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心二期聚焦心臟康復、國際醫療、科研創新,預計2026年投用
1月22日上午,“國家心血管醫學研究分中心”—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簡稱廈心)二期項目正式封頂。作為省市重點工程,該項目總建筑面積8.56萬平方米,規劃床位400張,自去年1月7日動工以來,僅用380天就實現封頂,再次見證了“廈心速度”。
擴容優質心血管醫療資源
廈心是福建省唯一的公立三級甲等心血管病專科醫院,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委省共建國家心血管病區域醫療中心,2019年整體搬遷到現址以來,醫院迎來高質量發展的五年,已成為區域內疑難危重復雜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超過七成以上的患者來自廈門以外。隨著綜合實力的提升,輻射能力的擴大,廈心現有的業務用房已接近飽和,為進一步擴容優質醫療資源,去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啟動二期建設。
項目建成后,將新增包括心臟康復、心臟移植等專業的400張病床,進一步優化醫院亞專科設置,緩解床位緊張的現狀,更好滿足百姓心血管健康需求。據介紹,項目引入“共創工作坊”模式,設計團隊、參建單位、醫院建設部門和臨床一線科室召開了500余場共創會議,一千五百個小時的共創時間,保證流程的最優化,患者需求得到最大滿足。目前已斬獲美國IDA設計大獎銀獎、WDA世界設計大獎一等獎、福建省“第十八屆優秀建筑創作獎”一等獎等多項殊榮。
搭建產學研深度融合平臺
近年來,為推動廈門市生命健康領域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和成果轉化,廈心加速研究型醫院建設步伐,建立了“政產學研醫資用”一體化的創新體系,牽頭成立了首個醫療機構牽頭的創新聯合體,設立了全國首只聚焦心血管領域的產業基金,牽頭開展10余項三類醫療器械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并協同國內醫療器械公司完成多個創新器械的全國、全球首例人體植入,為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二期項目中,廈心專門建設了一棟創新轉化大樓,聚焦心血管前沿研究和成果轉化,培育新質生產力,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平臺。據介紹,未來在創新轉化大樓里將更好地聯合上下游優勢力量,聚焦臨床痛點難點,通過搭建基礎研發平臺、開發個性化臨床診療方案、促進臨床科研成果轉化等,進一步加快心血管疾病創新器械研發應用,推動廈門市心血管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打造國際醫療服務標桿
去年11月,來自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的醫學專家梅賽德斯·門希瓦爾女士輾轉30多個小時,跨越1.5萬公里,來到廈心接受微創的瓣膜修復手術,第二天便辦理出院手續,她感嘆道:“我很慶幸來到廈心治療,這么先進的技術是我以前難以想象的。”薩爾瓦多衛生部也向醫院表示衷心的感謝。
現今這樣的跨國醫療案例在廈心越來越常見。近年來,廈心積極踐行全球發展倡議,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不斷探索國際化發展之路,發起的心苗訪問學者計劃成功入選國合署全球發展項目庫,目前已累計招收來自9個國家的16名學員來院培訓。同時,廈心積極走向世界,先后赴巴西、薩爾瓦多、阿塞拜疆、印尼、俄羅斯、加拿大、泰國等國開展手術指導,完成多例國產器械的海外首次植入。
2024年6月,廈心國際醫療中心正式揭牌,在二期項目中,該院將進一步整合國際醫療資源、創新診療模式,依托廈門區位優勢,輻射東南亞乃至金磚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國際醫療、健康體檢、遠程會診、遠程影像診斷、遠程醫學教育等服務,為加快提升廈門國際化營商環境提供優質心血管健康保障。
廈心二期“國家心血管醫學研究分中心”項目效果圖
廈心二期“國家心血管醫學研究分中心”項目封頂儀式現場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