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當前生成式AI的發展,劉曙峰表示,大模型作為新的技術突破點已經達成了業內共識,但最后能走到什么程度有待觀察。在金融領域,仍然還處于探索和實驗性階段。
今年以來,生成式AI和大模型成為全球焦點,而金融行業作為數字化基礎最完善的高價值行業,有潛力率先完成從通用大模型向行業大模型的落地。
2023 inclusion·外灘大會期間,恒生電子董事長劉曙峰接受了《科創板日報》的采訪。對于當前生成式AI的發展,他表示,大模型作為新的技術突破點已經達成了業內共識,但最后能走到什么程度有待觀察。在金融領域,仍然還處于探索和實驗性階段。
今年6月,恒生電子發布了金融行業大模型LightGPT,并同步發布了金融智能助手“光子”。
劉曙峰介紹,“LighGPT定位為行業大模型,我們將充分利用通用大模型能力,針對業務場景進行金融專屬指令微調,基于高質量的金融語料數據集更多地開展行業應用方面的模型訓練。‘光子’則定位金融應用對接大模型的“中控”部位,是要解決大模型和實際應用之間的連接問題,這方面的工作量也不小。”
劉曙峰透露,目前LightGPT正在進行第二階段的訓練,按照9月底完成升級的節奏在推進。“不管是模型第二階段的訓練,還是API開放的準備,以及在應用場景上和一些行業伙伴共同的研發工作,都在推進中。”
當前,國內一些頭部大廠正在開啟基礎大模型競賽。劉曙峰判斷,基礎模型領域的競爭不會太久。“很快會到達相對比較一致的高水平,后續比拼的就是應用場景和應用深度。”
劉曙峰在會上表示,大模型技術對財富管理服務的改變可能是全業務鏈的,在“投”、“顧”兩端以及風控、運營、量化交易等領域都將發揮重要作用。從機構內部運營角度來說,大模型刷新了軟件研發的新范式,長遠來看,80%的代碼可能將會是人工智能生成的,20%架構級的核心代碼才會由人工提供。
而劉曙峰最為看好的應用領域是投研。“對投研而言,如果把數據比作石油的話,大模型就是它的發動機。從廣度和深度兩個方面來看,大模型在投研領域有望做得非常深入,而且影響是全面性的,比別的領域更快、更容易,大模型在金融應用的皇冠是投研。”
劉曙峰稱,“大模型會加快投研模式的升級”。
(來源金融界)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