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心醫院聯合研發的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吸睛
當地時間10月27-30日,第36屆經導管心血管治療年會(TCT 2024)在美國華盛頓隆重舉行。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簡稱“廈心醫院”)王焱教授受邀在創新專場作報告,在全球頂尖的心血管介入學術舞臺上,首次向國際同行展示中國原創的機器人輔助經導管二尖瓣修復治療的創新技術和臨床數據,不僅證實了該技術的臨床可行性和安全性,也為推動國產原創醫療器械的全球認可和臨床應用奠定重要基礎。王焱教授的報告得到了國際專家的高度認可和廣泛關注,多位專家表示“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成果”,并邀請他前往其醫院開展這項新技術。
王焱教授指出,手術機器人輔助經導管介入手術是未來心臟介入治療的發展趨勢,在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深度賦能下,手術機器人將對傳統心血管介入治療帶來深刻變革。作為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委省共建國家心血管病區域醫療中心,廈心醫院領銜開展了該機器人輔助系統的器械研發和臨床研究,以醫工融合和科技創新開創了心血管介入治療的新范式。
聯合開展國產自主研發
完成全球首例手術
據介紹,當前二尖瓣反流的介入治療中,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術已成為技術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介入治療方式。隨著新興技術的迅猛發展,機器人輔助手術憑借精確的定位和操作優勢,在心臟手術等多個領域中逐步應用。廈心醫院王焱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創新醫療器械企業歷經多年共同研發,于2023年12月完成全球首例機器人輔助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術治療,成功為一名重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修復受損瓣膜;2024年5月,團隊再次運用該手術機器人搭載進口器械MitraClip G4,成功為患者進行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進一步驗證了該手術機器人強大的器械適配性和拓展空間。
目前,廈心醫院已累計完成5例機器人輔助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手術,在該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5名患者平均年齡76.2歲,術后反流程度顯著降低,心功能顯著改善,為機器人輔助手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堅實的證據,極大地拓展了機器人技術在結構性心臟病治療中的應用前景。
深耕心血管創新領域
助推“中國智造”走向世界
王焱教授向與會國際專家詳細介紹了該自主研發的機器人輔助平臺的操作流程,并結合廈心醫院的手術實踐,進一步總結了機器人系統的獨特優勢。他表示,相比傳統術式,這一平臺具備三大顯著優勢:一是能夠實現精準和穩定的操作控制,確保術中關鍵步驟的高效執行;二是有助于大幅縮短初學者的學習曲線,使年輕醫師更快掌握術式;三是支持遠程控制,避免術者長時間暴露于射線下,提高術者的安全性。同時,結合5G等新技術可實現遠程手術,助力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據了解,接下來廈心醫院將牽頭開展該項目的全球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進一步驗證這一技術的療效和安全性。同時,隨著人工智能、多傳感器系統和智能報警系統的加入,機器人輔助介入治療的精準性和安全性也將進一步提升,將加速推動該技術在心血管介入以及其他疾病治療中的廣泛應用。
據悉,作為全球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心血管介入國際會議,TCT 2024吸引了數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心血管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參與,展示和交流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臨床進展。此次廈心醫院王焱教授受邀發布中國原創機器人輔助系統介入治療技術,展現了中國專家和國產器械企業在心血管領域的原創性創新和前瞻性探索,不僅為結構性心臟病臨床治療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也為全球心血管醫學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2023年12月29日,王焱教授團隊完成全球首例機器人輔助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術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