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領廣大統一戰線成員將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融入工作生活,大力推動文旅商深度融合發展,1月20日上午,“凝心聚力促發展 團結奮進建新功”湖里區統戰系統“迎新春健步行”在“藍絲帶”湖里慢道舉辦。
中共廈門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陳善志,臺灣物聯網聯盟主席、中創實業集團總裁賴文鑫,中共湖里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二級巡視員劉云標,湖里區文旅局黨組書記高翔,殿前街道黨工委委員、二級調研員邱忠民等領導以及湖里區各民主黨派基層委、統戰社團、民營企業、僑界和少數民族、統戰系統單位代表等200多人齊聚于此,以鏗鏘步伐,闊步迎新,迎春接福,展望未來,踐行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助推湖里文旅高質量發展。
活動開始前,湖里區文旅局四級調研員彭紅棉做文旅推介
“湖里區交通便捷,有機場、碼頭等基礎設施,同時,所有進出島的橋梁、隧道、動車線,長途大巴線等都從湖里經過。”
活動開始前,他從便捷的地理交通、豐富的旅游景點、獨特的人文資源、完善的配套設施、新鮮的旅游業態等方面展示了湖里區富集的文旅資源和獨特的文旅魅力。未來,湖里區將進一步促進文化、旅游、商業的深度融合,讓文化真正“活”起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潮玩湖里,擴大文旅商品牌影響力。
湖里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劉云標在致辭中表示:
通過活動,讓大家親身感受“藍絲帶”湖里慢道優美風景、醉人海風,希望統戰系統各單位、各位朋友多想辦法、多幫助宣傳推介湖里豐富的文旅資源,一起給湖里文旅“上分”、為湖里之美“點贊”,助推湖里的美景好物乘著數字經濟的快車,走出廈門、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各民主黨派、統戰社團要發揮優勢、深入調研,為湖里區文旅商高質量融合發展多建言獻策、多助力出力。
隨著發令汽笛聲響起
各統一戰線成員邁著矯健步伐
沿著湖里慢行道“藍絲帶”
(碧桂園國際海岸-時光海岸段)
向西出發
湖里慢行道“藍絲帶”
是全長23.6公里的慢行道
連接湖里區東西兩岸
途經五緣大橋、翔安大橋、
集美大橋、廈門大橋、杏林大橋等地
串聯起廈門的浪漫打卡地
在這里
可以實現“在地看四橋
觀海邊日落”的浪漫體驗
天公作美,雨過天晴。面向大海,近距離擁抱“詩與遠方”!藍天、碧波、鷺鳴……譜寫出一曲自然和諧的動人“樂章”,大家興致高昂,邊走邊看,和美麗的風景合個影,感受湖里區城市建設的新氣象。一張張笑臉,是這趟三公里的漫步之旅中最美的風景。
沿途兩家愛心企業設置的
“補給站”
更是為活動增添了幾分溫暖
得到“加油”助威
統戰人士代表更是
信心十足,動力滿滿!
大家用腳步丈量湖里風景的美
擁抱浪漫之“藍”
各統戰團體在交流中增進感情
也紛紛為“藍絲帶”點贊
從浪潮涌動的國際郵輪母港到
靜謐美妙的五緣灣
從山花爛漫的仙岳福山到
晨光妖嬈的燈塔公園
……
“湖里八景”的每一處都彰顯著
這個生態休閑城區的活力四射
遍布湖里五個街道的“八景”
每個景點都擁有自己的特色與風韻
等待您一一探尋
景點一:五緣灣帆影
地點:五緣灣水域
五緣灣是一處集水景、溫泉、植被、濕地、海灣等多種自然資源于一體的風水寶地,因灣內興建的五座圓拱橋(天緣、地緣、日緣、月緣、人緣)而得名。五橋碧波橫臥,如環相映,每當華燈初上,則流光溢彩,美輪美奐。這里不僅可以領略廈門海域的自然風情與人文景觀,還可以通過豪華游艇、帆船、帆板、摩托艇、皮劃艇等水上項目,享受到國內首屈一指的海洋度假生活。中國(廈門)國際游艇展覽會、中國俱樂部杯帆船賽、海峽杯帆船賽等知名會展賽事均在此舉辦。
景點二:仙岳福山
地點:湖里仙岳公園
仙岳佳境,福氣寶地。位于廈門本島西北部的仙岳山,高212.7米,占地2.32平方公里。這里不僅有生態怡人的登山步道,還可俯瞰湖里景色,仰攝高崎國際機場飛機起落。這里還是清幽的禪修圣地,福德正神土地公廟自宋以來,香火不絕,已有1000多年歷史。而天竺巖寺、觀音寺、雪峰寺,梵語院舍也掩映在青山綠樹之間,傳遞著福音。作為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9年以來,仙岳山已連續舉辦了多屆福德文化節。
景點三:燈塔晨曦
地點:環島東路五通燈塔公園
燈塔指引方向,寓意希望與未來。高70多米的五通燈塔就是這樣一座充滿朝氣的地標性建筑。它位于廈門本島最東部,沐浴晨光,分外妖嬈,海闊天高,是廈門最佳觀日處。五通還是與翔安區劉五店對渡的古碼頭,至今留有供兩人并行抬轎的岸階石。如今,燈塔基座平臺設有10面世界著名海上燈塔浮雕,燈塔大道兩側布設了30座世界著名燈塔雕塑。塔前廣場描繪著“廈門號”帆船環球航海地圖,將海洋文化融入其中。
景點四:濕地舞鵝
地點:五緣灣濕地公園
水在腳邊流,花在身邊開,人在畫中行——五緣灣濕地公園是“隱藏”城市里的“世外桃源”。它占地85公頃,面積相當于半個鼓浪嶼,是全市最大的濕地生態園,被稱為“城市綠肺”。公園擁有上百種各類野生植物及數十種珍稀鳥類。其中“黑天鵝天堂”中,有幾百只黑天鵝優雅的游弋在水中,翩翩起舞,勾勒出一幅美麗圖畫,令人向往。很多市民選擇節假日來此,與黑天鵝們“對話”。
景點五:郵輪穿梭
地點:東渡郵輪母港廈鼓碼頭
廈門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接待國際郵輪,是中國最早接待國際郵輪的港口之一,當時世界上最大、最豪華的“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國際郵輪,曾搭載著一千多位歐美客人造訪廈門。作為我國四大郵輪母港之一,廈門國際郵輪母港去年共接待國際郵輪79艘次,其中母港郵輪65艘次,掛靠港郵輪14艘次;郵輪旅客完成20.09萬人次,讓廈門人實現“在家門口登船看世界”的夢想。此外,這里每天也服務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登船往返于鼓浪嶼。
景點六:海堤春曉
地點:廈門海堤紀念公園
廈門市因1955-1956年廈門海堤建成,才使孤懸海上的廈門本島成了半島,改善交通,發展經濟,鞏固國防。隨著杏林大橋鐵路橋投入使用,“海堤壯觀”雖與廣大市民揮別,廈門海堤紀念公園卻利用和改造海堤原有的“舊物”,塑造重現出海堤建設場景。站在公園向海面望去,廈門、杏林、集美三座大橋,從湖里跨越,形成了“三橋飛度,并列延伸”的壯麗景觀。它們與公園背后矗立的“金鑰匙”雕塑交相輝映,見證了廈門跨越發展歷程。
景點七:特區印紀
地點: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
1980年,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劃設了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四大經濟特區。一開始,湖里作為廈門經濟特區發祥地,爾后擴大至全市。經濟特區,不僅具有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而且是當下文化符號和精神信仰。位于湖里區興隆路和華昌路交叉路口的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歷史專題紀念館。“小平同志視察廈門”、“鷺江號”交通艇等珍貴館藏陳列,均展現了廈門經濟特區40多年來的光輝歲月和艱苦歷程。
景點八:惠和石韻
地點:忠侖公園東北園區惠和石文化園
這里的石頭會“唱歌”。最具閩南風情的惠和石文化園,占地面積達4萬平方米,是全國唯一的體驗石文化旅游主題園。園區擁有名人石雕藝術長廊、石雕藝術博物館、雅奇石精品館、惠女風情演藝廳、惠安石雕(惠和影雕)傳習中心、主題石雕廣場、般若石創交流中心、石刻記憶館、閩南記憶走廊等,是一個集石雕藝術展示、藝術創作、文化交流、旅游休閑與教育學習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
展望新的一年
湖里區委統戰系統將在前進的道路上
不忘初心,風雨兼程
以更加有為的擔當
更加務實的舉措
繪就湖里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同心圓
為更高水平建設“兩高兩化”中心城區
做出更大貢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