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蜜雪冰城向港交所遞交聆訊資料。2022年,公司曾向深交所申請上市,后續沒有進展。
蜜雪冰城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速均超過30%。相比之下,公司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與過去幾年對比有所下滑。
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通過加盟模式發展的門店已超過36000家,高于同行。
繼奈雪的茶上市后,茶百道、古茗等新茶飲品牌陸續向港交所申請上市。蜜雪冰城能否上市成功,值得持續關注。
曾申請A股上市無果 股權結構集中
蜜雪冰城始于1997年,公司創始人及董事長張紅超創業開設一家現制飲品店。目前,蜜雪冰城的主營產品包括平價的現制果飲、茶飲、冰淇淋和咖啡等。
蜜雪冰城的股權相對集中,張紅超、張紅甫分別持股42.78%,張氏兄弟合計持股超過85%。另外,龍珠美城、深圳蘊祺、天津盤雪分別持股4%、4%、2%,其中龍珠美城、深圳蘊祺分別背靠美團龍珠、高瓴資本。
2022年9月,蜜雪冰城曾向深交所遞交IPO申請,后續沒有進展。根據A股招股申請書,蜜雪冰城計劃募資64.96億元,用于生產建設類項目、倉儲物流配套類項目、其他綜合配套類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其中用于補流資金約19億元。
實際上,蜜雪冰城的資金或較為充裕。截至2023年9月末,蜜雪冰城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約37.59億元,理財產品余額約25.75億元,負債總額42.37億元,資產負債率約30%。
此外,公司分別于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別宣派股息1.044億元、1.044億元、1億元,均已悉數派付。
圖1:蜜雪冰城2021年至2023年派息
深度下沉三線及以下城市 前三季度出杯量約58億杯
蜜雪冰城主要通過加盟模式進行運營,近年來門店增速較快。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通過加盟模式發展的門店超過36000家,較2021年的19954家大幅增長。其中,超過99.8%的門店為加盟門店。
研究發現,公司的半數以上門店開設在三線及以下城市,2023年三季度末門店數量占國內門店的56.9%。根據灼識咨詢數據,在中國前五大現制茶飲品牌中,蜜雪冰城的三線以下城市的滲透率最高。從近兩年的門店數量趨勢可以看出,蜜雪冰城在一線、二線的門店比重在保持增長。
圖2:蜜雪冰城中國門店城市分布
招股書顯示,2023年前九個月,蜜雪冰城的門店網絡實現了約370億元的終端零售額和約58億杯的出杯量。根據灼識咨詢的報告,于2023年前九個月期間,在中國現制飲品行業中,蜜雪冰城以約11.2%的終端零售額份額和32.7%的出杯量份額排名第一。
近幾年毛利率呈下滑趨勢
財務數據顯示,蜜雪冰城在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分別實現收入135.76億、153.93億元,同比增長31.2%、46.0%。
蜜雪冰城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向加盟門店銷售商品及設備。其中,商品銷售(包括食材、包材等)的比例超過90%,設備銷售、加盟和相關服務收入比例相對較少。
圖3:蜜雪冰城營收結構
毛利率方面,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分別為31.3%、28.3%、29.7%。對于2022年毛利率的下滑,蜜雪冰城在招股書給出的解釋為“若干原材料的市價波動令采購成本上升;2022年,為減輕COVID-19對加盟商的影響,下調了69款向加盟商出售的門店物料與設備的價格,平均降價幅度約15%”。
實際上,翻閱蜜雪冰城在2022年披露的A股招股書時,公司2019年度主營業務毛利率達到35%以上,近幾年毛利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圖4:蜜雪冰城A股招股書
受毛利率波動影響,蜜雪冰城2022年、2023年前九個月的凈利潤分別為20.13億元、24.53億元,同比增長5.3%及51.1%。
另外,蜜雪冰城2022年、2023年前九個月的經營活動所得凈現金流量分別為24.31億元、30.92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分別為0.9億元、9.92億元,現金流相對充裕。
新茶飲陸續沖擊港交所IPO
目前,在港交所已上市的新茶飲品牌有奈雪的茶,茶百道、蜜雪冰城、古茗均已遞交聆訊資料。
圖5:4個新茶飲品牌2021年、2022年收入
對比上述4個品牌,蜜雪冰城的營收規模高于其他品牌,古茗緊隨其后,奈雪的茶與茶百道規模相當。
2022年,茶百道的毛利率以34.4%居首,蜜雪冰城和古茗的毛利率分別為28.3%、28.1%,奈雪的茶錄得虧損。數據顯示,茶百道的毛利率已連續兩年下滑,古茗的2022年毛利率同樣出現小幅下滑。
奈雪的茶于2021年6月上市,發售募資約48.42億港元,發行價格為19.8港元/股。上市首日,奈雪的茶即出現破發,股價波動中走低。截至2024年1月10日,奈雪的茶股價收于3.4港元/股,市值蒸發超200億港元。
蜜雪冰城及其他新茶飲品牌上市后能否得到資本市場青睞,值得后續關注。
(來源金融界)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