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Phone 15系列新品的發布,果粉們迎來了新一輪的“換機潮”。
不過,并非所有果粉都是能夠閉眼下單的“土豪”用戶。驚蟄研究所觀察到,13日凌晨蘋果新品發布會后,在閑置交易平臺上出現了不少剛剛掛出的閑置iPhone 14系列,有的還直接在商品標題里打上了“換新機”的標簽,擺明一副“以舊換新”的姿態。
在深入了解之后驚蟄研究所發現,短短數年之間,閑置交易已經衍生出C2B、C2C以及C2B2C等多種交易模式。而在中國市場,過去很多人并不在意的閑置交易正在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機會的市場。
從壓箱底到“變廢為寶”
據第三方報告顯示,目前國內閑置物品交易市場規模已突破萬億,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閑置物品交易有望突破3萬億元。巨大潛力背后,是行業發展不夠完善導致的滲透不足。
另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二手電商整體滲透率不到8%。相較于全球二手電商滲透率約20%,我國二手電商依然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而以手機為例,十四五期間我國社會閑置手機總量累計達60億部,進入二手交易及回收領域的閑置手機卻不足三成。
除了不缺錢,大多數用戶不愿處理閑置手機的原因是認為閑置交易太麻煩。在閑置交易平臺賣出過40余件商品、收益超2萬元的芙芙告訴驚蟄研究所,“起初處理一兩件閑置物品還好,但是隨著閑置物品越來越多,花在溝通上的時間也越來越多。后來嫌麻煩,我都懶得花時間去跟買家聊了。”
此外,買賣雙方之間的信息差也導致閑置物品的價格標尺不統一。數碼愛好者啟明告訴驚蟄研究所,參與閑置交易的用戶主要有專業賣家、二手玩家以及輕度用戶三種,前兩者因為更熟悉行情,在議價時往往能夠占據上風,輕度用戶則會處于劣勢。
“特別是手里有高殘值閑置物品的輕度用戶,本來可以賣出好價錢的閑置商品卻放在角落積灰。久而久之,大家的積極性就變低了。”
針對行業滲透率低的問題,以及交易效率低、賣不出好價錢的用戶痛點,閑魚在9月11日正式上線“幫賣”服務。用戶可以通過提交訂單、上門質檢、確認價格等一系列過程,享受到一站式幫賣服務,不需要同買家溝通也能快速賣貨且賣出更高的價格。
目前采用閑魚幫賣服務的賣家平均可在48小時內快速賣出閑置物品,這與傳統C2C個人之間的交易模式相比,平均快了近10天;而與回收為主的C2B交易模式比,沒有了中間商“低買高賣”,用戶出售商品的收益能高出15%以上。在內測階段,閑魚幫賣就已成功幫助23萬人賣出閑置寶貝。
賣價更高,也能賣的更快
從模式上來看,閑魚幫賣的特別之處就在于平臺下場,與賣家進行前置溝通,結合質檢結果和市場行情指導定價,同時在售賣環節借助平臺流量和推廣手段尋找精準買家實現快速出貨。
這樣做的最大優勢,就是破解了閑置交易中的雙方博弈問題,讓賣家和買家都從中受益。用閑魚行業及運營總經理玄弋的話來說,閑魚幫賣能夠幫助賣家賣出一個更高的價格,同時幫助買家避免糾紛。
傳統閑置交易場景下,很多效率問題都是因為買賣雙方互相博弈導致的。賣家想要賣的更貴,買家想要價格更實惠,二者就需要做大量溝通在價格上達成共識。
但事實上閑置物品的價格并非沒有標準,或者說在某一個時間段內,閑置物品的市場行情可以作為一種參考尺度,縮短買賣雙方價格博弈的過程。至于誰來提供這個尺度,最合適的“人選”還是平臺。
對于如何促進買賣雙方達成價格共識的問題,許多閑置交易平臺上都會借助估價功能,為賣家給出一個合理的價格預期,但是單純給出一個價格并沒有解決溝通中的價格博弈問題。
C2B模式下,賣家沒有機會賣得更高。C2C模式下,估價的參考價值有限,買賣雙方還是會在溝通中來回拉扯爭取價格上的優勢。
而在幫賣模式下,閑魚吸取了C2B模式的效率優勢,以第三方身份派遣專業人員上門質檢給出指導定價,首先就與賣家達成了價格共識,解決信任問題。后續也不需要賣家與買家進行溝通,全程托管省時省心的同時,賣家也能享受到合理的價格、更快的賣貨速度。
驚蟄研究所實際對比發現,9月份iPhone 14 Pro Max(256G)通過閑魚幫賣出手的最新成交價為7386元,比另一平臺的最新寄賣價高出208元。在幫助賣家提高交易價格方面,閑魚幫賣的優勢已經非常明顯。
幫賣模式不止是在賣家側縮短了交易流程,還在銷售環節以“三段式出清”的方式提升賣貨速度。
通過閑魚搜索推薦、閑魚魚市競拍、閑魚官方直播間幫賣為不同閑置商品能夠精準匹配出清渠道,一方面極大地提升了動銷率,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出清成本,相較于C2B2C寄賣模式,幫賣服務無論是在賣貨效率還是成本控制上都更具優勢。
互聯網價值的回歸
閑魚幫賣的出現對于閑置交易市場而言,無疑是一次極具價值的服務創新。在某些業內人士看來,平臺下場幫助賣家賣貨的方式,似乎意味著閑魚從平臺變成了“中間商”。
但據驚蟄研究所觀察,閑魚并沒有脫離原有的C2C市場,幫賣服務的本質仍然是以買家和賣家服務為核心進行的業務升級。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閑魚用戶數已突破5億。在閑魚上,全年閑置手機數碼交易規模超5000萬臺,全年閑置奢侈品交易規模超200億元,閑魚已成為國內高殘值商品交易最大的二級市場。
如果代入“中間商”角度來看當下的閑魚會發現,“坐擁5億用戶賺差價”顯然比上線幫賣服務更像是一門無本萬利的生意。但閑魚此時選擇下場,是為了更高的目標。
從幫賣服務的具體交易流程來看,閑置物品仍然是從個人賣家手里轉移到個人買家手里。因此,幫賣服務只是在其中起到“保險”和“加速器”的作用,讓C2C更省心、更高效。
近幾年閑魚持續完善的服務體系,也保障了幫賣服務的整體交易效率和體驗。尤其在鑒定方面,當前閑魚手機數碼品類已支持50城的上門鑒定,實現一二線城市全線覆蓋。奢品方面,專業的上門質檢工程師團隊超500人,并與中檢、中溯等多家權威機構合作,搭建了有公信力的鑒定和售后服務體系。
比起平臺下場參與交易的服務方式,更值得注意的是閑魚幫賣讓人們再一次看到,互聯網平臺擅長用技術、用戶洞察的獨特優勢,和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不斷提供優質服務的初心。
在閑魚幫賣服務上線發布會后的媒體采訪環節,閑魚行業及運營總經理玄弋提到,“閑魚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和賺差價的中間商相比,閑魚的基因上就有本質上的差別。閑魚不做中間商,也有自己的使命、愿景和價值觀,通過技術、算法能力及對用戶的洞察,讓買家和賣家雙方滿意是幫賣業務的起源。”
正如同閑魚總經理季山所說,“任何商業的進步都是從效率優化開始的,或許幫賣只是閑置市場革新的一個切入口,而我們希望以推出幫賣模式為原點,不斷優化閑魚上的閑置交易結構,從而真正實現買家、賣家、行業三贏的局面。”
未來一年,閑魚幫賣將服務100萬用戶,并為此投入4000萬現金補貼、百人服務團隊和流量扶持。而不論是閑魚幫賣服務的發布,還是后續在資金、人力以及流量方面的投入,都體現了閑魚來自于互聯網基因的服務意識和以技術驅動創造價值的方式。
巧合的是,閑魚幫賣服務發布的第二天,阿里巴巴集團新任CEO吳泳銘發布全員信,宣布確立“用戶為先、AI驅動”兩大戰略重心。其中“用戶為先”代表了互聯網企業的立身之本,“AI驅動”則代表了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至于眼下的閑魚,也正在用互聯網的思維創造多元化的交易方式,讓買賣雙方更省心,吸引更多人參與到閑置市場。
(來源金融界)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