足《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表明密切關注,要求其慎重評定本次交易合規。
如債權轉股權進行,本鋼板材將怎樣解決本鋼煤業營業收入依靠關聯企業問題?6月21日,《證券日報》新聞記者從此數次打電話本鋼板材董秘,但截至發稿無法接入。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本鋼板材與大股東本溪鋼鐵開展債權轉股權,擬向鋼材業務流程置出,同時把大股東的煤業資產注入,代表著本鋼煤業也將借此機會登錄A股,并且也說明,鞍鋼集團與本鋼集團重新組合可獲得關鍵進度。
“以優質煤業資產注入并更換鋼材財產,可徹底消除本鋼板材與鞍鋼股份涉及鋼材業務流程同行業競爭難題,與此同時得到保存并做優做強本鋼板材發售服務平臺,是踐行承諾、維護保養其發售地位最佳選擇。本次交易有益于上市企業處理同行業競爭難題。”本鋼板材在有關應急預案中指出。
中鋼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告知《證券日報》新聞記者,鞍本的實際性重新組合早已近些年進行,鞍鋼集團做為大中型鋼材中央企業,依靠本鋼板材這一平臺,促進集團旗下煤業財產發售,將資金進行系統化融合,完成網絡資源對焦、得到規模效應。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