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向來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兒童的食品安全問題更是重中之重。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嬰幼兒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項備案工作指南》,進一步規范嬰幼兒配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產品配方及標簽等事項的備案工作,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而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中,連同國務院食安辦在內的28部門也對各食品安全相關方提出誠信守法經營、強化行業自律等各項要求。
如何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確保嬰幼兒“舌尖上的安全”,已被嬰童食品領域各企業列為發展進程中的優先目標。
頭部品牌引領行業自律規范,筑牢嬰童食安防線
近年來,行業政策性文件加速出臺、消費者辨別能力和維權意識提升,在自上而下的監管和自下而上的監督中,嬰童食品行業變革明顯。
以傳統大牌伊利等為例,旗下嬰配粉品牌金領冠在國標線的基礎上提升50%的標準,制定企標線;在企標線的基礎上又提升20%的標準,制定內控線,建立了高于歐盟標準的嬰配粉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同時,投建智造標桿基地,最大限度減少了人為干預。
以行業頭部品牌窩小芽為例,窩小芽聯合上下游企業推動建立并落實年度風險監測,實現風險監控前移,對重要原輔料進行全鏈路管理和監控,從原料對產品安全的影響進行把控,進行溯源摸底。
值得一提的是,窩小芽近年來在嬰童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可圈可點,除連續兩年聯動“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品牌“食品安全月”,定期開展“透明工廠”專題活動,通過政府監督、媒體監督,公眾監督,嚴格守住企業食品安全紅線,時刻緊繃食安之弦,讓家長喂得安心,寶寶吃得放心。
在傳統大牌和新晉名牌的帶動下,行業自律性顯著提高。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共抽檢嬰幼兒配方食品樣品3239批次中,1批次樣品不合格,不合格率為0.03%;2023年第三季度,共抽檢嬰幼兒配方食品樣品2649批次,4批次樣品不合格,不合格率為0.15%。嬰幼兒配方食品質量水平總體穩定。
安全+創新,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嬰童食品的需求
在安全方面,除了嚴于律己外,行業企業嚴把安全的觸手也逐漸伸向上游供應商。
以英氏為例,此前,英氏將自創的五共質量管理體系匯編成冊,應用并輸送至上游加工工廠,并通過標準要求引導工廠“策劃標準、落地執行、檢查自新、系統迭代”,使OEM工廠形成與英氏自建工廠相同的質量文化、標準及行為。
窩小芽在此方面也設立了嚴苛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從引入到認證到退出建立“供應商階段性評價體系”,實現了端到端的綜合管理,并通過引入第三方數據檢測對產品的相應指標進行專項科學研究,建立系統的品質管控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剛剛發布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項備案工作指南》,也將對嬰童行業的上游產生深遠影響,對企業產品質量提出更高要求。此外,該指南在未來或將對現有“嬰標”產生積極影響。
在此方面,窩小芽聯合行業專業機構共建技術標準、實現資源共享,通過優化各生產環節的產品質量管理措施、關注新國標修訂趨勢、法律法規管理辦法達到共建、共守產品高標準的目的。
據了解,截止2023年,窩小芽參與制定了10項團體標準、1項企業標準,此類標準結合了兒童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確保食品中的成分都對嬰幼兒友好且安全。
要保證食品安全,研發創新是其基礎工作之一,對此,窩小芽2021年投資千萬元建設專業的“嬰童食品與營養研究中心”,該中心被杭州市科學技術局認定為“杭州市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2023年被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為“杭州市專利試點企業”。
此外,為進一步解決末端消費者顧慮,窩小芽以數字化賦能食品安全治理。通過與檢測機構合作,推出“一物一碼”溯源系統。消費者只需掃描產品上的二維碼,即可追溯產品的全過程,包括生產批次、原料、成品、物流、經銷商等相關信息。
這一基于大數據監測的管控機制,既規范了上游供應商材料選擇,也解決了消費者溯源困難。真正實現嬰童食品從源頭到餐桌,全程看得見。
安全之上,把好嬰童食品營養關
事實上,嬰童食品能在短短數年間從小眾品類到趨于主流,部分原因也得益于生育人群及育兒觀念的變化,“吃好”、“吃飽”逐步被“吃對”所替代,據中青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的專項調查結果顯示,84.8%的家長更傾向于給自己的孩子購買標有“嬰童”字樣的食品。認為“合理膳食”、“科學喂養”可以幫助嬰幼兒更準確的補充各階段所需營養。
而需要“合理膳食”,綜合補充營養的概念也并非空穴來風。當體內營養攝入不平衡或缺乏某些微量營養素,會產生隱蔽性營養需求的饑餓癥狀,世衛組織將其稱為“隱性饑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資料顯示,我國有三億人面臨“隱性饑餓”,其中兒童群體微量營養素缺乏問題普遍。
由于兒童處于快速成長時期,體內各時期的營養需求有所不同,由此而產生的問題也會直接導致兒童生長遲緩、微量元素缺乏、超重肥胖等。
對于我國兒童膳食不平衡引起的肥胖、營養過剩、微量營養素缺乏等問題,窩小芽在產品開發設計中進行了重點關注和調整。其協同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副食流通協會組編《中國兒童均衡膳食指導手冊》,提出“1357均衡膳食法則”,即一日三餐(加兩點),涵蓋谷薯類、蔬菜水果類、動物性食物、大豆類及堅果、烹調油和鹽五大類食物,通過該組合,滿足兒童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七大營養素的需求。
同時,為引導我國兒童膳食健康理念、促進行業有序規范發展,窩小芽聯合中國副食流通協會、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共同起草并發布《兒童合理膳食產業研究白皮書》,對我國兒童膳食問題以及產業現狀進行深入探討,并從食材、管理、標準等多個角度給出建議。
此外,窩小芽積極推廣食育活動,走進社區和校園,參加各項食育活動??上驳氖?,今年4月窩小芽被中國副食流通協會食育產業分會評選為“2023-2024年度食育先進單位”。
雖然面對出生率下降和市場競爭加劇的雙重挑戰,但中國嬰童食品市場的增長態勢幾乎未受影響,數據顯示,中國嬰童食品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3%,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700億元。
處在此不斷增長的市場規模下,或將守好食品安全“高壓線”,不斷改善升級營養配比的“產業線”,才能助力嬰童企業打造更具韌性的“生命線”。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