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少龍
近日,證監會對我樂家居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違規減持個股個人行為立案查處,快速查清犯罪事實,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從嚴從重監督執法,有效地提振了市場情緒,還對違規減持構成了威懾,推動了銷售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此次依法查處,展現了“快、準、嚴”行動構思。最先,9月6日,上海交易所下達監管工作函;9月7日,證監會對我樂家居有關公司股東立案偵查;9月15日,中國證監會江蘇監管局下達行政處分事先告知書,上海交易所對涉事公司股東給予政紀處分。從立案偵查到下達行政處分事先告知書,監督機構僅用時一周多。快!
次之,減持股份是上市公司有關股東的權利,可是股東減持股份必須要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開展,否則就會毀壞市場監管,損害債權人權益。在這個例子中,監督機構充足厘清了涉嫌股東違規操作,緊抓高管增持個人行為里的違反規定一部分,認定其壓實線5%的高管增持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36條、第63條有關規定,并依照《證券法》第186條進行處罰。準!
再度,這一次違規減持不會再“罰酒三杯”,著重嚴肅查處嚴格監管構思十分明確。根據公告,中國證監會擬依規收走涉嫌公司股東非法所得1653萬余元,并嚴格懲處3295萬元罰款,總計罰沒款4948萬余元。不但要處罰,上海交易所還對于該違反規定公司股東開展公開譴責和處理決定。中國證監會表明,想讓勇于違法行為人遭受應該有處罰、投入悲痛成本。嚴!
在國家明確提出“要活躍性金融市場,提升市場信心”的大環境下,減持新規作為主要落地式配套措施,市場關注度高、期待高。
但是卻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有公司的股東無視規則,違規減持,顯現出金融市場存在多個難題:極少數公司的股東對資本市場標準理解不透,缺乏法律意識;監管部門對違規減持懲處力度震懾不夠;銷售市場沒有很好的外置防止方式等。
此次中國證監會嚴格處罰我樂家居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違規減持個股個人行為,向社會釋放出來確立信號,就是讓違反者投入“有疼痛感”代價,造成震懾實際效果,也彰顯了提升上市公司治理、維護市場健康運行、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提升市場信心決心。
引以為戒,期待“關鍵少數們”真真正正擔任帶頭作用,少一點“一不小心”,多一些責任感,也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