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A股中小板首批“老八股”之一,大族激光上市已有小二十年。而在2019年資本市場出臺“A拆A”分拆新規,公司便加速推進子公司單飛,如今似已成為“分拆專業戶”。
大族激光又雙叒“分拆”了。
1月17日,大族激光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大族思特控股權出售一案已簽訂協議,收購陣容頗為豪華,包括三大運營商、阿里、IDG、深創投、中金資本、元璟資本、華金資本、蔚來、經緯創投等16家機構。
公告顯示,大族思特是少數可以自主生產光柵編碼器的振鏡公司之一,還是國內首家研發成功數字驅動板的振鏡企業。
通過此次交易,大族激光將出讓大族思特65.375%的股權,并有望收獲9億元的投資收益。而在去年前三季度,大族激光歸母凈利潤僅為6.33億元,同比下降37.59%,且面臨可轉債到期贖回壓力。
自2022年宣布大族數控分拆,以及兩家子公司分拆預期后,大族激光仍在不斷“掏空自己”。頻繁分拆后,母公司投資價值幾何,是否有“空心化”風險,成為市場關注重點。
高價賣子
1月17日,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族激光)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大族思特的控股權出售協議已正式簽訂,交易對價高達16億元。
據公告,公司已與思如泉涌及珠海成榮等16家投資主體簽訂協議,以10.46億元的價格轉讓大族思特65.375%的股權。同時,橫琴產業基金、興業國信按照大族思特100%股權投前16億元的估值向其增資5000萬元。
交易完成后,大族激光的股權比例將從70.06383%降至4.54676%,失去對大族思特的控制權,并將其從合并報表中剔除。
此次交易方陣容星光熠熠,IDG旗下珠海成榮以2億元投資成為最大受讓方,獲得大族思特12.5%的股權。前海紅土斥資1.3億元,獲得8.125%的股權,背后有紅土創投、深圳引導基金、格力創投等支持。
中金資本也通過多個持股平臺出手。例如,橫琴產業基金斥資3000萬元獲得大族思特1.875%的股權,其背后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財政局和中金資本。東融壹號斥資7000萬元獲得大族思特4.375%的股權,其背后是Guia Fund LP和中金資本。聯通中金斥資3000萬元獲得大族思特1.875%的股權,背后除了有中金資本,還有深圳引導基金、聯通資本、鯤鵬投資等。
三大運營商的參與尤為引人注目,聯通中金、智慧互聯分別獲得大族思特1.875%和7.4375%的股權,其中中國電信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為智慧互聯的最大份額持有方。此外,中國移動通過中原前海獲得2.1875%的股權。
青島、洛陽、合肥等地國資通過持股平臺參與其中,而阿里巴巴、蔚來、中興通訊、四川雙馬、吉比特、英科醫療等上市公司亦在投資者之列。
資料顯示,此次交易標的大族思特成立于2017年,專注于光學掃描振鏡電機、微型電機等工業特種電機及驅動、控制系統的軟硬件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在國內高端振鏡市場,大族思特市場占有率領先,是少數能自主生產光柵編碼器的振鏡公司之一,且已實現核心部件全國產化。
2023年前三季度,大族思特實現營收1.14億元,凈利潤為2383.85萬元,總資產達到2.23億元,凈資產為1.16億元。此次交易的市盈率約為42倍,低于可比上市公司53.26倍的平均市盈率。
對此,大族激光表示,估值處于相對合理范圍,交易不會損害公司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利益。
為解債務壓力?
上述決策,或源于其大族激光目前面臨的財務壓力。
控股股東大族控股及實控人高云峰面臨的質押壓力正在增加。1月5日,大族激光公告顯示,大族控股及高云峰合計質押了2.06億股大族激光的股份,占其持股總量的79.95%。
另一方面,大族激光之前發行的可轉債“大族轉債”將在2月份到期。由于絕大部分可轉債沒有轉股,到期后大族激光需將可轉債贖回并支付利息,需要支付高達24億元的資金。
同時,受到行業需求下降的影響,大族激光業績出現了顯著下滑。
2022年,大族激光的營收為149.61億元,同比下滑8.40%,凈利潤為12.10億元,同比下降39.35%,扣非凈利潤為9.75億元,同比下降43.25%。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營收進一步下降至93.87億元,凈利潤6.33億元,同比下降37.59%,扣非凈利潤3.67億元,同比下降55.15%。
二級市場上,大族激光的表現也反映了市場的擔憂。公司市值最高曾突破500億元、股價最高達57.91元,如今卻較2021年底高點大幅縮水60%,股價也接近2016年以來的低位。截至目前報18.43元/股,市值193.9億元。
大族激光在公告中表示,此次交易旨在優化公司產業結構,合理配置資源,以適應當前宏觀經濟和行業環境的變化。這筆資金將用于公司的經營活動,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經營質量。
此次出售大族思特控股權的交易,預計將為大族激光帶來約9億元的投資收益,超過公司2022年經審計凈利潤的50%。對于目前經營業績有所下滑的大族激光來說,此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因贖回“大族轉債”而產生的壓力。
三度分拆造富高管
近年來,大族激光不斷剝離非核心業務子公司,以優化資源配置和提升整體業績。
最早在2011年12月13日,大族激光就通過一系列股權轉讓公告,剝離了包括海南頤和、豐盛大族、寧波大族潤德、大族光伏和大族數碼影像等子公司的資產,總價值達9.64億元。公司當時表示,此舉旨在精簡主營業務,剝離非主營業務。據公告,被轉讓股權的5家公司只有1家為盈利。
然而,在剝離上述公司后,大族激光的業績仍出現了下滑。為了尋求新的增長點,公司開始探索資本市場的新機會。
自2019年末A股分拆上市新規落地,公司迅速啟動多家子公司的分拆上市工作。
2022年2月28日,大族激光分拆的子公司大族數控成功在創業板上市。9月,另一家子公司大族封測也向深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目前,該公司已回復第三輪審核問詢函。11月,大族激光披露了上海富創得分拆至創業板上市的預案,目前尚未提交IPO申請材料。
若分拆計劃均順利推進,不久后,大族激光實控人高云峰將控制四家“大族系”上市公司。
而大族激光在分拆計劃前后,通常會有大規模的、低價為核心管理層突擊入股分拆子公司的行為。這一舉措也被市場視作“高管造富”手段。
分拆計劃披露前,上海富創得的股權結構發生變動,多位高管受讓股份。原股東包括大族激光、聞靜和曾瀟凱,持股比例分別為70%、26%和4%。
去年9月,大族激光及部分董事、高管和核心員工以1.16億元受讓21.05%股權,此時上海富創得估值為5.49億元。10月股權轉讓完成后,上海富創得股東增至九位,新增股東包括大族激光副董事長張建群、財務總監周輝強,公司核心員工胡志雄,上海富創得董事黃麗,上海富創得董事長兼總經理曾瀟凱等。盡管此次上海富創得股份轉讓估值較2021年末凈資產價格溢價276%,但后續收益或更大。
首次分拆上市的大族數控在上市前也實施了員工持股計劃,當時估值24.87億元,盡管股價下跌,最新市值仍較兩年前升值超過6倍。
大族封測在分拆前也出現了高管及股東快速入股的現象。2月,大族光電引入戰略投資者,投資總額1.41億元。3月,大族激光高管及核心員工受讓4.79%股份,大族封測投前估值均為10億元,較2021年末凈資產溢價超過6倍。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公司,大族激光旗下可供分拆的后備資源至少還有5家,包括此次擬剝離的大族思特。
盡管大族激光通過分拆上市子公司獲得了資本市場的巨額資金,但公司也面臨著提升自身業績的挑戰。在2022年11月7日,有投資者詢問公司是否會取消分公司的上市計劃,大族激光回應稱,大族封測及大族富創得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事項正在正常推進中。
通過持續剝離非核心業務和分拆上市子公司,大族激光試圖在資本市場上尋求新的增長動力。然而,公司的核心挑戰仍在于如何實現長期穩定的業績增長。
(來源金融界)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