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汽車圈被一個消息點燃了:多位汽車博主爆料稱,華為 ADS 2.0 智能輔助駕駛會在年底前在全國所有城市開通。
據博主 @不是鄭小康 透露,華為 ADS 2.0 已經調整了原本年底 45 城的開城規劃,將于年底開通全國所有城市。
另一位汽車博主 @42 號車庫-萊因哈特 也放出類似內容爆料:華為 ADS2.0 無圖版年底開城數是兩個字:全國。
不過評論區也有網友提出疑問,比如 @唐茂釗_nevermore 就提出,全國開通的華為 ADS 2.0 是否為“通勤模式”。
他認為,如果直接是全國任意區域直接都可以輔助駕駛的話,“完全得靠車的自主決策能力,有些地方不可能有先驗信息”。
也有網友回復他,LCC(車道居中輔助)是不需要地圖的,運用 ADS 2.0 的車型在農村里都能無圖行駛。
其實華為的 ADS 2.0 早在今年 4 月就發布了,根據華為的介紹,ADS 2.0 搭載了業界首創激光融合 GOD 網絡,障礙識別更精準,即便是在復雜的交通場景也能安全暢行。
華為的 ADS 2.0還對高速體驗進行了優化,優化后平均人工接管里程從 100km 提升到 200km,上下匝道、通道避障等都能應對。
智能泊車的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支持 AVP 代客泊車輔助和 360° 全范圍障礙物感知,跨地面、地下停車場以及機械車位都能智能泊車。
可能有小伙伴要好奇了,華為的 ADS 1.0 都沒聽說過,咋這就直接到 2.0 了呢?
其實華為 ADS 是有 1.0 版本的,但是搭載的車型不多,華為 ADS 1.0 量產的第一款車是極狐 αS,打響了華為自動駕駛第一槍。
不過這款車的量產可以說是一波三折,而且即便是量產了銷量也比較一般,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力。
相較于 ADS 1.0,2.0 版本的華為 ADS 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提升:
一?傳感器優化
華為 ADS 2.0 在傳感器方面做了不少優化。相對于 ADS 1.0 使用的多種傳感器,包括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和視覺傳感器等,ADS 2.0 則更加注重實用性和性能的平衡。
2.0 版本的 ADS 減少了激光雷達的數量要求,增加了攝像頭和超聲波傳感器的要求。這種變化既降低了系統的成本,又增強了其對于非規則物體、異常天氣感知和近距離切入等場景的適應性。
二?減少對高精地圖依賴
目前主流車企的 NCA ( 城市智駕導航輔助系統 )功能大部分都依賴高精地圖進行全局規劃和局部規劃,不過高精地圖存在不少問題,例如按季度更新過于緩慢、采集成本高、審批流程長等等。
部分車企現在已經開始采用輕量化地圖,減少高精地圖的依賴,例如基于導航地圖疊加少量其他元素,導航地圖的實時更新可以保證地圖的新鮮度。
但是由于導航地圖元素較少,對后端路徑規劃和車載芯片的性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根據多個博主的爆料,華為的 ADS 2.0 應該是有無高精地圖版本,畢竟華為的NCA 智駕領航功能的宣傳亮點就是“有圖無圖都能開”。
至于在無圖模式下華為是如何優化的,就要等 ADS 2.0 大面積開放后才能知道了。
三?功能提升
華為 ADS 2.0 的功能也有了明顯的提升,采用了全新的感知融合算法,可以更好地融合多個傳感器的數據,提高感知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它可以實現城市 NOA(導航輔助駕駛)功能,在城區復雜交通場景下也能實現一定程度的智能駕駛,另外還增強了智能泊車等 ADS 1.0 就有的功能。
華為 ADS 2.0 目前已經搭載的實車有問界 M5 和阿維塔 11 鴻蒙版,前一陣子有博主就用 M5 做過測試,表現還是非常驚艷的。
這位博主用 M5 智駕版使用高階輔助駕駛行駛在狹窄的小巷里,本就不怎么寬敞的巷子里,還停有一排社會車輛,另一側則是一排墻壁。即便是老司機看到這場面也要一頭汗:
開啟了智能駕駛的問界 M5 能夠左右微調,順利通過這種復雜路段,而遇到迎面而來的電動自行車,也能及時感知并做出避讓動作,非常絲滑。
而在行駛途中,M5 竟然還能檢測到路邊插在沙堆上擋路的鐵鍬,系統判斷無法通行后就自動停了下來。等到施工人員將鐵鍬挪了下位置后,車子又自動往前開,根本不用駕駛員有多余操作。
此外,這臺車還在狹窄的路段上連續會車,僅依靠智能駕駛就能實現微調、讓車、駛離等,確實頗有老司機的范兒。
最關鍵的是,這種無名小巷子大概率是沒有覆蓋高精地圖的,而華為 ADS 2.0 就已經可以這么嫻熟的開出來了,的確是有點東西。
而華為的這套 ADS 2.0不止會搭載在自家問界車型上,阿維塔等車企也會采用。如果年底就能放開全國使用的話,估計眾多車主都要大喊一聲“遙遙領先”了。
(來源金融界)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