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準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深圳市兆威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于2022年12月30日召開2022年第六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使用部分暫時閑置募集資金及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議案》,同意在保證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和公司及子公司正常經營資金需求的情況下,使用不超過人民幣6.3億元(含本數)的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計劃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理財產品(包括但不限于結構性存款、收益型憑證等),同時,為合理利用短期閑置自有資金,在不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的情況下,擬使用額度不超過人民幣12.8億元(含本數)的閑置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現金管理的范圍為《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7號一一交易與關聯交易》第三十條和第三十九條規定的證券投資范圍(即包括新股配售或者申購、證券回購、股票及存托憑證投資、債券投資、委托理財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認定的其他投資行為。其中,委托理財是指上市公司委托銀行、信托、證券、基金、期貨、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等專業理財機構對其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或者購買相關理財產品的行為)。上述資金使用期限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在上述額度及決議有效期內,業務可循環滾動開展。公司獨立董事、監事會及保薦機構就該事項已發表同意的意見。
《關于使用部分暫時閑置募集資金及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公告》(公告編號:2022-084)已于2022年12月31日刊登在《證券時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日報》和巨潮資訊網(http://www.cninfo.com.cn)上。
一、近期使用部分暫時閑置募集資金贖回及購買理財產品的進展情況
注:上表中所有超過1年期的定期存款均為可轉讓。
二、近期使用自有資金贖回及購買理財產品的進展情況
注:上表中所有超過1年期的定期存款均為可轉讓。
三、關聯關系的說明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與上述簽約方: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珠海華潤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均不存在關聯關系。
四、需履行的審批程序
《關于使用部分暫時閑置募集資金及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議案》已經由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第二屆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以及2022年第六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獨立董事對上述事項均發表了同意的獨立意見,保薦機構對關于公司使用部分暫時閑置募集資金及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事項出具了專項核查意見。本次贖回和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額度和期限均在授權額度內,無需再另行提交董事會或股東大會審批。
五、現金管理的風險及控制措施
1、投資風險
(1)現金管理產品主要受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宏觀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發生變化的影響,存有一定的系統性風險。
(2)相關工作人員的操作風險。
2、針對投資風險,公司將采取以下措施控制風險:
(1)嚴格篩選投資對象,選擇信譽好、規模大、有能力保障資金安全,經營效益好、資金運作能力強的單位所發行的產品;
(2)公司將建立投資臺賬,安排專人及時分析和跟蹤理財產品投向、項目進展情況,如評估發現存在可能影響公司資金安全的風險因素,將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控制投資風險;
(3)公司審計部負責對產品進行全面檢查,并根據謹慎性原則,合理地預計各項投資可能的風險與收益,向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定期報告;
(4)獨立董事、監事會有權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與檢查,必要時可以聘請專業機構進行審計;
(5)公司將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的義務。
六、使用部分暫時閑置募集資金和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對公司的影響
公司合理利用部分暫時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是在不影響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的情況下實施的,不會影響公司募集資金項目建設和主營業務的正常開展,公司使用部分暫時閑置募集資金和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公司及股東獲取更多的投資回報。
七、公司使用部分暫時閑置募集資金和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情況
截至本公告日,使用部分暫時閑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尚未到期的情況如下:
注:上表中所有超過1年期的定期存款均為可轉讓。
截至本公告日,使用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尚未到期的情況如下:
注:上表中所有超過1年期的定期存款均為可轉讓。
截至本公告日,使用募集資金購買的理財產品尚未到期的金額為人民幣5.50億元,使用自有資金購買的理財產品尚未到期的金額為人民幣12.65億元,未超過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授權使用閑置募集資金和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額度范圍。
特此公告。
深圳市兆威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會
2023年6月8日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