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9月8日消息,抖音今日公布了關于“發布特定內容需主動添加標識”的公告,鼓勵創作者尊重事實、發布客觀真實信息,同時對于特定信息,應以“內容標識”的形式提供充分的說明。
公告稱,“內容標識”指抖音創作者在發布內容時,使用抖音平臺提供的能力,主動對內容進行的補充說明。該說明將以標識的形式展現在相應內容下方。添加內容標識旨在為內容提供額外信息,降低用戶的理解成本。
抖音表示,為規范內容標識的使用方式,為用戶提供全面且有效的信息補充,創建良好的社區環境,抖音根據《互聯網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定》《抖音社區自律公約》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平臺規則,制定《內容標識使用規范》。按照規范要求,用戶在發布涉及虛構情節或專業行為等內容時,需添加相應標識,幫助用戶更好識別。IT之家匯總具體情形如下:
1、發布涉及國內外時事、公共政策、社會事件的相關內容時,如是自行制作、傳播的,需添加拍攝時間、地點,如是引用其他用戶所發布內容的,需添加引用來源,以幫助用戶判斷事件真實性和時效性。
2、發布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AIGC)時,需添加聲明“內容由 AI 生成”,幫助用戶區分虛擬與真實。
3、發布涉及虛構情節的內容時,需添加標識“情景演繹,僅供娛樂”,幫助用戶區分虛構內容與真實事件。
4、發布涉及專業行為的內容時,需添加標識“專業行為,請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避免其他用戶效仿而帶來身體傷害。
5、發布涉及輕微引人不適的內容時,需添加標識“可能引人不適,請謹慎觀看”,同時平臺將避免此類內容向特定承受能力較弱的群體分發。
公告稱,如創作者未按照《規范》添加標識,或是錯誤添加標識,平臺將提示創作者進行添加,并可能限制相關內容的傳播,直至正確添加標識。對于屢次未添加或錯誤添加的,平臺將視違規情節和造成的影響,對賬號進行處罰,包括但不限于取消投稿權限、取消營利權限、抹除賬號粉絲、封禁賬號等。
上述規范已于 2023 年 9 月 8 日起實施,抖音呼吁廣大創作者發布相關內容時,主動添加內容標識,與平臺一起共同維護健康有序的平臺環境。
以下為抖音官方問答:1、為什么要為作品添加內容標識?
信任: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可以增加內容的透明度,用戶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創作者和作品也更容易收獲信任。
安全:對于可能對用戶產生潛在風險或誤導的內容,適當的警示和提示可以增加用戶的安全感。
責任:這有助于創作者與平臺共同建立一個負責任的社區氛圍,避免誤導和誤解。
2、發布國內外時事、公共政策、社會事件的相關內容,具體如何添加內容標識?
屬于自行拍攝的,需添加拍攝時間、地點。如為舊聞舊事的,需以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為準。
屬于引用他人所發布內容的,需添加引用來源。其中,如創作者引用抖音平臺其他用戶所發布內容,需要從其自己的瀏覽記錄中選擇相應內容;如引用非抖音平臺內容,需選擇“站外”的標識。
3、其他需要添加標識的內容,具體有哪些?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指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自動生成的視頻、圖像、文本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AI 合成的真人視頻、AI 公眾人物、AI 卡通動漫、AI 風景等。
虛構情節內容,指創作者通過劇情演繹方式創作,并非真實事件,可能致使用戶、公眾產生誤解的內容。
專業行為內容,指展現需要特定知識、技能、訓練或資質才能安全開展的行為內容。當普通用戶效仿此類行為時,可能會帶來身體傷害等安全風險,包括但不限于:潛水、攀巖等高風險體育活動,建筑設計、電路制作等工程和建筑相關的行為,化學實驗、生物實驗等科學實驗。
輕微引人不適內容,指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平臺規則,但可能引起部分用戶不適或疑慮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輕度的血腥或暴力場景、醫療影像、昆蟲或爬行動物、臟亂的環境、過度扭曲的圖像、強烈的閃爍光、嘈雜的噪音。
4、創作者添加的標識,是否會影響作品的流量?
平臺不會因為創作者按照規范正確添加標識而限制作品流量。但如果內容違反了其他法律法規和平臺規定,平臺仍會按照相應規則進行處置,也不會因為添加標識而進行豁免。
5、如果內容同時符合多個標識的要求,是否需要選擇多條標識,優先選擇哪個?
目前同一個視頻只支持添加一條標識,當內容同時符合多個標識的要求時,按照以下優先級添加:
優先判斷是否為發布國內外時事、公共政策、社會事件的相關內容,如是,優先“添加拍攝時間、地點”,其次“添加引用來源”。
對于其他內容,添加標識的優先級為:人工智能生成內容 > 虛構情節內容 > 專業行為內容 > 輕微引人不適內容。
6、創作者可以在哪些渠道進行標識添加?
目前平臺提供兩種添加途徑:
作品發布時,選擇【發文助手自主標識】-> 去標識-> 選擇需要標識的類型,目前此功能在測試中,部分用戶可使用。
當平臺發現“未添加標識”或“錯誤添加標識”,會通過【系統通知】提醒,創作者可通過系統通知的渠道進行添加。
(來源金融界)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