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氣囊手套的幫助下,病人可以自由地拿著杯子喝水。”在今年的國際腦機接口會議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毛英透露了上海第一個腦機接口植入患者的最新恢復情況。毛英介紹,患者的恢復過程非常順利,改善也非常明顯。
今年11月,上海的手術引起了廣泛關注。手術患者因車禍造成頸椎脊髓損傷,無法抓住手,無法站立,4年恢復無改善。
通過華山醫院的神經外科手術,將硬幣大小的腦接口嵌入顱骨,成功收集到患者大腦中感覺運動區域的神經信號。
這是中國第一次使用“身體感覺誘發電位” 在線高頻信號分析技術完成電極植入精確定位手術。
據毛穎介紹,手術采用“在線時域空域腦功能定位系統”的自主研發,只用了3.3分鐘就快速準確地定位了手部運動/感覺腦區。手術只用了1小時40分鐘就完成了,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降低了風險。病人可以在手術后第三天起床坐輪椅。
據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洪波介紹,中國自主研發的NEO腦接口設備將于明年在全國約10個中心和30-50個腦接口植入。
腦接口:生物醫學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在腦科學研究中,腦機接口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一個領域。簡單地說,該技術是通過獲取和解碼大腦信號將用戶的意圖指令傳輸到外部設備,以取代或補充人類的外周功能,如控制假肢、移動光標,甚至玩游戲等。
該技術的成熟和應用不僅可以幫助一些身體有限的患者在未來大大提高生活質量,還可以為健康人開發許多有趣的應用場景。
中國的“十四五”計劃將腦科學列為國家戰略前沿技術和研究的重要方向。工業界對腦機接口有明確的方向。馬斯克預測,五年后,腦機接口信號的傳輸速度將比人類交流更快。十年后,數百萬人將使用Neuralink。未來,手機將被腦機取代。行動不便的人可以正常活動,普通人可以通過大腦交流。
“腦接口涉及一個非常大的產業集群,包括生物材料、芯片、人工智能和大型模型?!泵⒄J為,只有大腦和機器之間的互動才是真正的腦接口。腦接口的發展主要是“大腦”和“機器”的研究。為了提取大腦的信號,需要各種生物相容性電極;集成和處理信號數據需要開發芯片;解釋和控制信號需要計算數學。
毛英說:“未來,腦接口將是生物醫學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大量病例培訓和技術迭代的基礎上,將會有更好、更適用的臨床場景?!薄?/p>
技術百花齊放,能否帶來收入是關鍵
從技術角度來看,目前腦接口可分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三種路徑。由于技術成熟度的差異,不同的技術路徑有不同的應用場景。
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腦虎科技創始人陶虎看來,腦機接口有許多不同的技術方向,沒有技術方向一定是未來。
“技術選擇應該是開放的。在短期內,腦接口著陸的關鍵也取決于該技術是否能給重大腦疾病帶來重大好處,特別是過去的治療方法?!碧栈⒄f。
在陶虎看來,腦接口也是一門妥協和優化的藝術。一方面,腦接口治療需要仔細評估患者的收入是否能彌補腦手術的風險。另一方面,在技術本身的演變中,我們必須為了安全而放棄部分“激進”。
“信號的物理本質決定了腦接口越接近大腦,收集到的信號質量越好,控制大腦的精度越高,但這也可能對大腦造成更大的損害。”因此,對于技術本身來說,抑制自己的炫耀技能,平衡功耗和發燒的要求,減少對大腦的損傷,支持現有的場景和疾病,這對患者個人和整個腦接口行業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資源仍需集中投入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不斷推進,中國腦科學的研究成果正在從實驗室加速向工業化轉變。中國各地正在加快推進腦科學產業化進程。
今年4月,北京發布了相關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培育多家龍頭企業;2030年,將培育100家中小企業,形成產業發展集聚區。
2018年,上海成立了“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明確將腦科學與類腦智能列為戰略領域的重點布局。
目前,深圳腦科學與腦智能產業領域的重點企業近百家,預計2025年相關產業規模將達到40億元。
國際腦機接口會議作為腦機接口領域的頂級會議,由天橋腦科學研究所和腦機接口協會聯合主辦。成立25年后,國際頂級學術會議首次在亞洲定居,并選擇在上海。
“上海自然擁有腦接口行業的科技稟賦,不僅在于其國際屬性,而且在于腦接口本身是上海三大領先行業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學的交叉點,”陶虎說,“我們需要集成電路做腦接口,需要電極芯片、系統集成,也需要通過人工智能方法進行大規模的腦數據對接,腦接口應用于臨床實踐,本身也是生物醫學的一部分。”
近年來,中國腦機接口企業在資本的幫助下,抓住了前沿產業的機遇,發展了一批明星公司。
目前,雖然優秀的腦銀河系、階梯醫療、腦虎技術等中國腦接口企業在A輪,累計融資達到數億元。此外,博瑞康技術、回車技術、寧矩技術、云瑞智能等企業也獲得了多輪融資。
作為一名企業家,陶虎表示,大腦接口仍然是一個新興產業,現階段需要更多的資源集中投資,在過去,國內初創企業、研究團隊,往往需要從各種渠道尋找資金,但現在隨著國家和上海越來越關注軌道,對一批“種子玩家”給予必要的支持,以避免軌道早期的內部卷和內部消耗。
(來源金融界)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